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名牌≠高价     
<正> 名牌是市场的骄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有了名牌,就拥有了市场。拥有了财富、名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一座“丰碑”,所以众多消费者都在追求名牌:吃名牌、喝名牌、穿名牌、用名牌,都以拥有名牌产品为乐为荣。但是,消费者在购买名牌产品(商品)中常常遇到一个使人困惑不解的现实:名牌就应是高价吗?这里,笔者不妨举一个例子。国内某服装厂生产的一种西服,一开始售价100多元一套,由于质价相称,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广大消费者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商品数量的充足了,他们对商品的质量,对商品的象征性价值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的突出表现就是讲究名牌,追求名牌,购买名牌。因而,从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名牌产品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比一般企业更大。  相似文献   

3.
<正> 企业创名牌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想达到预期目的,真正创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必须既具备科学的战略思想,又要实施切实可行的策略,而其关键是名牌产品的命名、扬命与护名,这三种策略运用得如何,对企业能否创出名牌、保护名牌关系极大。就目前实际情况看,护名尤为重要。 一、名牌产品的命名策略 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仅仅是质量好、技术新、功能全,还不足以成为名牌。名牌产品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品牌经过注  相似文献   

4.
名牌产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因为名牌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有产权价值。因此,发展名牌产品,对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发展名牌产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名牌产品与我国经济实力相比,名声还不够响亮,主要原因有:1.缺乏有效的市场保护机制和合理的竞争规则。目前,一些企业不去认真开发自己的产品,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假冒名优产品或偷梁换柱,以次充好。有些企业甚至直接贴上名牌产品的商标,使消费者难辨真假。这一方…  相似文献   

5.
<正> 现代名牌战略是产品质量与规模的统一,名牌必须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有了规模才能提高竞争力和知名度,形成特色和优势。一个企业要登上国内外市场的舞台,深入消费者上帝的殿堂,驶向成功的彼岸,就必须正确运用名牌战略,创立、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名牌产品,注重名牌效应,发挥名牌优势,促使企业迅速从区域中崛  相似文献   

6.
<正> 名牌、民牌、命牌三者之间,表面上看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实质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谓予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名牌,顾名思义,就是有名气的牌子。名牌是“有价之宝”,据说,“万宝路”、“可口可乐”、“雀巢咖啡”分别值300亿、244亿、85亿美元。名牌产品更具有无穷魅力。报载,名牌产品——海尔冰箱春节前在北京展销,有的顾客为了买到这种冰箱,竟从头天晚上八点多起就冒着严寒在商场门口排队。排到半夜人越来越多,大家怕秩序乱了,就由顾客推举一人编好顺序号发给每个顾客,按号排队。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消费者是多么地钟爱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7.
<正> 当今的市场竞争,是质量、价格、服务等的竞争。而名牌产品却一直都是竞争中的佼佼者。现代的消费者追崇名牌的心理正日趋成势,他们把名牌看成是高质量、高信誉、时髦的象征,名牌能带给他们满足感和优越感。同时,由于人们收入增加,也有了一定的购买能力。所以,企业能否创出名牌已成为竞争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使企业的产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呢?首先,企业必须意识到争创名牌的必要性,并把创牌提上工作日程,组织专门人员展开工作。其次,企业  相似文献   

8.
新买来的名牌脱排油烟机,用了没多久,马达就突然烧坏;标注着名牌字样的新皮鞋穿在脚上仅仅一个多星期,鞋帮与鞋底之间就裂开了一条大口子;用了不到半年的智能化全自动名牌洗衣机,由于排水管与机体镶接处密封不牢,一排水就给用户带来烦恼。这是最近消费者投诉的几个案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消费者投诉的产品,均是多次在电视广告中露脸,被一些“名星”们吹捧过的“名牌”。其实对于名牌产品,政府部门早有明确规定,其产品必须具备六个基本条件。一、产品质量在国内同类产品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产品已获得…  相似文献   

9.
<正> 现实生活中,“名牌”一词对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众多厂商争着打“名牌”的旗号促销其产品,消费者也抢着购买贴上“名牌”标志的商品,可以说这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在当今世界商战中,名牌已成为一国的标志,一国能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通行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拥有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就能在供销两方面左右逢源,原料  相似文献   

10.
消费心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购买行为和产品认知等特性方面,还表现为消费者消费心理上的一种规律和定位,这种定位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具有消费者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强制作用,这种心理强制作用会在根本上支配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本文从农民的消费心理角度运用因子分析研究反映具有消费性生活用品购买和具有投资性生产用品购买行为的二重性购买心理定位与决策型态。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农民存在三种决策型态。困惑型决策型态、新潮型决策型态和完美型决策型态的消费者在农村市场交叉存在。同时,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收入对农民耐用品购买决策型态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消费者群体型态的分类取决于农民的消费心理个性元素,其消费行为特征取决于所处的消费者心理定位层级和决策型态。  相似文献   

11.
尹彬 《管理与财富》2009,(11):165-166
名牌是被消费者认知、接受、忠诚、联想的前提,是消费者倾向性消费的重要原因。一些经营者非善意地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借助名牌的市场知名度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傍名牌”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傍名牌”现象表现形式进行梳理、归纳,探求问题产生的诱因,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余宙 《经营管理者》1998,(11):36-37
<正> 名牌内涵的价值,体现在名牌对其质量、技术、包装、商标等都有超出一般产品的要求。名牌产品包装不仅是名牌产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名牌产品的附带产品同样也是“名牌”,具有超出一般(包装)产品的质量、技术和独特魅力;产品的展示、销售、环境也应视作产品的无形包装。 一、关于名牌包装产品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的包装也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之一。名牌,作为一种具有超出同类产品的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其包装无疑也应做到出类拔萃、尽善尽美。我国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界定名牌效应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分析法实证预测企业名牌效应的未来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特定市场已被名牌产品所瓜分,其居市场主导地位;由于名牌效应作用,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名牌在不同区域市场有各自的优势;随时间推移,在不同区域市场,各名牌市场占有率最后都能达到动态平衡,同时验证名牌的真实性和共识性。因此,企业需制定名牌战略,增加其附加价值,发挥其扩散效应,保护其专利权益,增加其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 近一两年,“名牌热”正在席卷中国大地。消费者青睐名牌产品,企业争创名牌地位,政府制定名牌战略。中国的名牌事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重视,以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就名牌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和讲话。围绕名牌,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在进行着各种工作。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引导经济生活中的这个新热点,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刊记者为此与被称为“中国名牌第一人”的中国名牌战略推广委员会副主任艾丰进行一次探讨和对话。  相似文献   

15.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原《经济日报》主编艾丰同志应邀到武汉作了多场经济形势报告,现将其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论述刊登如下。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建立资本观念,注意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融合 在资本里面有两个东西值得一说,一个是名牌。很多地方并没有认识到什么是名牌,往往把名牌产品与名牌混淆。名牌产品不等于名牌,再好的名牌产品也会过时,特别是与现代科技相联系,使名牌越来越值钱:一个会过时,一个不会过时。因为名牌产品的载体是产品,名牌的载体是商标和商号。许多企业往往只宣传自己的产品,不宣传自己的品牌,包括许多著…  相似文献   

16.
拥有较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青岛已有130种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3种“山东名牌产品”,23种“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内拥有“中国名牌企业”、“中国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青岛的海尔集团、青岛港务局、海信集团、青啤集团4家企业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正是这批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形成了国内著名的“青岛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 回眸近几年国内商界,可谓竞争激烈,“销”烟弥漫,新招不断:装修大战、平价销售、仓储销售、打折让利、巨奖酬宾、买一赠一、大抽奖、“十点利”……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新举措大都“各领风骚没几天”,便受到冷落。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众多商家纷纷把眼光聚焦在服务这两个字上,“名牌服务”由此产生。 何谓“名牌服务”?就是某项服务举措和服务质量能得到消费者的肯定。消费者不但需要名牌产品,更需要“名牌服务”。为  相似文献   

18.
<正> 小小一只手表竞争要价几万元,按照传统的价值规律的观念来看,这是很难理解的。在这里使用价值已给退居次要地位,消费者一掷千金买的是快乐、气质、地位、身分、或者其它更复杂的东西。这种现象就西方行销学上所谓的感性消费——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一种情感上的渴求,或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其最突出的消费心理特征是:我喜欢的即是最好的。充分反映了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相似文献   

19.
女性消费者往往是住房消费的决策者与主要影响者,而在县一级城市位房消费中,女性更是决策者和执行者,商家只要能打动女性消费者的心,就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房地产市场是政府、开发商、老百姓之间的一场博弈,实质是心理学的博弈。要想更好地掌握三四线城市住房需求,进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必需对女性客户的心理有足够的了解。这也是每个面对县级市场的开发商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当今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激烈。企业若想扎根于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推行名牌战略管理,创名牌、争效益。 (一)名牌的落脚点是消费 所谓名牌就是驰名的品牌,它可以指企业某种产品、某种商标,也可指某个名星企业。无论它代表什么,但它归根到底要靠企业的产品“创”出来,它要求企业的产品不仅具有高质量、可靠的售后服务保证,而且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为用户和消费者所喜爱和信赖,名牌的最终落脚点是消费。它必须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必须是购买者心中的名牌,是购买者用货币选票从众多的同类产品中投票选出来的,是购买者公认的。因此,企业创名牌必须以顾客为导向,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确立由“适应需求”转为“创造需求、引发消费”的战略思维,积极主动地发掘市场机会,开发潜在需求,完美地结合丰富的营销想象力,引导、激发消费,创出名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