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启了范式创新与转换的全面探讨阶段。研究范式的路径与形态的协同创新与当代课题的深度探索也成为学术研究的前沿课题。与此同时,哲学范式的概念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典范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中国化和新形态建构的三位一体等问题,日益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也是下一步亟需开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直觉”在西方传统中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而“共通感”进入审美领域却仅仅是近代以来的事。然而二者都是审美判断或审美鉴赏所必需的基础、本源和重要环节。“直觉”在理性主义盛行的哲学中难觅踪迹,然而克罗齐和柏格森拯救和阐发了它,使其重现活力。而“共通感”在康德的设定和阐释之下,成为审美的不可或缺的基源。但二者一般并不被联结在一起考察、理解和分析——甚至往往被认为是毫无干系的。论文将努力扭转这一误解,使我们重新认识二者的重要意义以及二者的关联对于审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共通感以灵、肉、物的感通为至尊愿景。审美共通感中,理性纯粹对肉身的宰制;消费经济中,商品物化对肉身的贬抑——肉身的焦虑即肉身的政治和经济学批判严肃地指向了社会共通感的非功效。无论是身体上的政治刻画,还是肉身上的消费符码均无一例外地将肉身拔扯到与logos或物平齐的位置。而肉身的非逻辑性则成为思之未思项,肉身的直觉具体性、特殊性的归位体现了现代性原则中保持多元审美风格的要求。肉身直觉是心灵之肉和身体之肉感通的诗意通道。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审美共通感理论连接了主体内和主体间两个层面.在主体内层面,它涉及知性和想象力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主体间层面,共通感表现为保证鉴赏判断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规范性原则.这种经由主体内的诸认知能力一致达至主体间的协和一致的理念,包含的置身于每个他人的位置的公共意蕴,在20世纪的哲学理论中为被延伸至政治领域,为现代化情境下化解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提供了新的思考.但审美共通感的反思最终指向的是先验性,它的普遍立场是抽象的,无法在经验领域为解决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只有将现代化境遇下的共通感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场域,才能找到化解个体与共同体矛盾的现实根源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特别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不少论者在论述时往往两者不分或相互取代。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或区别也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实践命题,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传入中国之后,便实际地开始了“中国化”的实践。作为一个理论的命题,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和机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才能中国化?“中国化”必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化概括;“中国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化”必须批判地吸取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合理成分;“中国化”必须总结现代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毛泽东曾强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就必须“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并“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文化条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衰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与文化启蒙、社会变革和传统理想嬗变、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分析与西方社会主义的共鸣,共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对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是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和方法的原则性问题: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问题;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问题;三是中国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一书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点,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点上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整体风貌,真实切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9.
百年探索史、奋斗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其背后蕴含历史、现实与理论的深刻逻辑必然性:它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光辉传统予以承继的历史必然;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哲学思维有效化解改革发展问题的现实必然;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前提与方法论意义,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持久的指导作用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必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一个历史事实提升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结果,本质上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性精神的反思。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整体,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中国近现代思想运动的视角,通过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其他哲学和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层次的内容和它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特征。这种考察将为我们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及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由它的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而这一理论体系的产生和被证实的过程又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实现二者统一的唯一途径,就是依据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二者的统一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最早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它的创新性对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重要现实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14.
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掌握群众的深刻内涵,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掌握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对中国和世界的现实,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挑战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新人为宗旨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对于这门课程,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模范意识,要有广博的知识,对教材的整体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有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要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加强语言和形体语言的表现力,以此来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实用理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具有把握整体而具体实用,能动活动而冷静理智的特征,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践性,因此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通性。它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可能性的确证,为解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建立在可靠的理论、思想、物质、制度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从理论上讨论过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坚持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考察中国的现实问题;贴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状况较低与发展不平衡的物质基础现状;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18.
早年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表现出"复古求解放"的特点.1916年以后,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他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发展到"树"资产阶级新民阶段,表现在国民性改造目标实现由"民"到"人"的时代切换国民性的批判深入到了民族文化心理层面;国民性改造方法选择趋于可操作性,凸现出"中西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他人审美鉴赏的不可替代"始终在瓦解着审美共通感的基础,这也成为康德美学遗留下的一大疑难。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乃至萨特等人的思考,使得"他人"浮出思想的地平线,但是由于未能逾越出"唯我论"的局限,他人最终成为自我的尖锐对立。梅洛-庞蒂在对胡塞尔的相关思考进行深度开掘后,通过身体现象学确认了"他人与我"的身体间性关系,从而为审美共同感及他人"神圣不可侵犯的优先性与超验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