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实施预约定价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辉 《统计与决策》2005,(11):106-107
预约定价制(APA)是转移定价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自1991年美国率先采用以来,预约定价制在国际上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我国,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及部分国内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逃避税收,给我国造成了严重损失.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推行预约定价制,从而加强对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的监管.本文拟对预约定价制进行一般的评价,并就我国如何实施预约定价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利润最大化视角的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谋求公司整体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在制定转移定价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决策层往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效的利用转移定价合理调整各个公司间的利润水平,降低内部交易成本、规避风险,从而实现整个公司集团利润水平最大化的目标。文章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机制与适用条件进行分析,讨论跨国公司制定转移价格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李赤林  许可  刘嵩 《统计与决策》2005,(18):145-146
本文建立了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型,探讨了VMI模型中的两个参数,分销商或零售商(买方)向供应商(卖方)定购产成品数量Q和供应商(卖方)向分销商或零售商(买方)出售产成品的价格K随VMI短期和长期实施后的不同变化情况及它们变化后对分销商或零售商(买方),供应商(卖方)的利润与库存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了整个供应链利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策略要综合考虑所得税、关税、以及关联企业各自单位变动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若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所得税的税率差异大于进口国关税的税率和该国所得税税率的乘积,则跨国企业应当对中间产品采取低价策略,制定低于正常交易价格的转移价格;反之,则采取高价策略.而且,满足跨国公司整体税负最小化目标的最优转移定价不仅取决于中间产品子公司和产成品子公司的单位变动成本,还与出口子公司和进口子公司所在国的所得税税率以及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进口关税税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与东道国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的博弈分析表明,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的有效措施应是:通过提高处罚率遏制跨国公司滥用转移定价避税的企图,通过细化税务操作规程增高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的成本,通过强化专业培训提高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反避税的成效,通过推行预约定价制度降低税务机关的反避税调查成本。  相似文献   

6.
农村市场作为社会大市场的一部分,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将独立的经济单位按功能分成两大类:买方和卖方,买方和卖方同时相互作用,形成市场。这样就可以从社会需要或者说是消费需求(买方)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市场。社会需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拓展霍特林价格竞争模型,在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以交通补贴为例,考察差异化定价的价格激励措施对于企业的销售和利润以及对整体产业规模的提升意义。模型结论显示,在一定的市场规模、价格弹性条件下,采取合适的差异化定价策略能够刺激消费者需求,增加企业利润,进而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相似文献   

8.
股指期货是期货交易所同期货买卖者签订的契约,其内容是在某一特定月份的特定日期,买方要付给交易所清算公司或卖方要从交易所清算公司收取等于股份指数若干倍的金额。股票指数契约是一种多功能的金融票据,股指期货是期货交易最复杂和技巧性最强的一种交易形式,同其他期货一样,其参与者可以利用期货交易转移风险,投机者也可以在承担风险的前提下赚取利润。股指期货更有保值功能,因为股指期货不仅没有股票资产要保值的期货投机者以风险和机会,而且向拥有股票资产和将要购买和卖出股票者提供了转移股票价格风险、避免或减少损失、所以…  相似文献   

9.
企业加速器是指独立于企业之外,按市场机制运行,为具有一定规模和成长速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门服务的机构或组织.文章分析企业加速器专业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有效的服务营销策略,使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自发地从"卖方"转向"买方",最终实现企业加速器、专业服务提供商、入驻企业的"三赢".  相似文献   

10.
期权交易作为金融衍生产品中最有效的避险工具之一,在2001年的全球交易合约达26亿张,是同期期货交易的1.36倍。如果说国际上期权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别人家的葡萄,那今天这诱人的葡萄已栽进你我的果园。2002年12月12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下,已率先推出个人外汇期权交易“两得宝”,并于2003年4月28日推出其升级产品“期权宝”,打响了中国期权交易的第一枪。简单的说,期权交易就是一种权利的买卖。在交易中,权利的买方有权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以敲定价格(即协定价格)买卖某种资产,同时权利的买方也有权不执行上述买卖合约;而权利…  相似文献   

11.
杜庆春 《江苏统计》2003,(10):25-27
转移价格是工业企业调节内部经济关系,规避公开市场缺陷,扩大总体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国外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普遍采用,国内企业对此认识不一。本文阐述了产生与应用转移价格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转移价格的制定原则、定价方法与实施步骤,并对不同组织环境及管理系统的内部转移价格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图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图书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这个角度来说,图书定价就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成本核算问题了,而是一个需要考虑市场变化、读者目标群体及如何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做出相应决策的复杂过程.针对传统图书定价方法的缺点,本文应用现代经济学中计量经济的风险决策方法,把图书定价问题转变为统计决策问题.虽然这种方法增加了企业的定价成本,但在减少人为主观因素方面有着传统定价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在统计决策方法中,随机变量的参数估计越准确,图书定价越接近市场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图书价格,这样就会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资金积压,提高企业资金周转.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价格认知往往与市场上的商品标价不一致.商品标价符合消费者的的价格认知,则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价格过高,消费者会转而选择其他供应商,价格偏低,又会使消费者对品牌质量产生怀疑,对企业利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企业进行定价选择时,必须先了解消费者对于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主观评价,即心理价格,这样就可使企业最终制定的实际价格尽可能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格.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贸易统计抽样调查推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更加反映实际水平,统计的方法更省力有效,更有利于实际操作?笔者认为可通过改变抽样调查对象的办法来解决——由目前的调查卖方改为调查买方。抽样和推算需要的总体——买方比卖方更稳定按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口径范围,买方包括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卖方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以买方为总体进行抽样和推算,我们只需从相关部门取得城乡居民人数、社会集团数即可。但卖方总体由于涉及行业多、经营的多元化,导致销售差异大、变动幅度难确定;小型企业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斯(Steven A.Ross,1976)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理论).APT理论是一种市场均衡定价模型,是基于收益率的因素模型而讨论当时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时的证券的均衡价格.套利定价理论认为套利行为是现代有效市场形成(也即市场均衡价格形成)的一个决定因素,市场的投资者会利用证券的不同价格来赚取无风险利润.在市场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市场就会存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由于理性的投资者具有厌恶风险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特征,因此投资者发现了有套利的机会就会去利用它们,随着套利者的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的供求状况会发生改变,套利的空间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有价证券的均衡价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舒少泽 《统计与决策》2007,(19):183-185
国际化企业的定价策略是企业营销组合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分析影响国际化企业定价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基础上,阐述了国际化企业的三种定价策略,即新产品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和内部转移价格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别从中间产品实行单一定价、差别定价和边际成本转移定价3个方面建立利润模型,进而研究企业集团的转移定价问题。通过运用动态博弈的子博弈Nash均衡方法,得出了3种定价策略下,企业集团的最优定价策略。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企业集团采取单一转移定价机制和差别转移定价机制,将有助于优化其产品价格结构,最大化企业集团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在生鲜食品销售过程中考虑新鲜度对生鲜食品需求的影响,然后构造新鲜度函数,以零售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一个考虑新鲜度的生鲜食品动态定价模型,并证明了动态定价策略的利润高于单一定价策略的利润.在算例中对基本需求、价格弹性因子和新鲜度对时间敏感因子等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给出具体算例说明了动态定价模型优于单一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零售商主导供应链中不合理定价问题,文章在需求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建立具有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三级供应链模型,并为主导的零售商制定了具有学习特征的动态定价机制,对供应链定价决策进行研究。通过对计算机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供应链中主导的零售商在需求不确定市场环境下,通过动态调整的定价机制,能够自发的提升整体供应链的利润,并会在利润较大处达到均衡,在整个供应链视角上实现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20.
高价策略 ,即产品以高定价进入市场的策略。高价策略能给企业带来较丰厚的利润 ,但风险较大。那么如何有效地应用高价策略来避免无效定价的风险呢 ?笔者就此略抒拙见。一、根据产品本身的性质特点来确定价格在消费者心目中 ,一般能卖高价的商品有三类 :一是高税高利商品 ,包括资源稀缺商品 ,需要进口关键部件或生产线的商品 ,对人民身心健康有害 (如酒类 )又无法明令禁止的商品 ,以及不能再生的古玩和高级工艺品等。这些商品的价格可以一直保持不变 ,其高出一般商品价格的部分是要通过税收调节的 ;二是设计和生产工艺公认一流的名牌产品 ,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