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其主要途径有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外援助.实施过程中,尤其在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主体和投资监管等方面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讲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而且挑战大于机遇。我们只能根据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结合中国国情 ,采取积极谨慎的对策来迎接挑战。这些对策主要包括确立新经济发展观、建立民族产业政策体系、建立抗风险金融管理体制、建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等内容。这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促进中国经济在开放中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甘肃省地形地貌特点和经济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上 ,首次从空间意义上提出了甘肃经济发展的“哑铃战略” ,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阐释 ,最后又对实施该战略的制约因素与战略重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二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实施的是赶超战略,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重积累轻消费。第二个阶段实施的是脱贫战略,其特点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区域非均衡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依附论是以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发展理论,通过不断修正和对新现象的诠释使其仍会保持持续的影响力。全球化语境下,依附论的意义和局限都更加清晰,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中心———边缘”结构仍是世界体系的基本结构,“边缘”国家谋求发展只能在此结构内上升,全球化使“边缘”国家具有更多依附发展的机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国际战略是实现中国顺利发展的关键。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应以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心”为目标,以参与、利用和改造现有国际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加快环渤海地区开发开放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环渤海地区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必须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积极建设"一带三基地"。加快环渤海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重点:采取分区推进一体化的策略;整合各方资源,联手打造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动在天津滨海新区、青岛黄岛和大连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试点工作;鼓励外商投资北上,参与环渤海地区开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二是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指导方向 ;三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如何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推动经济的发展 ?文章在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对我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战略思考。其中 ,既包括我省旅游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也包括作者对改变这些问题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10.
战略管理的一般模型包括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和环境因素,政治、法律、政府因素,技术因素和竞争因素五个部分。经济发展战略转换模型分成战略认知、战略输出、战略绩效和战略反馈四个模块。我们引入战略人士环节和控制论思想,建立一个战略转换非线性演化模型,从机理角度揭示中国发展战略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北京学”主要是“城市研究”,应纳入“城市学”范畴。其包含城市史、城市学、城市文化三个层面,开展研究要警惕过度智库热,厘清城市史与教育史的边界,允当叙述城市与文学,并借数据库编年刊。  相似文献   

12.
谈镇 《阅江学刊》2009,(2):27-32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腾飞,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功不可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经济与外部的相关性应体现为主动性、获益性、可控性、可持续性,否则,这种依赖性就会造成对外依赖的“锁定”;世界上没有哪个大国的现代化是依靠外向型经济战略而完成的。对于外向型经济转型,自主型发展战略是一个最优选择。处于全球金融风暴中的中国,应该实施自主型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同时又强调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经济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国内外市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以及各种文化融合和更新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实现经济发展战略尽快转型。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是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模式、途径等问题做出总体谋划和构想。政治发展战略同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联,对国家的政治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明确界定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内涵、逻辑起点、主要内容,以及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难点与实现途径,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坚持和完善现有的基本政治制度,发挥现有政治制度的优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加强国家有效控制,进一步完善自律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扩大选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综合推进、协调发展的改革途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4.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当前各地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南宁市开放型经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与先进的城市相比,南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加快南宁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发挥区位优势和多区域合作的原则,经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多领域合作、全方位开放的原则;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导向的原则;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和平发展"乃是"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自1949年新中国建国伊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确认了"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宪法历经数次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平发展"战略实施模式也屡经历部宪法的制定和实施而有所调整。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历部宪法的条款及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指出"和平发展"虽然仍未明确写入宪法,但是始终蕴含于宪法之中。本文认为,只有在适当时候,将"和平权"载入宪法,修订一部"和平宪法",才是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1982—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呈交易总规模阶段性加速增长、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双顺差、误差和遗漏项目发生逆转等特征。从储蓄投资缺口、国际产业转移、跨境资本投机和非均衡外汇管制等角度对国际收支的变迁进行了理论解释。短期内“双松一稳”政策可以避免国际收支急剧收缩对经济的巨大冲击,但在长期应实行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型,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程骅 《创新》2009,3(10):5-11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国仍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化的进程仍然不会放缓。面对经济周期的"后危机"时期,我国城市的转型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即:可以充分吸取世界先进城市转型的经验、教训,并对国内城市在转型发展方面的探索进行评估,依据当前中国处在城市化加速期的阶段性特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集约发展、清洁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城市的科学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