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比1978年增加了800  相似文献   

2.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在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7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产量从3亿吨增加到4亿吨,增长32.8%;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从1801亿元增加到3185亿元,增长76.8%,农村社会总产值从2037亿元增加到19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倍;农村非农业产值达4755亿元,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63元,增长2.5倍,基本上解决了十亿人民的温饱问题。由此可见,这些年农村形势从总体上说是好的。  相似文献   

3.
黄明 《天府新论》1998,(1):37-42
一、问题的提出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业的再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古什倍况(1984-1995年)然而上述资料显示,1978年一1995年间中国农民收入变化明显存在与本文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仅2.8%(扣除价格因素后)。“吨有1978-1984年的6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增长率高达1771%,为建国以来之最,大大超过同期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4.
澧县地处湘鄂边界的洞庭湖滨,有86万人口,100万亩耕地,是一个农业大县。粮、棉、油、牲猪、鲜鱼生产在全省、有的在全国都具比较重要的位置。几年来全县抓住生产、流通、市场、环境不放,摸出了一些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1990年与1980年比较,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30244万元增加到97755万元,增长了2.33倍;其中,农业总产值由22914万元增加到39903万元,增长了74.1%;乡镇工业总产值增加到4.48亿元,增长了8倍。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9元增加到646元,增长了6.26倍。为奔小康打了一定基础。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发生可喜巨变。1986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544亿元,按可比价格算(下同),比1978年增长1.7倍,平均每年增长13.2%;1986年平均每个农村劳力创造的社会总产值达1979元,比1978年提高了1.2倍;1986年平均每个农民纯收入为424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加29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收入增长1.6倍;1980年农村贫困户还占总农户61.6%,1986年已下降到11.3%;1986年全国农副产品商品率已达58%,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1990亿元,比1978年增长1432亿元。这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年均递增27.9%的速度飞速发展,1986年总产值3500多亿元,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47%,1987年又有较大发展,吸收了八千万农村劳力,在农村经济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喜人,农业生产形势却有点令人担忧。近年来全国物价上涨较快,肉、蛋、鱼、菜等副食品上涨幅度较大,粮棉油糖等凡沾上“农”的东西,都有点紧张,许多大中城市猪肉又实行凭票供应,对此人们议论很多。农副产品紧缺,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宝鸡市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农村、农业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现对2000年—2012年我市农民收入、消费提高及结构变化进行以下分析。一、新世纪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历程变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482元增加到7373元,增长了3.8倍,年均增长速度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2.4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10%。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1992年同1980年相比,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3.68增加到731.69元,平均每年增加8.87%;1992年同1985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2.96元增加到731.69元,增加428.73元,平均每年增长8.8%,增长速度接近全国水平.1980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的90.7%,而到1992年相当于全国的93.3%,12年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同时,不同层次的农民收入水平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口,占农业总人口的5.72%,比1985年占22.4%减少了16.6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74.5%;纯收入在200元至500元的占54.46%,比1985年占69.15%减少14.6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21.2%,纯收入在500至1000元的占33.96%,比1985年占8.06%增大了25.63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3.18倍;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5.86%.比1985年占0.39%,增大了5.47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14.03倍,贫困人口由1000多万减少到500万.在我区底子薄、条件差、国家投资少,改革开放起步晚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就,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15年来,在历届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经过全地区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阿克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工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7.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0.01亿元,增长1.84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8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1.63亿元,增长4.21倍;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8.38亿元,增长1.09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0.4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4亿元,增长5.28倍;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3197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43亿元,增长3.47倍;财政自给率由1980年的27.9%增加到1993年的34.21%,增长6.31个百分点。纵向比较成绩巨大,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9.
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起步于50年代的乡镇企业,经过80年代的“异军突起”,已经成为浙江工业的“半壁江山”。从1978年到1991年,我省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2.9倍,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增加了44.5倍。1992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鼓舞下,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势头更,猛效益不断提高,1992年底,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457.5亿元,比1991年同期增长47.3%,销售收入增长46%,实交税金6.13亿元增长35%,实现利润  相似文献   

10.
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辽宁经历了由创造辉煌到重铸辉煌的过程。194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约17亿元,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农业总产值10.3亿元,发电量8.1亿千瓦小时,钢11.4万吨,原煤539.6万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职工年平均工资2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元。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辽宁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8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1倍,工业总产值增长450倍,农业总产值增长1…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到1992年,我区小城镇已发展到41个,比1978年增加19个,增加46%。基本具备建制镇条件并上报待批的26个。还有暂不具备建制镇的小集镇100多个,从广义上讲,也属小城镇范畴。据41个建制镇统计,1992年工农总产值达21.4亿元,比1986年的12.9亿元增长6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7亿元,比1986年的4.3亿元增长1.2倍;集市贸易成交额3.5亿元,比1986年的1.3亿元增长1.7倍;  相似文献   

12.
一 博白是一个农业大县,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说来,我们的增长方式还是“高投入、低效益、重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在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低;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低度化。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博白县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搞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8.16亿元,比1990年增长1.02倍;粮食总产量,51.91万吨,比1990年增长11.1%;工业总产值达32.01亿元,比1990年增长7.72倍;乡镇企业总收入115.09亿元,比1990年增长28.17倍;财政收入1.72亿元,比1990年增长2.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1990年增加1061元。  相似文献   

13.
(一)地位作用 我省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异军突起,目前已经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1978年至1992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从9.18亿元提高至544.25亿元,出口交货总值从0.63亿元(1979年)提高至94.44亿元,实现纯利从1.2亿元提高至35.66亿元,上缴税金从0.35亿元提高至19.64亿元,分别增长59.2倍、149.9倍、29.7倍和56.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广西民族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15.6亿元和63.8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440.9亿元和255.9亿元,分别增长2.8倍和3倍;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4.3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33.89亿元,增长1.6倍,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由于广西基础差、底子薄等历史原因,经济发展还是缓慢的,同全国平均水平比,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以人均国民收入为例:1978年广西为189.53元,全国315元,差125.47元,相当于全国的60.2%;1988年广西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0年实现人民生活基本消灭贫困,并达到小康水平,西部是重点,农村是关键。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使这一宏伟目标的按时实现任务艰巨。从多种视角深入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对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1995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倍,宁夏增长7.9倍,农户生产和生活条件普遍得到显著改善,但农民收入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增长速度缓慢是当前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将影响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目标的进程。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3.4元提到高到1998年的1860元,增长15.4倍,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购买力的不断增长,对扩大城乡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州市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1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386.79亿元,国民收入263.7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81.8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7.4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2906元,职工年均工资收入40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6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65、2.78、3.6、8.25、5.57、4.63、5.94倍,13年来,广州市之所以  相似文献   

18.
温岭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一个“四山一水五分田”的沿海 平原丘陵区。县境陆地面积9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60平方公里,辖21个镇,13个乡,2个国有农场,总人口109万。 建国四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温岭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1年,各项综合经济指标经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名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9位。1992年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4.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6.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4.7亿元,农业总产值12.1亿元;财政收入1.5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全社会外贸收购总额4.3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向小康迈进,职工年人均工资252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18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兵团经济有所发展,社会总产值由1980年20.89亿元,增至1990年54.5亿元(1980年不变价),增长1.6倍;国民生产总值由1980年18.06亿元,增至1990年46.57亿元(1990年不变价)和1992年54.08亿元,分别增长1.53倍和1.94倍;职工收入由1980年837元增至1990年1901元和1992年2067元,分别增长1.28倍和1.48倍,综合企业盈利由1980年亏损4300万元,转为1930年盈利2亿元和1992年盈利8561万元。 但是严峻的事实是,兵团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比自治区低,在自治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兵团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1985至1990年,比自治区低1.5个百分点,1991至1992年,降低为3.7和0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七·五”期间比自治区低1.1百分点,1991至1992年,连续二年低十个百分点,兵团社会总产值占自治区的比重由原来占自治区23.9%,降至“七·五”期间占22.9%,1992年下降到占19.03%,十年间由占近1/4降至不足1/5;国民生产总值由“六·五”期间占自治区19.93%,降至“七·五”期间占19%,1991年降至占17.4%,1992年降至占15.9%,十年间,由占自治区近1/5降至不足1/6;亏损农场数连年增加,1992年达103户,亏损额1.87亿元(扣除盈利农场,兵团农场总体亏损5688万元),相当多的农场职工拿不到档案工资,贫困农场人均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9.07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311.7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9%,预计1992年可达335亿元,增长11%左右,比前26年(1953—1978年)平均增长速度快4.9个百分点。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34.08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252.4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2%,1992年预计可达291亿元,增长11.3%左右,比前29年(1950—197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快3.2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年均增加额197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