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历史发展形态特征上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双重历史定位。在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上 ,要深刻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从社会经济基础的历史发展形态看 ,当今现实社会主义将长期处在“资本形态社会主义阶段” ,这是我们认识当今“一球两制”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的方法论视角。从现阶段基本国情看 ,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要求全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统一认识,准确把握。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继续深化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再学习,再认识意义重大当前,为什么重提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我体会其现实性和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这一理论的基石。党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依据"理论基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与不足的重大论断,是对当代中国国情和发展基点最清醒的、最新的科学认识。通过认识和分析"总依据"的科学内涵、具体内容以及现实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总依据"理论。在"十三五"规划制定实施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总依据"理论,必须紧紧围绕着"总依据",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舞台。邓小平理论是在这一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所以 ,对国情的分析和判断 ,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关系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逐渐达到了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和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然而 ,实现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却是来之不易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充满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回顾、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有助于我们更加珍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牢牢把握这一…  相似文献   

5.
要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透彻了解中国国情;否则,就会陷入主观盲动、教条僵化、忽左忽右的误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以及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决策的出台,无不表明我党在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方面的进步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一错综复杂的事物,当前,人们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把握上,都还存在着一些朦胧的、似是而非的感觉。在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中,笔者理出几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商榷。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社会主义加初级阶段对此,党的十三大报告已有明确界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c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报告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重新强调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要深刻领会并牢牢把握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下面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其演进历程看,可以分为总体布局探索时期、总体布局形成时期和总体布局的拓展时期;从其形成的动因看,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特征的深刻把握,对新时代新要求的积极回应,推动了总体布局从形成、拓展到“五位一体”的确立;总体布局演进历程同时蕴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意义;而深刻把握“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则是总体布局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认识上的深化和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10.
董正平 《学术界》2005,1(4):30-36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新世纪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这意味着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内核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外在体现,是引领多元文化发展的先锋向导,是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思想灵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信念支柱,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指南,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演进的角度描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曾经的尴尬境遇,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十七大"报告所提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腾飞出现了历史的发展契机。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体育文化的需要;是重塑文化自尊,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体育的软实力的需要;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觉醒。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理应成为新时期体育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发挥她独具的教化功能和"和合"的人文精神是必须把握的精神实质,是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必须把握的基点。  相似文献   

13.
超越西方治理与走向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理理论兴起于西方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历史背景,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西方色彩,渗透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而且也面临着新的“治理困境”。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来看,治理与统治具有本质同一性,只是前者表面掩盖了统治职能而突出了管理职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概念,国家治理植根于中国国情与改革实践,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对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的主动回应,还是对政府、社会、市场关系的深刻反思与重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最新发展。对比中、西方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具有优越性,更具改革价值。要超越西方治理,必须牢牢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和当前诸多因素发展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篇章,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为根基,是凝聚中国人民共识的梦,是我国科学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从“中国梦”的内涵出发,它包含着梦想与现实的统一,历史与发展的统一,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的统一,阐述“中国梦”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深刻影响,从“中国梦”使人们坚定了追求理想的信念、化解了社会矛盾和支撑着民族长期发展三个方面论证“中国梦”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不同时期的演进,着重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国宪法的人权精神,更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总体而论,存在“复归论”和“超越论”两种观点。就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建设现代化的今天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超越或者复归来一概而论,既要看到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前后相继性,又要看到它们在具体内容上的历史继承性,更要看到两者所独具的个性。这样,才能全面看待历史问题,在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从邓小平的论述看,解放思想的规律包括:解放思想的根本价值导向是人的发展;解放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解放思想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和制度条件。解放思想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思想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原则;思想和人民利益相符合原则;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原则;创新原则;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原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主要是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破除“片面追求 GDP 习惯”、“集中权力习惯”、“绝对一元化习惯”、“行政主导社会习惯”和“人民利益抽象化习惯”,以新的思想解放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  相似文献   

18.
陈勇 《云梦学刊》2011,32(5):145-147
在对外文化传播当中,要想使国外公众真正认同中国文化,就必须使其深入了解中国的思想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和艺术文化层面。因此,必须打造以思想文化为主体,以物质文化和艺术文化为两翼的对外传播体系。同时,国外公众由中国文化引发的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现代文化决定的。因此,基于中国现代文化缺乏特色、创新乏力的现实,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9.
邓京力 《文史哲》2001,(3):15-25
从学术思潮角度来清理 1 949年以后的中国史学史是有相当合理性的。因为当一种学术倾向成为左右全局的“思潮”时 ,这种学术倾向事实上就具有了相当的意识形态属性 ,而脱离意识形态属性来谈论中国当代史学则会远离真相。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的中国史坛屈从于意识形态的控制 ,从 90年代开始 ,中国史学已基本上走出意识形态的笼罩 ,形成了多元化格局 :唯物史观派史学 ,西方式的社会科学化史学和所谓“国学”的复兴。这种三分天下的局面将会长期共存。中国史学要想融入世界史学主潮之中 ,必须加快学科整合的过程 ,抓紧调整现有的概念、范畴、术语。在目前背景下 ,《史学概论》课程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洞察力 ,特别是训练学生对自己置身其中的现今社会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20.
赵海瑞 《北方论丛》2015,(2):148-152
“经济新常态”一提出就引起了普遍关注,但只有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高度,才能看到这一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时代表达。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现实是历史的出发点,落脚到世俗世界的世俗结构和世俗存在,这就是“经济”这一现实之根;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现代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流变特质,“新”是对基于“人类发展历史时间空间坐标”之辩证思维方法的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成历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常态”是在“流变世界寻求确定性”之马克思独特“历史理性”方法的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地抓住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内核,并且进行时代化中国化通俗化的语言范式转换,因此,“经济新常态”由于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刻蕴含而高屋建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