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情感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艺术创作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艺术理论家们对它的论述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大观点:一是主观说,另一种是客观说。前者的代表人物有克罗齐、鲍桑葵、卡里特、科林伍德、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等。他们认为艺术是表现情感的,是情感的外化,“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苏珊·朗格)。后者的代表人物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等。他们认为艺术是客观现实的再现,是描摹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镜子。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在创作上导致人们走向两种极端:一是片面追求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所著的一部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对其艺术特点加以讨论 :一、独特的叙述视角 ;二、象征手法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觉醒》无论从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主题的提炼 ,还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流畅清新的语言 ,都令人称道和推崇。《觉醒》不仅思想内容好 ,而且艺术价值也很高 ,不愧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花  相似文献   

4.
符号美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美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恩斯特·卡西尔和他的弟子苏珊·朗格。卡西尔在“人是符号的动物”的前提下,把每一种符号形式都看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其功能是为生命情感构制表现性的形式。朗格汲取了卡西尔的这一思想,直接提出艺术符号只有“表现情感的经验”,才能“成为表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是一个生产巨人的时代。伟大的艺术人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被誉为这个时期的三杰,他们的作品有着世界性,深深地打动着热爱艺术的人们。他们在艺术风格的处理上有所不同,达·芬奇的艺术精巧含蓄,富于哲理,是智慧的象征;拉菲尔的艺术婉雅和谐,抒情优美,是理想的化身:面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雄伟壮丽,充满激情,是力量的象征。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往往是以  相似文献   

6.
情美论     
一自从卡西尔的符号学广泛应用以后,苏姗·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之创造”的著名论断。如果屏去“符号形式”不论,只看形成符号的内容,那么,正是人类情感创造了人类种种艺术。如果艺术即是人类审美理想的现实的话,那么从苏姗·朗格这里就不难导出“美是人类情感之创造”这一结论。一张美人照片,很美,春风满面,情波  相似文献   

7.
《简·爱》与圣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平行结构、比喻象征、幻觉的独特表现手法及圣经典故的应用,揭示圣经文体对《简·爱》的影响及其文体方面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以象征艺术写作手法闻名于世。她写作的短篇故事.笔法细腻,寓意深刻.既有趣味,以缠结,构成了一种在想象层里展现的心理小说的故事体。本文着重分析作者后期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象征,作为戏剧艺术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1888—1953)一生的四十多部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其早期戏剧深受象征主义影响,导师乔治·贝克说他“有时就是象征主义者”,①中期又尝试了具有丰富象征手法的表现主义,后期戏剧虽然回到现实主义,但象征手法仍然广泛采用。奥尼尔说:“各种象征使剧本意味深长。”②奥尼尔戏剧中的象征手法多种多样、丰富多采,在增强戏剧表现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下面分别就角色象征、置景象征、道具象征、服装象征等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不仅有现实主义的描写、浪漫主义的抒情,更有蕴含着丰富意义的象征。本文分析了其中两个主要的象征,即“死亡”的象征和密西西比河的象征:重新审视了哈克——吉姆——汤姆的关系,并进而为该小说发掘出一种全新的阐释:哈克的密西西比河之游是为其不安的灵魂寻找精神归宿的旅行。  相似文献   

11.
像许多后现代主义者一样 ,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批评家保罗·德·曼经常被指责其文本只注重学术性本身的探讨 ,而缺乏对情感的关注 ,特别是其文本的语言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上述的观点未免有些偏颇 ,事实上保罗·德·曼不仅注意情感问题的探讨 ,而且将这种探讨置于理性的框架之内 ,创造了一种情感与修辞相结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小说家和诗人的托马斯·哈代,往往在创作中把小说与诗歌的创作因素互相渗透。他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营造一定的寓意性效果,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诗一般的独特美感。就象征艺术而言,《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也堪称佳作。本文探讨了这部小说象征艺术的四个方面:人名、地名象征,场景象征,植物象征和动物象征。  相似文献   

13.
有依靠语言的艺术不等于说艺术就是语言,就如同有青铜艺术不等于说艺术就是青铜。 ——米盖尔·杜夫海纳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但诗人向我们所说的却是另一种奇妙无比的语言。瑞士的文艺理论家沃尔夫冈·凯塞尔在他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利用股份制改革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经济学思考……洪银兴(1 .5)从时间到他者—论梅洛一庞蒂历史观的现象学逻辑·································……减佩洪(1.11)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后马克思哲学”转向···············……刘怀玉,海悟(1.18)从媒体的象征交换到“游戏”的大众—鲍德里亚的大众媒体批判理论研究······……孔明安(2.5)后生产时代、符号的造反与激进批判理论—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解读………  相似文献   

15.
象征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情感生活。作为一种诗美艺术的表现手段,象征具有不可多得的美学特征:主客体高度统一;以一寓多,以有限寓无限;立体化、感觉化,开放式地把握和表现事物及人类的思想情感。本文在探讨象征的美学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象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象征与其他艺术手法的相近之处,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拓开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一情感是艺术的生命,一切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情感,一切艺术作品都不能不灌输情感。没有情感,便没有艺术。在文艺批评史上,人们一直把艺术创作的情感因素放在主要的突出的地位。俄国的文论家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爱德华·古别尔诗集》)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认为文艺家创作时其情感越是强烈真挚,具有个性特点,其作品就越有艺术魅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神思》是一篇完整的艺术想象论。篇中提出了”神与物游”、“神用象通”等命题涉及了艺术想象活动。首先 ,艺术想象主要是在情感领域里进行的 ,所以其中“神与物游”应是一种充满情感的艺术想象活动。其次 ,“神思”篇中“物”与“象”应有所区别 ,“象虚而物实” ,由此强调了艺术想象活动中另一个基本特征 :虚构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自然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的诗歌以在传统中创新为艺术基色,其诗歌艺术的两大表现手法是比喻与象征,经过精心设计,用传统的形式写出新意。  相似文献   

19.
克罗齐与苏珊·朗格都赞同艺术是表现性的,但两者又有不同.一般认为,苏珊·朗格的"人类情感说"是对克罗齐"自我表现说"的超越,但本文认为两者关系更为复杂,并试图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获得对情感表现说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其代表作《蝇王》中,从实物象征、人物象征和事件象征三个方面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象征意义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即一旦人类劣根性膨胀,文明与民主就要濒临毁灭。作者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对二战后西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