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早先仅以个别作家的名字被人们注意的黑人文学,如今有了一支异军突起、阵容壮大的队伍,并且形成一个独树一帜,很有影响的艺术领域。黑人文学作品正在美国文学之林中大放光彩。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具有黑人民族的性格,又具有美国文化的特  相似文献   

2.
试论“哈莱姆文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具有黑人民族的性格,又具有美国文化的特色,黑人文学的主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与美国历史发展中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人权运动密切配合.在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文学界分化成各个流派,出现了纷纭多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美国文学的历史比较短,但美国的作家却充分体现了这个伟大民族不满现状、独树一帜、勇于开拓的精神,因而使得美国文学在世界艺林之中大放光彩。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一支不可小(虚页)的力量,研究它的崛起和发展,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到美国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美国黑人文学起源于黑人奴隶歌曲,这些歌曲,不论是悲歌还是民歌,都倾诉了黑人背景离乡、沦为奴隶的痛苦心情。尽管早期因为黑人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文化土壤瘠  相似文献   

4.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一生致力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她对自己的非洲裔美国人的身份非常骄傲和自豪 ,否认自己有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的“双重意识”的困惑。她拒绝把黑人当成美国社会的“问题” ,拒绝把黑人描写成种族歧视制度下产生的畸形儿。她在作品中深刻地揭示了当时黑人社区内存在的鄙视自己黑皮肤的黑人种族主义思想对黑人灵魂的腐蚀 ,力图唤醒黑人对自己身份的肯定和热爱。然而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高潮过去以后 ,以理查德·赖特为代表的黑人“抗议文学”成为当时黑人文学的主流 ,赫斯顿及其作品被湮没在美国文学的尘埃里无人问津。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的黑人权利运动兴起 ,以及黑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唤醒 ,赫斯顿才在一片荒冢中被重新发现。实际上 ,赖特式的“抗议”与赫斯顿式的“赞美”只是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求得生存的既矛盾又统一的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欧文.白壁得于1908年撰写的《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在近一个世纪后读来,就像是为今天的高校现状而写,令人惊叹历史的契合。在今天这个量化的时代,必须造就有质的人。量化必须为质服务。文章旨在取其精华,引为借鉴,以促进人们对中国高校目前状况的反思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盖茨黑人文学正典论的历史生成语境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女性主义与黑人运动孕育的美国文学正典问题研究热潮,此热潮促使黑人女性主义学者初次把黑人文学与正典研究关联一体。1980年代初开始理论之旅的盖茨深受这种关联的影响,并经过1984-1996年间三个阶段的理论努力建构了第一部黑人文学正典。第一阶段盖茨经过六年文学考古工程发掘出三十卷19世纪的黑人书写,证明了黑人拥有文学作品;第二阶段盖茨通过1770-1815年间黑人反反复复书写的一个文学主旨——"会说话的书",言说了黑人是天生的理论种族;第三阶段盖茨使用黑人的理论筛选最具代表性的黑人书写,编著了第一部被称为"黑人文学新圣经"的《诺顿美国黑人文选》。盖茨的正典论既真正回归到黑人文学和理论传统本身发掘相应的文学性与理论性,又切实地以文化抵抗方式实现了政治性压制,从而为具有类似文学正典建构需求的少数族裔和边缘群体提供了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7.
从边缘到中心: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的经典化历程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黑人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比黑人文学史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历史上确立要晚得多,这个漫长的经历体现了黑人文学批评艺术的“杂糅性”特征,它正式发端于20世纪初叶,历经了黑人美学的确立、黑人文学理论的勃兴、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壮大以及黑人文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四个重要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各异,但是总体趋势是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非裔美国文学理论不仅从边缘化的地位走向了文学研究的中心地带,而且已经步入美国文学理论经典的殿堂。  相似文献   

8.
哈莱姆文艺复兴是20世纪初美国新兴黑人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是新兴黑人知识分子从文艺方面对黑人解放道路进行的一次积极探索,对美国黑人文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文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作品从主题、背景到价值观都有了很大发展,冲破了题材禁区和人物模式,开始了民族的自我剖析和批判,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局面,为黑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黑人文学的繁荣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尔贝里·芬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它开创了美国小说口语化的先河.作者在作品中大量地使用黑人英语,对于作品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黑人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其语音、形态、句法和词汇系统有明显不同于标准英语的特征.它的形成是特定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和经济状态所致,这与民族本身无关.作品中黑人方言的运用对于表现当时的社会状况、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文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特有的一种修辞策略,喻指根源于泛非洲文化阐释体系。盖茨通过融合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概念,吸收和借鉴索绪尔符号学的分析模式和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喻指理论。喻指理论立足黑人阐释学和黑人土语的修辞策略,以研究非裔美国文学中存在的隐喻修正、言说者文本、说话文本和重写言说者文本等四种双声文本关系为核心,发掘后辈文本对前辈文本的差异性重复和修正,将语言分析与文化考古相结合,揭示非裔美国文学的双声性和互文性特征,对黑人文学缺乏原创性的论调给予了理论回击,动摇了非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白人批评理论的霸权地位,开辟了关注语言能指和文本关系的黑人文学批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晚期,在美国文坛上刮起了一阵“黑人旋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种族落后”、“智力低下”的黑人,在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史学和科技等各个文化领域里才华毕露,大显身手,在盛行种族歧视的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震动。在音乐舞蹈方面,黑人取得了巨大成就。黑人富有音乐天赋。早在奴隶制时期,黑人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亨利·路易斯·盖茨的修辞性批评理论认为,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应产生于美国非裔文学自身的传统,它与西方文论形成对话与互动;黑人表意是一种修辞游戏,"修辞性命名"、"互文修正性结构"和双声语是黑人文本的典型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13.
魯迅一生为中国革命、中国文学所做的貢献是无法估量的。他的那些至今仍然无与伦比的小說創作和光辉战斗的杂文,为中国現代文学奠定了基础。这是魯迅文学事业的主要成就方面。但是,他在前后三十多年的文学活动中把战斗的笔鋒几乎伸到了各个領域,在每一个領域里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献。对新詩,也是如此。魯迅是一位有很深的古典詩歌造詣而又极富詩人气质的人。少年时候,他曾读过許多詩詞,还做过試帖詩,受过古典詩歌方面的訓练。还是在六十年以前,魯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写了那首后来十分著名的《自題小像》一詩: 灵台无計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軒轅。这是現在保存下来的魯迅較早的一首詩。从这里  相似文献   

14.
在非裔美国文学中,黑人英语方言的运用符合非裔文学传统的叙事策略。在理查德.赖特的短篇小说《即将成人》中,黑人英语方言的运用配合着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对主人公生动的描述,使得这部短篇成为美国当代短篇小说中的一颗耀眼之星。  相似文献   

15.
爱丽丝·沃克在<寻找母亲花园>中揭示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约束,历史性地扼杀了黑人妇女的创造性这一事实,追寻了黑人女性主义传统,用动人的笔调把黑人妇女受到压制的创造力追溯到像缝制被子和培育鲜花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运用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所蕴含的隐喻来寻找黑人文学母系.沃特对传统的挖掘这一工作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黑人文学以及整个美国文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颖  刘妍  胡珊珊 《新天地》2011,(6):78-78
美国社会中黑人一直在为争取自由、平等、民权而奋斗。文学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本文通过讨论黑人文学作品中不同个性黑人的种种经历,来探讨在作品中黑人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轨迹,从而重现美国黑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7.
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坚持“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深入黑人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美国的黑人文学。她的小说《宠儿》围绕杀婴情节,以边缘话语的策略,再现了黑人女性在性别与种族双重压迫下的心灵史,并通过由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对母性、自由等问题的重新思考,质疑了美国的政治文化。但另一方面,文本中也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建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对比分析美国照人小说《林登山》与但丁《神曲·地狱篇》的宏观构思入手,深入探讨内勒小说深刻的文化与道德意蕴.内勒功代表八十年代优秀黑人作家对黑人文化传统的思考:黑人族群只有维护黑人文化本位的完整性、保持与发扬黑人的文化传统.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文中还结合著名黑人剧作家彼得逊与汉丝贝里的作品,说明内勒小说《林登山》在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和<殿堂>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相关,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小说里却使用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美国黑人乡村口语和规范美国语.这种跨文本的语言策略客观地映射出黑人英语和黑人文学的发展轨迹,隐喻黑人和白人、边远群体和主流社会最终的融合、团结与平等,张扬出妇女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作家渴求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沃克、莫里森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之际,本论文回顾两位作家创作的研究历史,在肯定研究成就的同时,着重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而指出不足之原因正在于研究界对研究对象创作语境、研究语境重视不够,其具体表现为没有认识到黑人女性作家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成绩突出的群体,忽视了这一群体在美国黑人文学、美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没有探讨沃克、莫里森在这一创作集体中起到的带头作用.本论文认为,黑人女性文学和黑人文学研究视野的纳入,则可以为沃克、莫里森创作研究的深入发展搭建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