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英国政治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保守党和工党在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外交防务等一系列重大国事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长达30多年“共识政治”的局面。共识政治是战后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着重探讨战后英国保守党政策革新与共识政治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70年代中期 ,英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保守党和工党在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外交防务等一系列重大国事问题上达成共识 ,形成长达 30多年的“共识政治”的局面。共识政治是战后英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本文着重探讨战后英国保守党政策革新与共识政治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体改委”存在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最快的时期。“体改委”撤销后,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停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重新形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改革有了强大的推动者。新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可以借鉴当年“体改委”时期的经验教训,破除部门利益,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全面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4.
论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和“彻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近代史的研究中有一种习惯的说法,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保守”的,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是“彻底”的。衡量“保守”和“彻底”的标准,当然应该看这两个革命摧毁封建主义的程度,也就是说要看它们究竟对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仔细研究一下,那末就可以看到,在“保守”的英国革命之后,英国获得了政治上的稳定,经济上的迅速发展,一度曾有“世界工场”之称。而在“彻底”的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在政治上长期动荡不安,经济上则始终落在英国的后面,最后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超过,屈居世界第四位。由此看来,对这两次革命完全有必要重新作一番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患难的经历使得英国保守党与工党双方领导人逐渐接近,在英国战后的新形势下达成了政治共识,形成了英国的共识政治。政党在福利国家方面的共识,是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的最重要方面,各政党采取比较接近的福利政策,形成了政策趋同和福利共识。福利共识进一步促成了英国福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1972年体制”是中日两国政府就台湾、历史等重要问题所达成的共识体系,是维系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根本制度基础。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日本国民、学界及政界中的“1972年体制”共识认同感日益削弱,小泉政府对该共识的公然践踏则直接导致两国关系跌至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安倍政府执政以后,在“1972年体制”共识上推行“软硬兼施”为特点的“暧昧”回避路线,中日政治关系初步得到了改善。东亚地区中日“两强并立”的结构性战略矛盾是导致日本“1972年体制”共识认同感日益削弱的根本原因,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政治共识具有多重蕴涵,具有凝聚人心、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等作用.政治共识的基础在于相互依存的利益构架、合法的政治统治、多元的社会结构以及共同的价值关涉.政治共识是可以培育的,一定国家可通过发展协商民主,培育公民社会和培养公民精神,建立社会共识形成的良性机制以及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来促成政治共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大陆政策的内涵是政治上主张“不统、不独、不武”,对两岸关系的定位是“九二共识”框架下的“一中各表”,并以此作为两岸谈判的政治基础;经贸上主张构建两岸共同市场,以奠定两岸经济共同体;同时,主张加强两岸民间教育、文化交流等,该大陆政策有助于两岸和解稳定与发展。马英九大陆政策的实施,也将受到美国、日本和民进党以及岛内“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牵制,同时,马英九所标榜的“民主”、“人权”理念,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变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不但改变了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也改变了海峡两岸的政治对立轴.国民党台湾当局的“本土化”、“民主化”政治转型,带来台湾主体意识的喷发和台独政党的乘势崛起.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被否定,“统独对立”取代“法统之争”成为双方政治斗争的焦点.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回归“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不过,台湾当局刻意突出“共识”分歧的做法,使两岸政治互信的积累受到干扰.两岸关系要持续稳定前行,需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更进一步,面向和平统一之未来,构筑“一中共表”的政治框架.  相似文献   

10.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粉碎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美国的革命带来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却没有带来经济上的独立”。只有在1812—1814年“第二次独立战争”以后,美国才真正步入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和工业化的道路。本文旨在探讨“第二次独立战争”与美国经济独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美国经济独立的历史轨迹,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第二次独立战争”从1812年6月开始,到1814年12月结束,英美双方在海上、加拿大边境、墨西哥湾以及大西洋沿岸,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互有胜负。1814年12月24日,英美签订《根特和约》,英国再次承认美国独立。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经过短暂的繁荣之后,陷入困境。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厌讼主义”有必然的联系。本文认为,“厌诉主义”的形成是历史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目前仍存在着“厌讼主义”形成的原因,这是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不能正确对待行政诉讼的观念基础,因此,为了行政诉讼的健康发展,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打碎稳定封闭的农业经济,破除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形成权利本位的政治结构,变革和法交融的意识形态和法刑合一的司法观念,消除“厌讼主义”的根源,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当今,农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十分重视农业。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指出:“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关系十一亿人民的生活和国家安危的关键所在,要在全党、全国形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持农业、齐心协力把农业搞上去的热潮,确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支援农业、科技兴农是高校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3.
香港被英国殖民者管治了150多年。其间1941年至1945年,香港被日军占领。战后至今,香港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及信息中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独领风骚数十年,被称为“世界奇迹”。同时,这个奇迹又是发人深思的谜…… 首要奥秘在香港自身 香港自然资源贫乏,何能富甲一方?香港“弹丸之地”能量怎如此巨大?香港长期受制于英国“殖民”统治,但却是当今“自由经济的沃土”;香港市场竞争剧烈,但却容易赚钱。这是现代史值得研究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大学孟广林教授与英国约克大学M.阿莫诺教授就如何研究中世纪英国宪政史进行了学术对话,在不少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应当肯定斯塔布斯及其“牛津学派”的杰出学术贡献,但也须克服其“宪政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要重视依据“政治社会”这一新概念,来深化对政治群体与政治冲突的研究;“王在法下”的确是当时流行的政治观念,但国王是否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则是由王权与王国政治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所谓的“兰加斯特宪政主义”并不存在;在这一研究领域,新历史主义、中西历史比较等新方法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任何政权条件下的行政区划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表现,是为当时的统治集团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提供组织保障的空间格局。古代中国政治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对大一统政治结构的持续追求,正是这一追求导致了其政治统治区域内多元性的存在。“因俗而治”型政区的存在、发展和演变,为“政治一体”与“社会多元”的互动提供了空间构架,也使“一体”与“多元”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实际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IPCC代表的气候科学共识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气候政治的科学基础,对国际气候变化的政治和经济谈判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科学共识的起源和形成是科学、政治、环境运动和媒体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在气候科学共同体内自发形成的。IPCC成立之后,每一次IPCC报告被广泛认为是气候科学共识的代表,但是,IPCC代表的所谓气候科学共识实际上是科学因素和政治因素之间、甚至是政治因素之间斗争、平衡或妥协的结果,其本质是政治共识,而非真正的科学共识。我们既要认识到IPCC气候变化共识的"非科学性"会阻碍气候科学的发展,也要认识到IPCC气候变化共识的政治性对我国气候政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发展的组织依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这是由农村在我国的地位决定的。“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这一强烈的共识促使政府部门和大批理论工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各个角度对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本文则从组织因素着眼,探究促进农村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政治系统”到“找回国家”、从“单一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从“宪法工程学”到“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转向。为了给非西方国家“接榫、吸纳、转化乃至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应秉持一种兼具整全性和规范性的多元现代性论说——其中,整全性和规范性分别确保了多元现代性的民族性特色和现代性底色。与此相适应的“民主社会学”主张:把政治秩序的社会情境依赖与社会共识基础结合起来,把握现代政治秩序的建构;把民主秩序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文化条件相结合,把握现代民主秩序的运行。由此,现代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国家建设、民主建构、社会正义和社会团结等四大基本议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组部命名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潞城市的老干部工作十几年来一直走在山西省的前列,新上任一年多的市委书记牛来有更是把老干部工作提到高度,引向深处,在原先高起点上又创出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对于老干部工作,牛来有自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老干部工作虽然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他总结出一套老干部工作和政治、经济工作的内在规律,即做好老干部工作,就能赢得老干部的支持;有了老干部的支持,就能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自然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为落实老干部政策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能更好地提高老干部的待遇。他的观点在市领导一班人中达成共识,从而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形成了一个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光荣革命”后英国贵族集团是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当时欧洲诸国封建主义贵族群体相比,具有若干特征:一,就规模而言,英国贵族集团人数始终甚少,增加缓慢;二,从阶级面貌和经济属性来看,他们是一批带有封建主义残余的资产阶级大地产者,长期占有大量地产,并稳居社会财富占有的顶层;三,政治上长期控制国家权力,始终未遇到革命力量的猛烈冲击。形成近代英国贵族上述特征的原因是复杂的:君主立宪制下的爵位恩赐制、长子继承制和贵族互相通婚,有助于保持贵族集团的稳定性;“光荣革命”后贵族财产等级制、长子继承制,以及贵族阶级的资本主义化,是造成其特征的社会经济条件;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逐渐形成的对资本主义民主法制的适应性,有助于英国贵族长期把持政权而不受到革命力量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