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本文从韩礼德人际功能理论中的情态系统入手,对英语商业广告语言的情态作简要的分析,以探求该类广告是如何运用情态手段达到其劝说目的的,从而对劝说性语篇的分析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国内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歌词还不多见。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歌曲El Condor Pasa的歌词进行人际纯理功能的分析,旨在揭示歌曲主题,检验系统功能语法的可操作性,同时也给歌词的分析提供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韩礼德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应用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的框架.其关于纯理功能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在语篇分析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但将其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尚不多见,拟从韩礼德的经验纯理功能出发,分析唐诗《金缕衣》的三个英译本的不同,以期为古诗英译的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人际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演讲语篇有区别于其他语篇的明显特征,不仅具有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还具有典型的语言分析意义.语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政治语篇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就能够做出很好地分析.本文试从人际功能的语气、情态和评价系统方面详细分析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以探讨这一语篇的语言特点和独有韵味.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是为了给语篇分析提供理论。系统功能语法可运用于很多领域。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证实。在此从语篇功能角度出发,对马克.吐温的《审判》一文的英语原文及其汉语译文做语篇衔接功能分析,作为对优秀文学作品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和欣赏,进而来看一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马丁等人提出了语篇语法隐喻这一概念,韩礼德对此一直没有明确地表明其观点。本文作者运用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结合语篇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指出语法隐喻在科技语篇中具有展开语篇、衔接语篇和帮助语篇实现语域一致的语篇功能,以期对“语篇隐喻”概念提出作者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韩礼德构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框架,对狄金森的代表作之一: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进行语篇分析,从而归纳狄金森诗歌的语篇特点,同时也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可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葛底斯堡演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分析,但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进行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还不多见。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经验功能、物性系统的过程,和参与者以及语态出发,对《葛底斯堡演说》及其三篇中译文进行比较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的语篇分析在翻译研究方面的运用,目的在于通过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分析,重新审视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翻译研究拓展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名词化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的一种-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名词化语法隐喻具有能使语篇客观化功能,增加语篇信息密度的功能以及语篇连贯功能.科技英语语篇具有客观,信息密度大和衔接连贯的特征.因此名词化语法隐喻应在科技语篇英译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不少,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黄国文曾从系统功能的人际功能及经验功能对《清明》译本进行分析.本从从语篇功能主位结构进行《清明》原文及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7.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8.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9.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