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现阶段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一)领导经营思想和个人行为偏向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银行领导在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和个人行为上产生错误.他们为了追求个人政绩,急功近利,谋取单位或个人私利,搞短期行为,盲目粗放经营;或授意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以突出其经营业绩;或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其违章违纪行为截留收入,逃避税收,虚列支出,据公为私.不能正确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忽视放松会计核算管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是少数领导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统计信息,轻会计信息;重前台操作会计信息,轻后台核算管理会计信息;重表内业务会计信息,轻表外业务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 近年来,由于企业会计工作比较混乱,核算不实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对外提供虚假或不真实的会计资料的现象时常发生,即使是已在沪深上市的众多公司中,上述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就更加堪忧。  相似文献   

3.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企业负责人为了个人目的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1、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通常由上级任免,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对上级负责,而不对企业负责。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追求政绩、业绩,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会计人员和会计部门,指使会计人员伪造会计数据,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会计法》赋予财务人员的职责,一般财务人员都能遵守,但是某些单位领导不按《会计法》要求,亲自授意或胁迫会计人员不遵守会计法规的约束,故意造假账、假表,该入账的不入账、虚列支出,原始单据不实,表现在形式不规范、内容不真实、都不能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发生的时间或发票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会计信息不实。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以下特点:当事人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愿望;信息不实,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的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企业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根据目前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就搞好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一、企业经营者要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领导企业经营者重视是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特别是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和财会管理的人员,一是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自觉地运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搞好服务;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要多学点会计电算化知识,并带头遵守…  相似文献   

7.
蔡江梅 《山西统计》2002,(10):38-39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美国发生的“安然事件”,更引起世人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会计信息失真责任的理论及会计信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近些年来会计丑闻迭起,与当前国外愈演愈烈的会计造假相比,我国的会计造假行为更为普遍,造成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欠缺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些会计信息失真一部分是由于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导致的,而相当大一部分则是因会计人员主观造假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围,是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越来越成为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所关注的焦点,并作为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好坏、财务状况优劣以及投资者能否正确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一、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虚假会计信息盛行。这与我国加入WT0,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究竟什么原因会使会计造假屡尽不止呢?本文就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谈一点自已初浅的看法。一、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一)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不懂《会计法》,受利益驱动,粉饰政绩,利用职务之便迫使会计人员造假。从主观方面每个单位的会计数据都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生成的,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追逐政治上、经济上的私利,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迫使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12.
1991年,邯钢推行了“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经营管理机制,在随后全国各行各业的学邯钢热潮中,企业从中获益匪浅,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入世后对钢铁行业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邯钢经验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首先,“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是一种经营管理理念和制度创新精神,而决不仅仅是一种具体方法。这是因为,在企业将其作为一种具体方法进行操作时,即在实行“成本一票否决”的制度时,出现了这种现象:一方面,二级生…  相似文献   

13.
会计诚信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会计假帐、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不时出现,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严重损失,已成为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巨大障碍。鉴于此,国务院前任总理朱基为北京、上海、厦门三所会计学院题写了“不做假帐”的校训,并要求会计人员“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诚信为本,不做假帐”这一对会计人员的起码要求,成为国家总理的题词,足见会计诚信教育在我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会计诚信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诚信影响,促使会计人…  相似文献   

14.
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财务统计是整个财政统计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核算各企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财务统计主要是根据表示企业经济活动结果的会计核算资料(通过“会计决算”)进行统计整理的.由于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的基础,成本报表也是会计决算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企业的会计决算报告能否及时报送这是目前开展财务成本统计工作的关键.这里发表了天津国棉二厂的财务成本报表及时报送的经验,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外在表现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5种表现形式,它们是会计核算失真、成本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往来款项失真和经营成果失真.……  相似文献   

16.
李征  张翠萍 《山西统计》2000,(9):15-15,17
会计委派制 ,即由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的会计主管部门统一向企业派遣会计人员的制度。目的是全面掌握企业的会计工作 ,以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但若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 ,我们便发现会计委派制并未触及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 ,只能治标 ,不能治本。因此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剖析 ,并就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 )产权理论中的寻租行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个理论基石之一的产权理论认为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 ,完全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会计法》的实施 ,大多数财会人员对会计监督是重视的 ,会计监督在企业管理和核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些部门和单位存在会计弱化现象 ,有些会计人员丧失原则私设“小金库”、扩大开支、虚报核算盈亏 ,致使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受到了影响 ,会计监督的职能被削弱。其主要表现 :1、会计核算不实 ,会计报表失真。收入不及时入帐 ,以达到随意调节利润、上交税金的目的 ;支出不严格控制 ,费用开支偏大 ,因而该摊的不摊 ,结转到待摊费用中 ,使企业形成潜亏的隐患。2、会计监督职能明显弱化。有的财会人员对经济业务…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转型作为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不同的竞争战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型,呈现不同的成本结构,而成本粘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结果,反映企业成本随业务量变化的不对称性。厘清智能化转型、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制造企业战略选择、智能化转型及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中国A股制造企业2013—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智能化转型”关键词,创新性地刻画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量和度,构建回归模型对智能化转型、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智能化转型与成本粘性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企业的成本和收入同向变化,但收入减少时成本降低的幅度低于收入增长时成本增加的幅度,即存在成本粘性现象;选择不同战略形式的制造企业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成本行为,与成本领先战略制造企业相比,差异化战略制造企业的成本粘性更强;智能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制造企业成本粘性,其抑制作用在差异化战略制造企业中比在成本领先战略制造企业中更为明显。上述结果在经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Heckman两阶段检验及工具变量法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差异化战略制造企业会因恶化代理问题而加剧成本粘性,而智能化转型可以通过减轻代理问题而抑制成本粘性。因此,制造企业应抓住智能化转型的机遇,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竞争战略;夯实软硬件基础,促进产品和业务的智能化,逐步将智能化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治理方式,加强制度建设,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统计会计核算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核算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统计数据取之于会计数据可以降低核算数据的采集成本。换一个角度看,它实际上属于会计核算信息多元化揭示问题。上个世纪6 0年代美国会计学家乔治·索特(GeorgeH .Sorter)倡导事项会计理论(也称为“事项法”)引起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被定义为会计舞弊,但实际上会计信息失真应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只要是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违法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舞弊)和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众所周知,违法的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人为舞弊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那么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又由何而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