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人性小庙或展示美好的人性,是现代苗族作家沈从文为自己所设定的文学目标。而在沈从文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或人性美不仅具有独特的内涵,而且广泛在性爱与人性、道德与人性、社会与人性等多重层面上得到展开,具有多方面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物叙事”通过与动物相关的叙事,加深对社会、人性、精神文化等更深层面上的探求。王祥夫的小说运用“动物之镜”,呈现人与动物的生存状态,观照复杂多变的人性,映现传统自然家园的衰落。无论是对生命存在价值及意义的探讨,还是对复杂人性的探究,或是对生态问题的关注,都传达了浓厚的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从而使作品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3.
通常意义上的人性中的理性、道德以及社会性等层面的丰富内容,在后现代作品的人物形象中消失了.后现代"人"的终结以及人性的异化有其社会与文学传统方面的原因,而当代哲学中的后人道主义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生悲剧是在人性与社会性的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因为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性悲剧与社会悲剧两类。本文着重探讨金庸作品中人性悲剧的产生根源、表现形态及其包涵的文化意蕴,并评述金庸为人生苦难指出的解脱之道。  相似文献   

5.
《青狐》属于王蒙的沉思之作 ,是一部具有多重内涵可以做多层面解读的作品 ,既是一种现实叙事 ,也是一种历史叙事 ,同时还是一种欲望叙事。在这部作品中 ,王蒙对历史、人性、革命等宏大命题作出了新的思考、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爱摩福斯特的作品所关注的不是国家或者政治,而是在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是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探索,对人价值人性的完美的追求,本文在以福氏小说中众多的死亡意象为切入点,通过对由感官及精神等层面上所表达出的死亡意象的分析,阐述了福斯特的创作主旨与死亡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人性真理的思考是贯穿波特所有作品的一个主题,多层次多角度揭示波特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是本文的核心。选取波特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无知的人对邪恶的推动,模糊的父母之爱等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挖掘出波特对人类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也为现代人正确理解人性弱点从而改善人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沈从文作品中乡情与理性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的乡土文学中,沈从文以其清新独特的湘西作品著称于文坛.他的作品在浓浓的乡情中糅合了理性的思索,在道德情感与文化理性两个层面上表达了他对民族与人性的思考,从中隐现出他对历史长河未来流向的理想主义憧憬,让读者对那个特殊的时代有着既感性又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与孙犁以往作品相比,《铁木前传》具有内涵的多义性和人物的复杂性。在对《铁木前传》回望中,可以获得时代、人性和无意识三个层面的解读。时代的解读为常见的表层阐释,人性和无意识层面的解读,却是揭示作品深刻内涵的纵深挖掘。通过回望与解读,《铁木前传》在孙犁一生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地位更加明晰,它是作家不断进行文学探索而造就的现实主义杰作,既为前期创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又为晚年的变法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显现了作家在探索中创作风格的滞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首先指出其创作中明显的自恋自审倾向,然后在此基础上具体从三个层面切入,分析探讨了张爱玲作品对特定历史时代和文化困境中普遍人生的悲剧性理解,认为其形式本体独具审美内涵,其生命意识独具文化意味,并已达到了历史、人性、哲学等方面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唐人小说中描写人神婚恋的作品较之魏晋志怪小说中的同类题材有了长足进展,具有了小说艺术的特有魅力,给读者以独特的美感。其艺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达到了神性与人性的辩证统一。小说神性其表、人性其里的总体特征,具体表现在各个层面:从感情层面说是浓情蜜意,动人心弦;在人物美学上是内外兼顾,品貌双全;其婚恋结局呈现出人神道殊、黯然别离的悲剧美。由此透视士人的文化心态则是希冀超越现实束缚,满足婚恋的理想愿望。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性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包括道德与人性的关系、人性与物性的关系、人性与生命的关系、性与情的关系。庄子人性论的范围集中在真与美的层面。真与美具有贯通性。真是美的基础 ,美是人性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是对当下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性的层面切入,对中英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两位作家郁达夫与劳伦斯进行平行比较,通过对他们作品中大量震撼人心的性描写的分析来探讨两位作家的性心理、性文化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异质郁这夫暴露式的、否定式的、道德自责式的抒写;劳伦斯抒情性的、肯定性的、诗意的抒写.由此挖掘中西方不同人文传统和背景下的人性景观.在人文主义氛围中的西方人性的张扬与勃发;背负着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国人性的克制与阻遏.从而触及一个被封建性和现代救亡所强行延期的中国人文主义兴起并发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韩国电视剧<人鱼小姐>讲述了发生在现代人身边的故事,诉说了"人性"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论文通过分析作品对人性美与丑、善与恶的揭示,"显善昭恶"、"抑恶扬善",探索韩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并试图通过分析作品对善良人性的讴歌,对人性丑恶的鞭挞;对主人公与苦难抗争精神的叙写,对人间真情的渲染,以及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倡导等,展现带有浓厚儒家思想烙印的东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思想意识相融合的当代韩国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七角楼》创作于1851年,是纳撒尼尔·霍桑最长的一部罗曼司,也是作家本人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在英美文学批评界享有盛誉。但从目前国内外叙事学层面的研究成果来看,和《红字》相比相差甚远。细读《七角楼》发现,通过采用叙述插话、直接引语、多元人称叙述等叙事策略,以及通过关键词语的重复、关键段落的重复和特定修辞意象的重复等修辞策略,作品展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人性、人生的独特思考,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同时,对塑造人物形象、增强叙事效果、深化作品主题、激发阅读兴趣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张抗抗的知青文学创作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青题材贯穿了张抗抗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她以其不断深入的人性反思,直面知青那一代人起伏动荡的心灵的复杂层面,从而使她的作品具备了直逼人性底层的深度。她的这种持续写作也从侧面说明了知青题材仍然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和线索,许多知青运动所引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与主题之一,也是文学的永恒魅力所在。爱情文学和文学中的爱情描写在本能与人性、人性与神性的交叉地带,真实细腻地呈现了人类可能具有的性与爱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心理、社会元素纠葛冲突的状态,进而思考人类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可能具有的关联方式和跃迁潜能,因此,在塑造人性、创造人们对可能生活的想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明进入工业社会以后 ,人性成为作家极力探索的领域。他们从文明缺撼的角度 ,在不同层次上揭示和批判了西方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人性的邪恶在毛姆的作品中描写的最多 ,因此而遭到了冷遇。同时 ,毛姆在其作品中为西方人提供了拯救自我 ,拯救人性的处方。本文通过分析毛姆的三部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中主人公的人生历程 ,寻找毛姆的人生态度以及其独特的人性探索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视角看待霍桑的人性观,同时结合"广义人性观"与"狭义人性观"去探析霍桑作品及本人思想中的人性观的冲突、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文颖的几部代表性作品如《迷花园》、《重瞳》、《浮生》等的写作远离当下的时髦喧闹 ,执着于对爱情、人性、心灵等古老题材的孜孜探求 ,通过探究古老的爱情命题来透视人性深处的种种隐秘。同时 ,朱文颖作品以古典气息和婉约之美为特征的整体格调的形成 ,保证了她在同类题材中独树一帜。这个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如下三个方面 :意象的使用、感觉化抒写、对生活质感的把握及其与苏州古城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