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时期,有一些地方,对特定的事件,有人说“好得很”,有人说“好个屁”,前者自称“好派”,后者便自称“屁派”了。 我从今年7月9日北京一家日报上得知,某市国税局领导跟下属工作人员签订了“廉洁勤政合同”,当即叫好,可接着看下去,论者  相似文献   

2.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语。“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而,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却将二者紧紧连在了一起。一位资深教授去某高校演讲,其间穿插了这样一段互动式的交流对话。教授说:“有甲、乙两邻居,相交笃深,但为一事却闹得不可开交。甲老屋新近翻建,无意间  相似文献   

3.
寓言三则     
高高的位置羊站在高高的房顶上,下面走过一匹狼。羊对狼破口大骂。狼却这样说:“别自以为你很勇敢。骂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在的高高的位置。”(佚名)平等一个侏儒对巨人说:“我和你有同等的权利。”巨人答道:“朋友选这一点儿不错;但是,你穿我的鞋就不能走路。”(裴斯泰洛齐)母兔和母狮从前有一只母兔从一只母狮身边走过,说:“我一年生很多娃娃,而你一辈子却只生一个或者一对。”母狮就对她说:“那是真的,虽然我只能生一个,但我生的是狮子。”(洛克曼)寓言三则  相似文献   

4.
陈玉龙  君凌 《领导科学》2006,(11):54-56
一、夜半惊魂电话是半夜打来的,铃声一声紧接着一声,在寒冬的深夜里异常刺耳,宛若一个垂死挣扎的人发出的绝望呼救,把睡梦中的金沙乡政府办公室秘书张义宁吓了一跳。张义宁迷迷糊糊披衣下床,拿起话筒,没好气地问:谁啊?张秘书吧!是我!小周!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而沙哑。我说小周啊,你晓得现在是几点吗,你以为是你那边的夜生活啊,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说?小周是陪同乡长陆伟去南方某市考察的。某市有一家化工厂准备与金沙乡合作办一个分厂,陆伟受命前去考察。小周气急败坏地说:陆乡长不见了!张义宁“激灵”一下,脑袋里“嗡嗡”直响,迷糊劲儿全没了:…  相似文献   

5.
李云飞 《决策》2014,(1):88-88
不久前,中部某市对所辖区县的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微调,其中一位身任政府常务副县长的80后得到升迁。有人认为这是他沾了年轻化的光,还有人认为他是有背景:我则认为,他是懂得有权“不”用。  相似文献   

6.
置之死地     
“善于带领军队的人,就像率然一样。”要了解孙子这句话,必先明白什么叫“率然”?若字典上有“率然”一辞,则其解释不外乎是动作快速、一下子到来之意。这一辞原本当副词用,但在孙子兵法书中,却首先将它变为名词使用。孙子说:“率然”者,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 商品大潮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景观。在酒楼歌厅纷纷林立闹市之时,专家门诊也不甘寂寞,一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都市的大街小巷。 据某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800多家医疗机构中,有700多家挂起了“专家门诊”、“中医世家××候诊”、“杏林一绝××出山”之类的招牌。 然而,当我们揭开专家门诊这热闹的面纱,看到其现状和无序的市场管理时,却不能不惊呼:专家门诊,你怎么啦?  相似文献   

8.
批示治国     
10年前,南方某市陷入严重混乱,黑社会蜂起,团伙间火拼,日日夜夜打过来杀过去。该市“威名”远播,使外地人谈之色变。然而据“有关部门”说,这叫  相似文献   

9.
“不像话”与“不听话”——农村干群关系冲突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小平 《领导广角》2000,(10):28-30
一些地方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而某些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拖欠税费,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双方就坐不到一块去了。  相似文献   

10.
<正> 我想讲讲说真话,这件令人不容置疑却又常常难以做到的事情。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组织谎言”——例如当发现别人失职或举止不当时的姑息迁就,当计划达不到目标时对自身责任的矢口否认。与此相反的状况则是,从高层开始的完全的、公开的诚实和说真话。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13,(23):137-137
燕窝,很多人吃过,但却没真正了解过。“出生东南亚,成长在中国”,说的是燕窝的独特身世;“皇室御用,贵族推崇”,则概括了燕窝的高贵血统。  相似文献   

12.
曹林 《决策导刊》2010,(2):13-13
继去年某省出资培训“民企二代”之后.近日某市又传出政府“出资补贴培训民企二代”的消息——设立专门学院.又有高额补贴。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面对“民企二代”成长问题,广东顺德市政府没有直接介入和补贴。而是由行业协会去做。他们说:政府出资培训没必要也做不到。政府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如提供好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多规合一:规划“打架”的规避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北某市住建委主任最近很是烦恼:“我们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求必须有植物园,从立项到选址,到现在施工图都做好了,开始准备招标,结果国土部门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不允许,项目只能中止,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面对《决策》记者,他大倒苦水.  相似文献   

14.
专家解读     
<正> 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 在最近召开的“第六届北大光 华新年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提 醒说。中国经济有一个特点,就是抗 寒能力较小,抗热能力较大,即“怕 冷不怕热”。如果中国经济太冷了, 马上就要出问题,通货紧缩的日子 是很难过的。他称。经济过热当然不好。但热一点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经济过冷则让人担心,因为中国经济刹车容易启动难。经济刹车是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启动却不是靠政府的。 (陈中仁)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部《新课标》的召唤下,目前的音乐教学改革可谓是如火如荼。新教材、新教法培训,赛课、说课、研究课,还钉铺天盖地的论文、教案评选……搞教学改革肯定是好的,但笔者在某市的《新教材新教法培训会》和《重点中学赛课》中所见的一些“改革课”却让人不知所措——为动而动,忘了所授何课《新课标》要求淡化知识淡化技能,注重学对音乐感受与体验,因此强调学生的参与。这个“参与”在这里被明确为让  相似文献   

16.
欺上瞒下     
《领导文萃》2006,(3):167-167
《歧路灯》里,有个仓房老吏说到“欺上瞒下”还有“高下”之分:“我们住衙门的诀窍,要瞒上不瞒下;做官的,却要瞒下不瞒上;那会做官的,就上下齐瞒。”《官场现形记》又说到“一紧二慢三罢休”的官诀,其中虽包含不少名堂,但精髓则是欺上瞒下。书中写瞿耐庵向马老爷请教做官的法门,马老爷的说法是:“我们做官的人有七个字秘诀。哪七个字呢芽叫做‘一紧、二慢、三罢休’。处理事情时,先给人家一个老虎势,一来叫人家害怕,二来叫上司瞧着我们办事还认真,这便叫做‘一紧’。等到人家怕了我们,自然会生出后文无数文章;上司见我们紧在前头,决不至再疑…  相似文献   

17.
说一个人有没有器量,即是说一个人是否具备宽容的品德。一个器量狭窄、没有宽容精神的人,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不受欢迎的。中国古人就宽容精神,说过很多至理名言: “君子有容,其德乃大。”“太山不让土壤,则能成其大;河  相似文献   

18.
当有人出版一本为北大方正集团唱赞歌的书时,方正集团却发表声明说:作者在书中对“方正”的赞扬,违背“方正”意愿。“方正”之所以不接收这份“厚礼”,是因为他们不愿听颂歌,且认为唱自己的颂歌,有贬低同行之嫌。“方正”人说:“我国的信息产业与外国相比还相对弱小,要是再自相倾轧,在国外厂商咄咄逼人的态势下,就更没有生存的空间了。”这话颇有道理。“方正”不听颂歌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有着谦虚谨慎的清醒头脑。“方正”人说:“在信息产业中,我们还是一个小公司,微软人说他们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我们则连8个月也没有。”这正…  相似文献   

19.
罗玉亮 《领导科学》2015,(10):49-50
中央加大巡视力度,对腐败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但巡视之后出现的“后遗症”却不得不引起人们思考. 这个“后遗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巡视过后,只抓两三个人“了事”.特别是一些地方前后几任主要负责人都“出事”,与他们“一伙儿”的干部却“没事”,仍然在台上指手画脚“说事”.有人说:“主犯”服法,却让“从犯”逍遥,这是说不过去的.也有人说:“从犯”太多了,一个市县都有一两百人,搞不了呀,搞过了就会没有人干事了.甚至后任的主要领导为求一时的“稳定”,上至中央巡视组,中至省委主要领导,帮助说情,致使群众对反腐败产生了错觉,认为是“选择性反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数以万计的亏损企业,套用托翁的一句话:“赚钱的企业都是幸福的,亏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厂’其不幸之一往往是庸人主政,不思算计。近日,某市对3to多个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企业财务通则》问卷考试,考题虽简单,却有70%的厂长、经理不及格。这些厂长。经理中不乏有省、市级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和利税大户的“老板”。报载:北京某国有大公司办公室干部金某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竞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75万余元。事发后他交待说:公司虽订了许多制度,可都只是挂在墙上,从不认真执行。这些年我贪污的绝大部分钱,都是由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