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余文凯 《科学发展》2016,(11):102-112
上海应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建设世界级全球城市为目标导向,打造 “智能发达、创新活跃、生态宜居、和谐包容”的智慧城市:实施“网络空间强国战略”,持续提升形成全球网络与信息枢纽;深化“四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全球资源战略配置能力;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上海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与领导力;加速“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激发上海产业与市场活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治理、服务能级;凝练城市文化,抢占“中国文化”输出战略高地;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全球门户.  相似文献   

2.
月薪与恐慌     
日前,一份“月薪”调查引发网友关注。调查内容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数据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  相似文献   

3.
到2005年,上海的博物馆将从现在的近70家增加到100家,增量部分主要为新发展的行业博物馆。在过去的100年中,上海的城市发展是非常辉煌的,近代工业、现代意义上的各行各业都能找到历史的印记,所以今天从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宏扬城市精神出发来发展城市博物馆,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肖林 《科学发展》2016,(2):5-11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是全球城市理论在城市演变中的必然体现,同时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城市的实践也将深化发展全球城市理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全球城市建设样本,将促进全球城市相关研究.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拓展了全球城市理论研究的动态视角,将有效回答“一个城市是怎样成为全球城市”的问题.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将进一步充实全球城市体系理论研究.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在突出城市经济、文化、创新等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城市发展共享、协调等理念,不断强调宜居、生态、包容、治理等城市功能,这将使全球城市功能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建设全球城市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来源。伴随着城市硬实力上升到一定水平,城市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城市软实力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也在部分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与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展望未来30年,上海要成为比肩纽约、伦敦的全球城市,必须塑造国际领先的城市软实力,更要依托城市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为此,要注重和加强城市软实力的建设,从多方面做起,持续提升上海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把握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环境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围绕“未来30年上海发展的国际环境与上海全球城市功能建设”“未来30年世界城市体系及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与上海的地位和作用”等议题开展讨论,从理论高度分析了未来30年上海发展可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剖析了未来上海打造“全球城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功能承载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演进的新阶段和新形态,而城市本身的发展战略规划是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依据。本文分析了智慧城市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内涵特征,跟踪分析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实践历程,通过对比分析纽约和伦敦两大顶级全球城市近年来的城市战略规划及其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分析提取了相应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并结合上海的卓越全球城市战略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提出了上海卓越全球城市智慧化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未来30年上海应该是世界性、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城市未来发展愿景的战略研究,要有一定的依据和维度。展望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的依据,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国际环境变化、国内环境变化、国家战略和上海自身条件。确定上海城市发展愿景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城市类型、城市属性、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9.
张可 《城市》2010,(9):30-33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天津、高雄、大连、青岛。该报告采用科学的综合权重指标,从中国2009年近300个城市的样本数据中得出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  相似文献   

10.
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路标。在新的历史阶段,上海期待通过战略研究来探索方向、统一思想、明晰思路。未来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型要顺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潮流,要追寻城市功能演变的客观规律,要依据上海城市禀赋的独特因素,树立系统的观点、智慧的观点、可持续的观点和开放引领的观点,依托长三角区域建设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共生的世界性全球城市,用系统的观点来看上海未来全球城市的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1.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是构建新时代城市生命共同体、形成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级形态的关键举措。上海应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通过构筑生态基底、落实人本理念、加快产业转型、深化社会治理等方式,推动实现产城融合、职住融合、城乡融合,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构建“人、城、境、业、制”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新范式,以系统的生态发展观引领上海城市发展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9月24日《解放日报》报道,昨天,同济大学发布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数据令人意外:以往在各类城市排名中始终领先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归类为“欠可持续发展”城市。这一结果源自全新的城市发展评估模型,课题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加重生态、社会发展权重,打造一把丈量城市的“新尺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转型以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之后以上海M5040意园的产业空间转化为例,剖析了城市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空间规划另类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在建设全球城市过程中,需向世人呈现一个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国际形象.为此,应建立强力而高效的城市形象推广机构,协同开展城市营销;加强城市国际交流能力建设;遴选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度挖掘核心吸引力,激发城市创意活力;推进多元文化建设,提升社区精神品级与融合能力;吸引国际机构落户上海,聚合高端要素;拓展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市亲和力和感受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创造绿色健康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5.
陈龙江  张昱  王燕 《城市观察》2014,(1):188-192
为探索在新型城市化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16日至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代表相聚上海,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出席妇女与城市发展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五周年论坛,用性别观点审视城市发展,交流信息、分享经验,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2009,(4):79-79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香港在多个竞争力排行中榜均名列榜首.力压北京和上海.继续在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榜单上排名首位。  相似文献   

18.
蒋媛媛  黄敏 《城市观察》2018,(1):116-123,144
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的城市定位已经发生变化: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204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围绕瞄准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结合上海优势和国家战略功能导向,实现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促进上海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形成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经济结构和软硬实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最大的城市代表。目前,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香港和广州,广州是唯一的省会城市。可以相信,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20.
上海和纽约是世界的两大经济中心。两座城市各具独特的城市魅力,也有着不少共同点。如均以港兴市,是所在国家的首位城市和具有世界主义导向的大都市。然而两者的差异也十分显著,纽约是一座全球城市,而目前的上海仍只是区域性国际都市。与纽约相似,上海也正在经历由制造业为核心的港口城市,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驱动力的创意之城的转化。纽约与上海一样,面临拥堵、污染、医疗费用增长等问题。纽约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不同的意见都能得到尊重,即所谓宽容和多元化的社会,从而有利于创造力的迸发。作为后起之秀的上海,正以其摩天大楼、蓬勃的金融市场、迅速国际化,以及越来越快的速度追赶纽约等全球城市。需要指出的是,城市的真正发展之路在于城市复兴,必须将城市的生产率置于思考的核心,保持和延续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全球城市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上海可与纽约一道互相学习,从而构建一场可以共赢的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