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生态问题进行批判并思索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识。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强调社会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中介,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是开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源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和社会达到和谐发展,是当下城市建设的目标追求。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核心是人在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如何达到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活动导致了其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急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引导科学的生产实践活动。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继承和发扬,从构建社会文化、尊重生态多样、坚持科学发展以及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能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导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燕秋  何玉宏 《兰州学刊》2006,20(8):102-105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 ,它涉及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以人为本 ,通过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理想。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和役使的时代理应终结 ,和谐融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 ,而生态伦理为这一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新的理论和价值观支点。  相似文献   

5.
鲁明川 《北方论丛》2015,(5):137-140
“生态”和“文明”的概念由来已久,但就其具体内涵界定莫衷一是。生态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存在;文明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表征一定社会的进步状态。因此,生态文明的哲学本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存在的良序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脱离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价值立场,整体把握生态间的相互关系,限制资本逻辑,系统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态人是指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处理人与社会及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创造和培育着新型的人性模态,并实现着对人的重新塑造.社会生态人人性内涵与科学发展观的人性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提供了合理的人性范式,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理想实践者.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等多维度协调统一,共同发展。其中,推动科学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科学创新将充分发挥其在建立人与世界和谐关系中的作用。科学创新创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自由全面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与文明观思想中,虽然并没有生态文明一词,但这并不能否定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或说新陈代谢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共同进化理念,也即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与文明观的视域中,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新的生产方式.因此,生态文明的历史诉求或历史使命就是要对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进行批判与扬弃,就是要对迄今为止的一切旧有的生产方式以及依附于它上面的整个社会制度进行完全的变革,就必须扬弃与超越过去一切旧有的文明形态与文明形式,就必须处理好生产行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从而做到人与自然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荒岛小说因其独特的体裁和内涵,较为突出地蕴涵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问题。该文以荒岛小说的经典之作《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为例,探究作品中所隐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生态伦理关系,从而揭示自然生态的破坏必将引起社会生态的失衡,而社会生态的失衡又必然导致人的精神层面的异化,彰显了作家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和深切的生态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10.
现行道德概念内涵的缺陷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行道德概念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缺陷日益明显。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抉择,要求我们吸收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思想精华,重新构筑道德概念。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范畴,而且是调节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