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从国网公司和福克斯域名争议一案入手,采取先破后立的方式对域名抢注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析,阐明了抢注域名行为与侵犯商标专用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区别,指出前者实质上是一种侵犯商标功能利益的行为。最后回归本案,对其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域名抢注作为域名纷争的焦点问题,其形成具有深层的原因。在理论上,国外运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进行调整,而在司法实践中也由于立法的不同导致采取保护方式上的差异。我国的相关立法仍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因此我们应正视立法的缺陷,完善已有立法;加紧协调商标主管机关与域名注册机关的关系;明确域名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域名注册侵权责任立法,提供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域名与工商业标志有诸多相同特征 ,它应属于知识产权的客体 ,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实践中 ,域名纠纷案件逐渐增多 ,主要表现为域名与商标的冲突。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解决该冲突的相关法律制度 ,对恶意抢注他人商标为域名的行为如何界定、适用何种法律 ,在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该行为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也构成不正当竞争。在适用法律上应参照其他国家的立法成例 ,并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际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 ,促进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域名与商标的纠纷最早产生于1995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纠纷越演越烈,引起各国的深度关注,我国域名纠纷最早产生于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初,比发达国家晚一年左右,到目前有关域名与商标争议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有一定知度名度的商标在互联网上纷纷被他人抢先注山为域名,这些纠纷严重地考验着现行的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5.
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冲突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 ,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建立域名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对象发生经济交往和进行交流。而与此同时 ,由于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权利范围不一样 ,在司法实践中时常出现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 ,诸如大量的域名抢注现象的发生 ,导致当事人的权利得不到及时保护。因此 ,笔者认为 ,有必要从法理上对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冲突进行深入的探讨 ,并提出协调对策。一、域名权与注册商标在先权的法律区分注册商标在先权利 ,通常被认为是在商标注册申请通过核准 ,取得商标专用权之前 ,他人就该商标或该商标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试析域名抢注与商标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解决域名抢注与商标权的冲突法律现象,探讨了域名抢注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原因,提出了解决域名抢注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7.
傍名牌行为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依附、攀附他人的知名品牌而不正当地利用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利用域名傍名牌的行为主要有12种表现形式,我国域名法和商标法只能规制一部分利用域名傍名牌的行为.为了防治利用域名傍名牌的行为,当事人要正确理解并执行域名法律规范,名牌所有人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要切实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完善域名法律制度和商标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张曼莉 《理论界》2009,(7):81-82
"域名"被比作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商标".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域名作为一种在互联网上的地址,已成为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标志.因为域名具有商标的属性,有潜在的巨大商机,许多企业都把知名商标注册成域名,而一旦注册则会成为该企业永久地址或企业正式名称,但是域名又不等同于商标.实践中域名与商标、特别是驰名商标的法律冲突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依法保护商标,如何调整域名使用者与商标权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已成为网络时代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的又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域名的市场价值逐步为社会所认同,带来了域名与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其中,域名和商标的联系及区别导致两者间的冲突越发严峻。目前可以将域名归入知识产权的范畴进行立法规范,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以解决域名与商标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与商标的冲突也就应运而生,由于域名与商标的冲突复杂多样,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域名的基本知识,分析了域名与商标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的几种对策。  相似文献   

11.
商标抢注行为分析商标抢注行为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目前国内外对此亦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定义,其性质和地位相对于不同的商标法亦是不确定的。商标抢注行为存在的前提是商标权的注册取得制度。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商标抢注行为作不同的分类。从抢注对象上,我们可以把商标抢注现象分为二类:一类是将他人已经使用的但未申请注册的商标在同类或近似的产品或服务上申请商标注册;一类是将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从抢注目的上,我们可以把抢注现象分为二类:一类是以自己使用为目的的抢注;一类是以转让或许可使用为目的的抢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域名体系是由最初 IP地址的标识体系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商业意义的标识 ,由此引发的问题颇多。而且域名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域名相关权利界定的困难 ,对域名权利的保护也无法简单套用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域名的法律规制对各国都是一个很新的课题。我国互联网业起步虽晚 ,但发展速度惊人 ,与此同时由域名引发的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现有的域名法律规范由于缺乏相关立法经验 ,尚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而且随着互联网业的高速发展和域名技术的进步 ,新问题又在不断涌现。有鉴于此 ,一方面应不断吸收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要勇于探索 ,完善适应中国互联网发展特色的域名法律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3.
卢玲 《兰州学刊》2014,(1):187-191
当前,商标遭受域外抢注的现象十分普遍。商标抢注行为不仅给许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成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阻碍。商标被抢注主要有商标自身特性、商标使用者自身以及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三个方面的原因。为了防范商标域外抢注,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完善商标确权制度,增加禁止抢注的条款,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提高防止抢注的防范措施。在商标遭到抢注以后,我们也要通过诉讼,协商争取夺回商标或者主动更换商标,从新打入国际市场,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帮助企业,发动海外维权。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它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众多的法律问题,域名抢注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的相关立法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规定,但远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完善我国现有的相关立法的同时,建立我国特有的域名抢注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域名     
为了实现Internet网络上各主机之间的通讯,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个地址,数字形式的称为IP地址,每一个IP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数字表示的地址不便于人们记忆,为此出现了域名系统。域名是一个机构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名称,它可以是公司名称,也可以是商标名称或产品名称。域名与公司、商标、产品名称无直接关系,“张三”可以给自己注册一个“李四”的域名。但由于域名在国际互  相似文献   

16.
论域名保护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域名(domainname)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与争论的焦点。域名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方便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其基本功能是确定网址、实现计算机的网络化。域名是现代企业的网上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由此带来的域名与商标权利冲突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本文拟对域名的法律地位、域名与商标的关系及域名侵权的表现,并探讨我国解决域名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7.
赵伯初  廖鹰 《兰州学刊》2005,(1):184-186
域名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资源,属法律上的无主物.在其注册过程中,经常发生与在先商标权相冲突的现象.此时,除驰名商标外,商标权并不能自动延伸到域名领域;对普通注册商标的域名抢注若是没有恶意应予以法律保护,是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由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建立的针对通用顶级域名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对及时有效地解决域名抢注争议具有重要意义.该机制规定,投诉得到支持的条件之一是域名持有人对争议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具有恶意.实践中对如何认定"恶意"产生了许多需要澄清的问题.既有的大量专家裁决为判定"恶意"提供了重要线索.因此有必要结合前述裁决,对"恶意"的认定标准及主要情形进行分析,从而为相关当事人和律师提供一定的指引.  相似文献   

19.
域名与商标的纠纷最早产生于1995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纠纷越演越烈,引起各国的深度关注。我国域名纠纷最早产生于1996年下半年到1997年初,比发达国家晚一年左右,到目前有关域名与商标争议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在互联网上纷纷被他人抢先注册为域名,这些纠纷严重地考验着现行的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20.
王永强 《学术研究》2001,4(12):136-139
任何标识,如果脱离了商品,充其量也只有美学上或版权法上的意义,它无法获得商标法上的保护,当然它也难以侵犯别人的商标权,或者说它对商标存在侵权不能.商品是确定和产生商标权的基础,因为商标的生存和发展依附于商品的生产和发展;商标的自我约束功能要求商标必须依附于商品;商标法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商标对商品的依附性.而域名只起到地址的作用,它不依附特定商品,也不与特定商品相联系,因此没有侵害他人商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