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党的事业生生不息,似铁打的营房,而一把手似流水的兵。因为"流"所以就有了前任和后任。后任对前任的态度不仅影响个人的感情,也影响党的事业的兴衰。对于后任否定前任的做法,人们经常从道德品质的高度和政治品格的角度加以评判。其实,后任不否定前任是一种智慧。一、从团结角度考量,后任否定前任是失算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哪怕是无心的,只要后任发出否定前任的声音或信号,听到的针对前任的否定必然多于肯定。支持前任的人会因为你否定的态度而疏远你,  相似文献   

2.
近日,与一位做领导工作的朋友闲聊,他不无抱怨之意,认为自己做了许多工作,却不被人理解,甚至成了"受气包"。仔细想来,这实质上是涉及如何对待批评的问题。读了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对待批评的做法,深受教育。他曾说过:"对来自上头的批评,你要敢揽起来。对来自下级的批评,你要听下去,要当下级干部的‘出气筒’。"  相似文献   

3.
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你必须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领导原则。有些领导者把自己的价值观称为自己的“道德指针”。诺华制药的丹尼尔.魏思乐发现,“大多数人内心都有一个道德指针在告诉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强生公司前任主席兼CEO吉姆·伯克说:“如果没有一个道德指针,你的事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4.
俞雷  叶秉喜 《经理人》2003,(7):72-73
当你走进这个办公室时,所有的遗留问题都变成了你的责任。新任的销售经理往往很容易去抱怨前任的所谓遗留问题。当年我  相似文献   

5.
摹暴霎黝批评对事不对人”难在什么罄爵爵地方呢?依我之见在于批评的技巧。 好像让人难以理解,其实不然。想一想,在你身边或你身上,是不是常有事情本来好好的,但不知怎么就演变成了争吵,甚至反目,或者闹个不愉快。批评本来就不是件好事,如果你不注意批评的技巧,就很可能演变成你认为是“对事,,,被批评者则认为是“对人”。 专门针对人去的,就无所谓什么对事不对人了。如果真正的目的是对事,那么如何做到的呢?我的经验主要是4点: 第‘是注意语言技巧,尤其切记不要语气生硬,免得他认为就是冲他去的。当然,说什么话用什么语言因人而异。 第二是…  相似文献   

6.
问题76:某个机械厂计划从国外引进一条电视机生产线。该生产线技术先进,单 位产品的成本较低,但投资需求较大,而且市场上同类产品也较多,因而面临着强大 的竞争压力。是否应该引进这条生产线,厂领导班子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 部分人主张引进,其余的人则持否定态度。你若作为厂长将如何进行决策,试加以分 析。  相似文献   

7.
毕建强 《领导科学》2006,(19):48-49
部队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部队建设发展的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人云亦云地空喊落实,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观念。一、必须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坚持承前启后,防止陷入“重打锣鼓另开张”的误区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一种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和纠正,就是一提科学发展就否定过去,抹杀前任的成绩。这种现象,在刚刚上任的领导干部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特别是一些建设基础薄弱的单位领导,认为单位建设搞成这样的落后局面,都是前任决策失误、思路不清造成的,汇报工作时成绩都是现任的,问题都…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14,(11):76-79
正近日,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撰写的回忆录面世。在这本名为《责任:一个战时国防部长的回忆录》的书中,盖茨大爆猛料,从总统奥巴马本人,到副总统拜登,再到一众白宫幕僚,都没逃过他的批评,一时间搅得华盛顿政坛不得安宁。事实上,前任政府高官出书批评前上司或同僚的做法在美国已是司空见惯,那么政坛回忆录在华盛顿政治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又如何搅动美国政坛风云?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位上大放光芒,升到第一位时黯然失色。”这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时期的著名作家伏尔泰的名句。如今却又在某些新提升到主要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身上“应验”了。 “这项制度虽有缺陷,但这是前任领导制定的,我怎能‘下车伊始’,予以否定呢?”  相似文献   

10.
田梦 《领导文萃》2007,(1):155-155
问题142: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在《用人之道》一书中这样说:“决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表现或者批评哪个下属,也得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后。这叫‘先批评,再表扬’。”你若作为某一部门的领导,对此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待上级的批评,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人,能够虚心接受,"吃一堑,长一智",吸取教训,变压力为动力;有的人当面不说,背后不服,说三道四,以泄不快;有的人无视警示,你说你的,我行我的,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还有的人耿耿于怀,记恨在心,等待时机,寻求报复.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对待、理解并接受上级的批评呢?笔者以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领导,你有责任教会别人。前任美国防大学司令官佩里·史密斯少将说:“传授知识与做领导是密不可分的,一个领导必须愿意传授技术,分享洞察力和经验,并能与其他人密切  相似文献   

13.
谈笑论生死     
于丹 《领导文萃》2009,(5):133-137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 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正确地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14.
开玩笑     
当直言有可能被理解成刺耳的批评时,善意的玩笑会非常有效。开玩笑可以传递信息并减少惹恼受影响人的危险。下面的例子表明如何使用玩笑来影响一个爱拖拉的队员,使之更准时。队长:看来我是把你提交有关这个项目报告的日期搞错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是不要忘记领导出差前的交代。一般情况下,领导在出差之前对你交代的事情都是领导觉得不放心的事情,在领导出差期间,不管领导有没有时间看你的汇报,你都要用领导确定能看到的方式告诉他事情的进展情况。二是不要忘记领导批评之后的交代。领导批评你之后交代的事情,就是你需要注意或者需要改善的地方,要把这个作为你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并将结果及时地向领导汇报。  相似文献   

16.
五味集     
洪元觉 《领导文萃》2006,(4):103-103
财富如水——如果是一杯水,你可以喝下去;如果是一桶水,你可以搁在家里;但如果是一个池塘或一条河流,就要学会与人分享。批评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敌人,明天的朋友;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敌人。但恶人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所以也无所谓朋友不朋友的。交流不一定都是有目的、有指向的,如果一切都经过计算,那就不是交流,而是交易。听绵羊对狮子谈宽容,我觉得很可笑;听狮子对绵羊谈宽容,我就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竭力想在语言上战胜你,在理论上驳倒你,那不过说明他在现实中已经输得很惨了。五味集@洪元觉  相似文献   

17.
某县委书记从一地调往另一地任职,临行前,与他的秘书谈心。他对秘书说;“你为人诚实,干事地道,是一个好人,但你不是一个好秘书。”秘书感到愕然,因为他觉得多年来自己始终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书记继续说:“你跟着我也有好些年了,但你没对我提出过一条建议,对我的要求也没提出过一次否定,每次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是好好好是是是行行行,你说你能算是一个好秘书吗?”秘书无言以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来说是颇有启发意义的。秘书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简单地说,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一般…  相似文献   

18.
刘澜 《领导文萃》2009,(14):112-114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身兼上司和下属两个角色的绝大多数经理人来说,有两个决策至关重要:一,我应该做怎样的上司?二,我应该做怎样的下属?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美时,在华盛顿记者俱乐部演讲。翻译传来一个问题:“今天你谈到你的前任斯大林的邪恶统治。你当时是他的亲密助手和同事,你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19.
我根据自已参与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来构造比较合理的命题的否定.首先我们要理解好命题否定"非"的认识."非"命题是对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一个命题p经过使用逻辑联结词"非",就构成一个复合命题"非p"(记作.(∟) P")称为命题的否定.  相似文献   

20.
一般而言,继任领导到职后,继任者为了尽快的理清思路,开展工作,都要对其前任做一番“点评”。这种“点评”从继任者力图贯彻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来说,是一种客观的现实需要,它不是可为或不可为,而是必须为之。这种“点评”既是继任者为自己开展工作所做的必要舆论铺垫,也是继任者对前任的一种整体性认识和综合性评价,它的根本目的有二个:其一,总结前任经验,为我所用;其二,指出前任不足,为我所戒。继任者如何评价前任至关重要。笔者以为继任者“点评”好前任必须把握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