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谢佳 《经营管理者》2009,(15):17-17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但是近些年来,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按中国统计,从1993年起对美国产生了62.7亿美元的顺差,此后,顺差幅度迅速增加。2000年以后,中国更是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逆差来源国。中外学者对于中美贸易不平衡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认为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众多,其中,在华FDI就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世界各地区的对华投资进行分析,讨论不同在华FDI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外汇收支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压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当前人民币遭受的升值压力与外商直接投资密切相关,它从三条渠道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一是外汇收支贸易顺差,二是庞大的出口贸易规模,三是外汇收支资本项目顺差。从利用外资趋势看,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会减弱,而且人民币小幅升值也改变不了外汇收支顺差的局面。因此,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思路要转向适度控制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上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根本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首先对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双顺差"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双顺差"形成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政策建议:扩大内需,改善我国低消费、高储蓄的结构性失衡;科学合理吸收和利用外资,提高外资的质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优惠政策;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消化资本、金融项目过度顺差;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张宁 《经营管理者》2011,(23):85+8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入世这十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贸易出口国,出口商品远销海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顺差国,并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那么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是什么,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同时结合中国现有国情,对改变巨额贸易顺差现状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对外贸易政策转变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不断上扬,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7月2日,1美元对人民币6.85元。那么,人民币为什么要升值,决定人民币汇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继3月份出现六年来首度月度贸易逆差后,4月份又重回贸易顺差区间,但顺差仍然呈现大幅收窄态势,并具有常态之势。如今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犹在,世界经济仍在艰难恢复中,欧元区又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等都使得国外需求疲软,内部需求强于外围经济体是中国顺差收窄趋于常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换8.05元人民币,呈现出单边上扬的走势,升值幅度达到3%。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收支在2005年度也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020亿美元,国际储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双顺差呈现化解的趋势。双顺差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出口、进口、FDI这三方面来探讨双顺差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未定稿     
衡量国际经济不能只看贸易顺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表示,衡量国际经济不能只看贸易顺差。现在,外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加大,这些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全球销售,集中表现为中国的顺差加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外国在中国的投资收益,双方在经济利益上  相似文献   

10.
地区专业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个重点的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利用区位商对1978-2008年我国及29个省市农业专业化水平进行测算。并且利用1999-2008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近十年来影响农业集聚的因素。从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农业专业化水平总体发生了增长,但总体水平较低,各个地区之间的农业专业化发展不均衡。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以及政府教育支农力度对农业集聚产生有明显正向推动的作用,我国政府财政支农的效果较弱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从最初的农业迅速发展时期(1978-1984年),非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1985年-1992年)到第三产业全面崛起时期(1993年-2008年)。在这30年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由最初的23.94%到如今的40.07%,其增幅是其他两个产业的数倍。本文旨在通过结合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知识,初步解析我国第三产业崛起的相关情况。结果各项经济指标证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崛起势头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的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也很突出。中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现象加剧,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本文分别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两个方面进行顺差原因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拖累中国进口增长、加工贸易占出口主导地位、外资大量涌入、资本流出渠道狭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这种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经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在总结双顺差可能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双顺差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个年头.从1978年以来,中国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全面对外开放,经济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7年,年均增长率近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产生和不断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与增值,我国政府于2007年9月成立了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这也标志了我国通过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来调配风险收益。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问题和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处在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地位.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当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能增加一国的就业量,提高国民的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由此看来,我们为之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顺差额已达万亿元以上.在数额庞大的贸易顺差背景下却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严重畸形.目前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占出口总值的70%以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只占不到30%.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外贸易连续几年为顺差贸易,虽然顺差贸易短时间来讲有其有利的一面,但长时间来讲,顺差贸易会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增加我国的商品进口额,来平衡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主要从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方面来探讨对于我国商品进口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1981-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平稳性和长期可维持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构建了进出口的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经研究发现:(1)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是平稳的,出口和进口是一阶单整序列;(2)我国出口和进口是协整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常项目顺差在长期内是可维持的;(3)我国进出口存在自我修正的短期动态机制,使得经常项目在面临外部冲击时,能够逐步恢复到长期均衡水平,从而保持平稳的、可维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常年的对外贸易顺差,我国积累了过高的外汇储备,很多国家和地区频频向中国施压,人民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本文在简要分析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反面影响,进而就人民币升值,提出一些趋利避害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仍然继续扩大。本文通过数据阐释了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贸易收支失衡问题,从而进一步探讨了造成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深层次原因——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