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与文明     
在科学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文明的定义。“文明”概念往往标志着整个人类共同的文化或其发展的现代阶段。在社会哲学文献中,野蛮期后面的人类历史阶段称为文明。摩尔根和恩格斯持这一思想。三段式“蒙昧——野蛮——文明”迄今仍然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概念之一。同时,文献中还常常出现以下定义:“欧洲文明”、“美国文明”、“俄罗斯文明”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区别于“实验”和“数学”因素,“科学团体”不在于直接对科学方法、科学理论产生影响,而是作为一种平台,为“数学”和“实验”、为“科学”更好地发展提供潜在的力量支撑。本文就以“科学团体”发展初期,比较著名且具有典型性的“伦敦皇家学会”为例,解读它形成的背景及特点;分析影响其产生的因素;最后试图说明它给与现代社会知识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话、融通要有共同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近(现)代化”大致可概括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资本以市场经济方式进行有效运作,二是科学作为一种主流思想为全社会所共识,前者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文明,后者则代表了精神的文明(西语“文明”的词根为CIVil即市民,在马克思的话语里,市民社会就是资产阶级社会,这个社会与两个文用都有不解之缘)。早先科学从业者往往是个体户,近代以后纷纷结成了共同体。事实上,与资本一样,科学的“体制化”程度亦正是衡量一个社会的近(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科学”的本义是求知(拉丁文动词scire—toknow),追溯下去是“察觉”、“识…  相似文献   

4.
边疆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很早就从“自我”和“中心主义”概念中发展出边疆意识,并清晰地表现在其语言中。此外具象的边疆也经常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文献中,更说明两河流域文明对边疆有清晰的认识。两河流域文明始终与边疆密切联系,但在不同时期,其边疆政策有较大差别,这不仅与两河流域王朝的政治体制有关联,也与边疆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关。两河流域的边疆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重点表现在经贸活动和人口流动方面,使边疆成为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作文题目 “文明”是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是指蛮横残暴的行为或不文明的状态。“文明与野蛮”既可以指人的具体行为的特点,也可以指人类历史、社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受文献[4] 的启发,在文献[5] 的基础上,根据科学问题的“雪崩”式繁殖与原子反应堆中核裂变时中子扩散过程之间的类比,引用物质扩散方程导出了科学问题增长方程,统一说明了普赖斯曲线和逻辑斯蒂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阐明普赖斯———纳林莫夫曲线数学表达式中角变量的本质.表明角变量是反映社会影响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指数增长律的背景曲线上的波动现象可由此解释.  相似文献   

7.
三千年悠长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献,说是浩如烟海并不夸张。就整理而言,我们前人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百子全书”、“三通”、“六通”乃至“九通”、“十通”,更有“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等,成就之大,可能也是举世无双的。但时至今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是非常巨大的。整理古人留下的这些辉煌的文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从夏商周三代以至满清,以王朝更替为特点的历史已经结束,这样的时代以后不会再有了。三千多年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也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其特点是简明、严密、准确。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一方面原因就是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其二就是教师很难把学生语言“数学化”,让学生从日常熟悉的生活语言引向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认为“大同”不过是儒家的社会理想。本文从古代文献注疏和语言历史比较的材料指出 ,“大同”可能是黄河流域文明存在过的一种社会形态 ,并且可能与史前时期的西方文明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华罗庚教授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物之秘,火箭之速,地球之变和化工之巧,给当代科学勾画出一幅五光十色的,绚丽多姿的图画,而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科学愈发达,需要的数学工具就愈多,哪里有‘形’,哪里有‘数’,哪里也就少不了数学。可以说,当今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所有各门学科的‘数学化’”。这说明数学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推动了科学技术迅猛向前发展,同时科学技术迅猛向前发展又促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时代划分法是不够科学的,主要缺点是逻辑分类混乱,划分粗糙简陋。比如说,“当今世界”是什么时代呢?可以说成是信息时代,电子时代、和平时代、文明时代,但不能说是社会主义时代,也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时代或帝国主义时代;因而当代的政治特点便难于简明地表达出来。这是由于划分时代的标准不明确,不恰当造成的。又如习用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既是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西学术传统背景和当前研究现状的比较 ,文明与国家探源研究的传统与目标、文明与早期国家的科学定义、理论阐释和科学通则研究的意义的讨论 ,以及考古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状况 ,可以得出 ,中国的文明与国家探源必须跳出历史编年学的窠臼 ,消除“国情不同”的成见。考古记录和文献是不同的研究材料 ,不应将考古发现印证史籍记载看作是研究的最大成果。我们要从科学观念上做根本的改变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来研究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的独特轨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科学发展的历史也已证明:知识的数学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作为图书馆学分支学科的“期刊学”(暂且这样称呼它),也毫不例外地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文献计量学的产生为期刊工作的研究找到了与数学联姻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希腊精神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希腊精神是理性沉思与热情相结合,代表希腊理性科学特点的数学在其产生之初就是与宗教感情融合在一起的,希腊科学与这种宗教感情密不可分,正是这种宗教感情推动科学家作理性的沉思。科学与伦理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在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企图把基督教的信仰提升到科学理性知识的地位。科学虽然沦为神学的婢女,但神学也起着保存科学和希腊科学精神的作用。当前的重要问题是,重实验方法的近现代科学需要恢复希腊的自由精神,为符合道德要求的效益而从事科学探索是希腊“自由精神”的表现,我们现在要大声疾呼恢复希腊科学的“自由精神”,要着力反对为谋个人私利而科学,特别是要反对那种违反人类道德和灭绝理性的科学活动。西方科学用数学的方式来解释现象,这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缺点是把一切事物都片面地加以量化;中国传统主导思维方式的特点和优点正在于对事物作整体的把握。如果说西方近代科学的缺点在于割裂、分离,那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点则在于笼统。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走一个“之”字形的道路:从原始的整体思维,经过推理和实验的剖析,达到更高一级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种基本形式本来是统一的,但是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不仅分离了,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表现出矛盾和对立。进入20世纪以来,又表现出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趋向。这个趋向,集中表现于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家都在科学中发现“美”,并且以“美”的发现作为科学创新的动机。这个新趋向。引起了美学(文艺理论界)的相同反应,不断有论证艺术与科学(艺术美与科学美)同一的论著出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统一性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也应当承认科学与艺术都包含有追求“美”的动机。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刻区别。不加区别地将两者等同,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理论错误,同时,也是一种学术倒退。  相似文献   

16.
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马克思遗体安葬仪式的时候,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墓前演说。他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并且是一位“科学巨匠”。他说,马克思研究的科学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甚至在数学领域也有独到的发现。马克思一生都非常关心和重视数学。从上一世纪四十年代起,直到他逝世前不久,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和钻研数学,并且作过独立的数学研究。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了近千页的数学笔记,其中有一些是研究论文手稿,这是一份很珍贵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7.
抽象并不等于枯燥无味.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并发现数学的美,学生就会喜欢它,对它有感情,有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去学数学,就会变教师“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就会将学数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8.
在提倡“科技兴国”的今天,探明鲁迅的科学观是很有意义的。鲁迅的科学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科学有其自身的本质和特点。关于科学的本质,鲁迅在1907年所写的《科学史教篇》一文中,有着深刻的论述。他说:“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他认为,科学不仅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而且是探索和获取这种知识的活动过程。显然,鲁迅这里所说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但他对自然科学本质的这一揭示,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揭示社会科学本质的思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是科学,只是对象…  相似文献   

19.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这在口语文献流传甚少的隋到唐初尤显得弥为珍贵。通过对《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中的助词“著”与“将”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助词“著”与“将”在唐初的发展和使用的实际面貌。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早年游学欧美,于中学亦颇有心得,从而形成独特的文明观。孙中山的进化思想体系并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线循环并进的。这是他文明观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他对物质文明和心性(精神)文明的区分。这种文明的二分法往往与东方和西方的对立联系在一起。近百年来,中国不仅在物质文明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而且现实道德水准、政治情形也落后于欧美文明国家。孙中山将中国文明不进步的原因归结于“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学说的错误,为了再造中华文明,就必须打破这一成说,建立“知难行易”说。“知难行易”是孙中山再造中华文明的总方针,在具体方法上,则不外乎恢复旧有的中华文明传统和吸取先进的西洋文明的长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