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鉴赏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 ,是有规律可寻的。学者们主要立足于作者、作品、读者以及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 ;而涉及到作品时 ,又从各门类艺术的本体论和创作论等方面阐述了文艺鉴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论中的水意象批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水为喻论述文艺的起源和发展;二是以水意象描述文艺创作中审美主体的修养、心态以及创作原则、方法等;三是借水的波光、颜色等形容文艺的不同风格及其鉴赏。水意象批评具有比喻意义和本体意义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文学批评主要是判断式批评,这有悖于文学活动是一种想象力创造活动的特性,因此,我们要提倡想象批评的模式,让批评回归文学本身。李先国的《批评想象的理论与实践》则为我们提供了想象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范本,但还需要在理论方面充实完善,在实践部分还需要通过不同范本提升想象批评的范畴、方法与步骤等。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对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发展到今天,重估冯雪峰的文艺思想是必要的,但对其文艺与政治观的剖析尤其显得必要,它是冯雪峰文艺理论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冯雪峰虽然侧重于文艺为政治这一方面,但是始终坚持文艺与政治辩证统一;文艺、政治、生活三者本质同一,他的一系列的批评实践鲜明地表达他的这种文艺政治观。  相似文献   

5.
冯雪峰同志作为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我国革命文艺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不仅身体力行从事诗歌、杂文、电影剧本和寓言等创作、而且以毕生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和文艺理论批评工作,成为有胆有识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自然,他首先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家,他的理论建树、文学批评,表现出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风度。冯雪峰一生坎坷,但正因此更显示了他的一身正气,铮铮铁骨。他的人品与文品,都是值得人们称道和学习的。冯雪峰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文艺理论批评活动,是与整个中国现代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活动,完全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于是文艺鉴赏自然就成为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最近重读刘勰的《知音篇》,深感他对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论述的深刻和精当。如果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地总结刘勰的批评论和鉴赏论,那末,对我们指导青年如何正确批评和鉴赏文艺不无借鉴意  相似文献   

7.
普希金是几乎所有俄国文艺批评家、作家们所推崇、膜拜的民族精神偶像,每个人都力图在"普希金现象"中寻找自己批评观点或创作思想的合法性。19世纪中叶著名浪漫主义批评家阿波罗·格里高里耶夫自"有机批评"的立场出发,将普希金奉为俄罗斯民族文化之神,认为普希金的创作完美体现着俄罗斯民族文化精神,昭示着俄国民族意识发展的生动有机前景。俄国文化界百年来对普希金的大规模造神运动即肇始于阿波罗·格里高里耶夫。  相似文献   

8.
文艺鉴赏作为人类的一种情神实践活动,是有规律可寻的,学者们主要立足于作乾,作品,读者以及三班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而涉及到作品时,又从各门类艺术的体体论和创作论等方面阐述了文艺鉴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翻译学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检验作用。作为一项活动联系着理论的完善和翻译活动实践的展开,备受理论家和学者的关注和反思,意义和价值深远重大。在此过程中把握做好翻译批评的"度"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翻译批评者和被批评者(译者)的关系;批评方法的把握和选用;评判标准设定等三个角度对此问题作一些讨论,以对翻译批评者在进行翻译批评活动中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批评即编辑学之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编辑学发展的历史、近年来诸多编辑学研究成果和编辑工作的基本特点 ,认为编辑的工作主要是鉴赏、选择、修正等。论述了编辑的鉴赏、选择、修正等工作的本质是文章批评。提出了建立编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 ,即文章批评是编辑学之学。进一步揭示了编辑批评的基本内容 :(1)文章批评的内容。 (2 )文章批评与写作理论的关系。 (3)面向作者 ,实现文章批评的方法。 (4 )广泛开拓知识面 ,提高编辑批评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细读法是新批评的一种主要批评方法,它着重于对具体的文学作品作细腻的解读。钱钟书说,他有兴趣的也主要是“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显而易见,在批评的微观性和具体性上,新批评的细读法与钱钟书的微观批评是比较接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钱钟书的微观批评也可以说是一种细读式的批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钱钟书的微观批评与新  相似文献   

12.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某些批评有必要商榷、剖析.本文针对"后实践美学"在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实践美学"的理性化和现实化倾向问题、实践美学忽视审美的纯精神性问题等方面的批评进行了剖析,认为"后实践美学"存在着忽视"实践美学"的科学性,以西方现代美学为圭集,片面评判"实践美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苏轼文艺理论批评和创作思想的核心郑荣基宋代是一个谈“理”成风的时代,哲学的尚“理”自然也反映到文艺中来。苏轼就是一位热衷于“理”的文艺家。“理”贯串着苏轼的整个哲学思想、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是其文艺理论批评和创作思想的核心。不过,苏轼论“理”,并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女曲家活跃在元、明、清三代,她们中的大部分从事曲的创作,小部分从事曲作批评活动。同她们丰富的创作实践一样,女曲家们的批评实践也洋洋大观———其批评的重点在于女性创作的散曲、剧曲和男性曲家表现女性生活和心态的作品。中国古代女性曲评家的批评实践风格细腻,有女性独到的视角和见解,是古代文学批评史和妇女文学批评史、女性曲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高等动画教育进行了研究,发现当下国内高等动画教育中很少触及动画批评的内容,致使动画理论和动画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在动画教学中有效发挥,制约了学生对动画作品的分析判断力和创造力。分析动画批评加入动画教育的必要性,动画批评标准及主客体的复杂性,在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动画批评的作用,理清动画批评与鉴赏的关系和把握动画批评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他极力张扬批评精神,追求批评的独立品格,其批评理论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充溢着现代气息。而感情的批评、理智的硬性、比较的批评,是他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这使他的文学批评既具有浓烈的情感,又有着理性的自觉,既有印象鉴赏,又有分析判断,呈现出十分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文艺学批评实践的道路是寂寞者之路。《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是郑惠生老师近20年来践行文艺学批评之心血结晶。从中映射出一个文艺学批评之寂寞践行者依稀前行的身影。《文艺学批评实践》包含文艺学批评的方方面面,是国内首部以文艺学及其学者为主要批评对象的学术专著。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是一条尚未开辟的蛮荒小路,它既需要拓荒者具备文艺学批评实践积累的经验、学养和能力,也需要拓荒者具备第一次吃蜘蛛和螃蟹的勇气与胆识。作为实践,文艺学批评是一种以文艺学为批评对象的科学活动;而作为理论,文艺学批评则是对文艺学批评实践活动的科学研究。从《文艺学批评实践》一书的篇章安排以及全书框架,不难依稀看出文艺学批评体系的轮廓。尽管文艺学批评体系的建构本无路,但路在胸中,路在脚下。  相似文献   

18.
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是一部学术批评著作,其内容有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批评,有对专家教授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批评,有对文艺史厘定划分的批评,有对文艺学学术事件展开的批评,还讨论了学术规范、高校文艺学教学和研究等等问题。作者批评的态度是认真的,并且注重学理、逻辑,努力以理服人。著作中的问题意识、思考方法以及让人看得出的知识储备,会对我们开展学术批评有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9.
就20世纪左翼文艺的发展看,“左联”的“文艺大众化”讨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左联”的探索经过了局部讨论、组织性讨论和回应性讨论三个阶段,其探索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文艺大众化”由观念变成一种运动,并通过多种途径,将文艺真正“大众化”;二是通过多方面的理论探索让“文艺大众化”在具体内容、如何创作及大众语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两条路径的结合使得“左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文艺大众化”融为一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人在不同的活动中,承担不同的活动内容而成为不同的主体.即使同是想像主体,在艺术活动的不同阶段,因想像内容不同,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他可以是像郑板桥那样"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的阅读鉴赏主体;又可以是像他那样,因阅读鉴赏的激发,而"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的抒情创作主体;还可以是对自己的创作经验加以总结分析探讨艺术规律而写出<题画·竹>的分析研究主体.批评想像的主体基本上是一种分析研究主体.但人毕竟是一个统一而复杂的综合体,在批评想像中,其阅读想像、创作想像、批评想像是浑然一体的.批评想像主体由此而呈现出不同的风姿.钟巧灵的<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就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