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前不久召开的河南省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2000年河南省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的要求,从2000年起,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不再使用原来的“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而改用“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进一步明确国家计划内自费、电大普通班及并轨毕业生不包分配,全部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择业期为一年。逐步把中专毕业生引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从2000年起,有条件的市地可以把尚未并轨的中专毕业生引入人才市场,其就业的具体办法可参照不包分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宜城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环境立市、三产活市、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农业突出工业化,工业突出农字化,三产突出人文化”的发展思路,把自主创业促就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来抓,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解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为方针,在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创业促就业七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3.
于慧 《人才瞭望》2009,(8):30-31
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经过两三年的调整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毕业分配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选择.考上大学不再意味着进入保险箱。而且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也不再缺乏,  相似文献   

4.
2014年以来.宁陵县人社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紧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靠优惠政策引路、靠技能培训添路、靠援助行动铺路、靠输出转移托路的“四靠”策略.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5.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日前,阜宁县人民政府出台了99年毕业生就业政策,对部分毕业生实行“保底”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多渠道择业和自主创业,并严禁用人单位向毕业生收取费用,从而给广大毕业生吃了一颗“定心丸”。 该县规定:凡国家普通计划招收的统配生、优等生、特困生,通过人才市场“双选”未落实单位的,由人事部门下达计划,指令性派遣到有关主管部门落实就业单位。对到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国营经济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由县人才中心实行人事代理,保留原身份不变,工龄连续计算,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规定,各用人单位对接收的…  相似文献   

7.
宋进 《人才瞭望》2009,(5):46-47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开封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管理服务中心主动与社保、金融等有关单位联系,积极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争取小额创业贷款项目,鼓励和帮助他们创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择业的几种不良心理及对策赵修明,刘明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分配逐步转向实行“双向选择”。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们的择业心理和择业行为,对于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正确引导大学...  相似文献   

9.
采取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我们在计划分配方式上已经摸索了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面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方式这个新题目。如何开创自主择业工作新局面,笔者认为要在“五个跟上”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0.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中专毕业生集中择业的时候了。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已实行多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除了各级部门广开就业渠道、提供政策扶持及优质服务外,广大毕业生该如何面对这一形式?笔者想就此问题谈几点肤浅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巍  冯颖 《人才开发》2003,(6):20-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已由过去的“双包”就业模式逐步转向“双选”就业模式。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1999年,我国大学全面扩招入学的第一批大学生,将于今年6月迎来他们的毕业典礼。一个前所未有的就业高峰的到来,使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工作再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新旧体制的作用下,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必然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和心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对整个社会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健  郭玉琳 《人才瞭望》2013,(11):57-57
信阳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就业创业工作。截至目前.信阳市共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88人,其中,220名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25人创办了经济实体.有203人担任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灵活就业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事都有竞争,求职择业更不例外。探析一下就业与哪些因素有关,这对于求职择业者在就业竞争中将起到“就业引索”的作用。 (一)就业与地域(环境)有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城市人以做工经商为主;农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草原上人以放牧为主;沿江海湖泊的人,以捕鱼捞虾为主等等。总之,不同地域(环境)的人就业,原则上是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从 2002年1月起,河南省首次接收安置的347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即可从指定的建设银行服务网点逐月领取退役金。这是12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试行意见》作出的规定。 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国家对军转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对象是担任团级职务或担任营级职务且军龄满20年的军转干部(含相应职级的文职干部和转业技术干部),退役金标准根据规定的项目和比例…  相似文献   

15.
在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时,人们经常会用到“先就业,后择业“这句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先就业,后择业“观点出现的频率也明显比往年高。但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重庆工商大学  相似文献   

16.
最新统计显示,在“三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目前已近1500万人,其中担任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就有200万人。这些才才近三成辗转于世界各地,成为跨国流动人才。 目前,中国自主择业的白领正逐步取代劳务输出的“蓝领”,成为出国就业的主流。随着国际间人才竞争的升级,中国面临着第三次人才外流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是关键.根本出路靠市场。而政府调控是保证。萧山区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积极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毕业生因其“特殊的身份”,使他们择业的心理压力更大,许多大学生择业时常会产生心理冲突、矛盾和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为此,我们应从学校和学生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调试,使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万民 《人才开发》2002,(11):36-3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用人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已经成为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择优录用和可供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大学毕业生的市场竞争意识,适应了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三年大幅度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多层次、多  相似文献   

20.
黄涛,1982年11月入伍,在部队任过战士、干事、助理员、副处长等职,转业前在总后郑州物资供应站任副站长。2003年自主择业,2004年创办河南金马工贸有限公司。2007年,在郑州市举办的“创业带就业“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创业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