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外界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中国最美的乡村”的江西省婺源县。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境内的古村落集古树、古民居、古桥、古亭“四古”资源于一身,成为该县独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其中,段莘乡的庆源村是婺源最典型的古村落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时说:为了更好地传承徽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所属区域环境中,使物质文化遗产“凝固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3月1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在歙县许村调研“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时指出,要加快古村落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充分挖掘古民居文化内涵,提升许村古村落形象,形成极具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使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工程走上投入与回报相适应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徽州古村落、古民居是最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之一,是灿烂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加大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力度,使徽州古村落、古民居这一文化历史遗存得以有效传承、永续利用,根据《黄山市“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作为灿烂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是最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之一,徽派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具有自身特色,已经越来越引人关注;是最具展示力的文化载体之一,与那些博物馆、文物堆里的文明相比,我们的徽文化就在眼前、就在古民居里: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之一,说起黄山必然要说徽文化,说起徽文化必然想起徽派古民居,优美山水、优质生态、优厚文化是黄山最响的三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8月9日至1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率队,冒着酷暑,驱车数百公里,走古巷。进村落,深入全市各地,全面认真地对“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进行观摩,实地检查指导工程项目施工,进一步谋划推动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现将王福宏书记在观摩活动总结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学习领悟。本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歙县瞻淇村,是一块极具保护价值的末开发的大型徽州古村落,在这里我看见老虎巷的九世同堂、资政第,看见一幢幢明清民居、祠堂、小巷、徽杭茶马古道。看见如此原汁原味的徽州古村落,我仿佛置身在百年前的徽商故里。难怪村长说当年故宫博物院的一位80多岁的老院长看见瞻淇的古民居赞不绝口,东南大学的教授在这里考察、写生一住就是6个月。  相似文献   

8.
要充分认识实施“百村千幢”工程的重大意义。作为灿烂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是最具影响力的历史遗存之一,是最具展示力的文化载体之一,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之一,是最具感召力的人文情结之一,  相似文献   

9.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古民居”中.有一幢名为“旧德邻屋”,它是晚清杰出的书画家、“黟山派”篆刻创始人黄士陵故居,虽然历经沧桑,但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现已成为众多古民居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相似文献   

10.
徽学动态     
《徽州社会科学》2009,(8):47-47
绩溪伏岭徽剧班为更好地承传徽剧艺术,暑期举办了儿童“微剧”培训班。 国家税务总局委托安徽省地税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经过徽州本土徽州学专家论证,完成“中国徽州古建筑”系列印花税票设计,此套特色印花税票共有徽州“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水口、  相似文献   

11.
《徽州社会科学》2010,(7):13-15
西递村 西递村:黟县碧阳镇东南8公里,现有386户1212人。村落形态完整,保存有古民居224幢,古祠堂3幢,古牌坊1座,古桥梁3座,古街道、巷道、水口环境基本保存完好。2000年11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徽州社会科学》2010,(1):65-65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3.
皖南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法 --以西递、宏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古村落.黟县西递、宏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圆满成功,为其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叩开了希望之门.本文着重提出皖南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法.  相似文献   

14.
皖南古村落多是明清时期的遗存,是地域文化——徽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徽商鼎盛时期的社会侧面,但是在过去的岁月里,大部分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整体性保存完好的已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5.
《徽州社会科学》2010,(2):F0003-F0003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  相似文献   

16.
黟县西递镇西递村山清水秀,古韵盎然,拥有百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其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村落景观,赢得了“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然而千年的雨雪风霜侵袭,使很多建筑外墙剥落、内部损毁、岌岌可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古民居的保护成为西递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查济古村落以其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构成了古村落旅游的资源条件.针对查济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特点及区位条件,把握好旅游开发的维度,理性、科学地开发查济古村落旅游资源、对产品进行有效设计,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徽州社会科学》2010,(4):88-88
西递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处于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黄金旅游经济圈内.距县城仅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  相似文献   

19.
黄山市沿革于古徽州,是徽文化和徽商的集中发祥地,境内至今保留有大量徽派古建筑、古民居,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这些古建筑和古民居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集中体现了徽派建筑的风格和特色,是我国建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具有很高的价值。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创造性开发利用,促进黄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是我们的现实使命和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的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公布,很多关注古村落保护的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皖南。皖南的古村落西递、宏村,已于2000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熟悉皖南的人都知道,在皖南山区,与西递、宏村类似的古村落还有不少,而且,与西递、宏村一样,极具文化与经济开发价值,因此,保护这些古村落就显得与保护西递、宏村一样重要。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