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石凌鹤于1932年起撰写、导演了大量形式丰富、内容饱满的戏剧,并对民间地方小戏和中国古典戏曲进行了贴合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的改编。通过对石凌鹤抗战时期的戏剧创作进行研究,整体把握分析他的戏剧观念与具体实践,并以此透视抗战戏剧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女性主义戏剧批评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动向,即对被认定为女性主义的戏剧进行重估。重估女性主义戏剧,主要是从三个层面展开的:一是对被主流文化认同的女性主义戏剧作品进行重估,检视它是否与女性主义戏剧观念相一致;二是对被认定为是女性主义戏剧的作品进行重估,检视它是否能成为“一个女性主义事件”;三是对女性主义戏剧批评进行重估,检视它是否运用了女性主义戏剧理论和方法来观察戏剧历史、戏剧创作、戏剧文本、戏剧表演、戏剧体制和戏剧团体等问题或现象。  相似文献   

3.
电影批评家贾霁的文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的戏剧活动、“十七年”的电影批评与创作以及新时期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贾霁形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又因其对《武训传》的批判而得到强化。新时期,贾霁跳出国家理论的批评视野,反思电影作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他的文艺思想折射了时代主流价值和文艺思想的光谱。需要结合具体时代语境和对当下问题的回应之双重历史视角来确定贾霁文艺思想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古希腊至德国古典美学中的戏剧人物理论作了系统考察,着重对其中关于人物在戏剧诸要素中的地位、人物的创作原则和人物塑造的心理规律三个问题以及对今日戏剧创作的借鉴意义作了述评。认为欧洲古代戏剧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情节第一向性格第一转变的发展历程;在人物塑造原则上,也经历了一个由神到人,由帝王贵族到平民百姓的发展过程,这表现了戏剧理论的进步与革新。在欧洲古代戏剧理论中已有不少内容涉及了人物塑造的心理规律,其中关于角色体验的论述尤其值得重视,对我们今天的戏剧创作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洪深是我校解放前著名的进步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其戏剧创作和批评的成就非常突出。本文从分析洪深世界观形成的文化探源入手,着重对他的戏剧创作和批评的时代环境,以及异域文化的影响作了剖析。作者为中文系1984届毕业生,不幸殒命于1990年的一次“空难”,发表此文,以志悼念之意。  相似文献   

6.
戏剧艺术是一个民族、国家精神生活最直接、最生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然而有着悠久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 ,却不断地遭遇戏剧“困境”、“危机”、“出路”等问题的困扰。不管是剧目创作、舞台演出 ,还是理论批评 ,人们都强烈地意识到一个似乎不可逆转的态势的迫近 ,那就是作为曾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文艺样式的戏剧 ,正在逐渐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变迁的主潮中“淡出” ,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了。置身于这样的大背景 ,从事戏剧研究、戏剧批评 ,特别是戏剧现状的批评与研究 ,就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而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7.
"静止戏剧"理论是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提出的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理论.与梅特林克同时代的俄罗斯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运用与发展,开了现代派戏剧的先河,并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契诃夫戏剧的情节、进程、动作、语言几个方面去分析"静止戏剧"理论在契诃夫戏剧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九十年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女权主义批评体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批评的视域相对缩小,基本上集中于女性文学;二是从西方现代多元化理论的运用上寻求突破。究其成因在于时代、社会、文学及批评多方面的友展以及创作和批评主体构成的变化。女权主义批评因此进入了一个迥异于八十年代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论朱权的戏曲创作与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朱权的戏曲创作和理论作了较全面的描述和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新见。第一部分评析其戏曲创作,认为其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创作宗主儒家观念,后期创作弘扬道家教义,但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现存《卓文君私奔相如》和《冲漠子》既分别代表了前后期不同的创作取向,在思想与艺术上也各具有一定价值。第三部分审视其《太和正音谱》,认为它在中国戏剧学史上的贡献有四:一是戏曲观念的鼎新,二是理论范畴的创设,三是系统批评的展开,四是理论形态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陈铨抗战时期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创作小说和剧本、倡导“民族文学运动”闻名的川籍作家陈铨,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树一帜的一位文学批评家。陈铨的文学批评活动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其独特意义在于对文化式批评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将其引入到文学批评的实践中,拓展了文学批评的领域,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民族的苦难、留德的背景使陈铨在进行文化式批评时特别推崇“提高鼓舞生命力量”的“盛世文学”。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五四时期是郭沫若创作的第一个高涨期,以诗集《女神》为代表,那么,抗战时期则是郭沫若创作的第二个高涨期,以六部历史剧为标志。特别是历史剧《屈原》,更是郭沫若史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胡风以“主观战斗精神”为理论武器,批评抗战时期文学创作里广泛存在的“类型”化倾向,提出以“熔铸”为艺术手段,实现典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有利于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深化和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Drama",我国最早称之为"新剧"(文明戏),直至一九二八年才被正式表述为"话剧".第一个为"新剧"正名的,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洪深,在我国现代戏剧领域里曾经付出过巨大的劳动,无论在剧作、表导演理论和批评诸方面,都有过不可忽视的建树.早在二十年代后期,已被时人誉为"戏剧界最有权威的".他的剧作成就已经得到人们相当的关注,但他的戏剧批评却至今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洪深曾经是三十年代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戏剧批评仅是他整个戏剧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剧理论在抗战初期获得了发展,形成了基本的框架体系。这是以1938年创刊的《抗战日报.戏剧与电影》为前锋的。理论工作者从抗战宣传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出发提倡广播剧,以较为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眼光,对广播剧文学自身的特征、创作规律和演播技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批评,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推进了中国广播剧理论的建构,促进了中国广播剧事业的发展。但从整体上说还不完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戏剧作家在进行戏剧创作时,喜欢将自己的理论观点写入剧本中,由此形成了剧中论曲这种独特的戏剧评论形式,它不仅深化了古典戏剧的编剧理论,而且在批评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扩展。但是,这种评论形式一直以来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尝试收集、梳理这些散见于戏剧作品中的理论观点,挖掘其中所涉及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吴兴华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早慧诗人。可惜身逢乱世,抗战时期身在沦陷的北平,以后又经历国共内战;50年代因应时代转变,作品产出变少,60年代中期英年早逝;然而他却留下非常有份量的作品,后人初步整理成五卷,其创作、翻译以及评论,都非常值得研究。吴兴华早年在《新诗》与《文学年报》发表有关现代诗选本与《唐诗别裁》的评论,显示出开阔的视野与深刻独到的眼光。1941年提交大学毕业论文《现代西方批评方法在中国诗学研究中的运用》,借用英国剑桥批评学派蒂尔雅德《诗之直与曲》的理论,并作出调整修正,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成绩亮眼;更是下一阶段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的突出之点即是"腰斩<水浒>".金圣叹继承了明代李黄的批评传统,把通俗性小说、戏剧与高雅的诗文相提并论,甚至认为小说、戏剧比诗文具有更高价值.他还提出了"因文运事"、…三境'说"、"个性化"、"澄怀格物"与"因缘生法"等小说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刻上了种族、阶级、性别和身份的烙印。同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一样,黑人戏剧作品也把身份认同、种族主义、边缘化作为创作主题。本文根据西方后学批评理论对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进行尝试性解读,分析了黑人女性戏剧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戏剧大师曹禺于1978年在纪念易卜生诞生150周年时说:“我从事戏剧工作已数十年,我开始对戏剧及戏剧创作产生的志趣、感情,应该说,是受了易卜生不小的影响。中学时代,我就读遍了易卜生的剧作。我为他的剧作谨严的结构,朴素而精练的语言,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发出的锐利的疑问所吸引。” 1980年,曹禺在一次电视讲话中说:“我是易卜生的崇拜者。”  相似文献   

20.
茅盾现实主义理论,是同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茅盾的批评,起于“五四”时期,经过二、三十年代,抗战时期,以及解放后,计六十余年,他根据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文艺创作出现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深刻、持久的批评斗争。表现出茅盾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过人胆略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