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朱家田 《科学咨询》2007,(14):57-5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对此,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探索创新,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更多高素质人才。所谓高素质人才,就是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 )。新世纪 ,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因此 ,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做为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的理想教育模式 ,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但目前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很多地方在很多方面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根据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理论 ,要使学生素质在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当今市场上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保障。随着国际化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各国进行交流就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中的重要内容。,语言的掌握能力同样也是一个人才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今教育事业的重点,只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本文针对美国"体演文化"的教学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的到来,素质教育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的关注,我国目前已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走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以创造性教育为本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宗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使素质教育在英语学科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认识到:“创新”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竞技场的“入场券”,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角。因此各国强烈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由于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着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因此社会强烈要求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为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力度和投入,力求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更要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重视。本文从注重知识结构的“博学与专攻”相结合,情感心里的“智商与情商”相结合,社会能力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相结合等方面,加以对如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也是教育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巨大的成绩后面也蕴藏着隐患,严重的应试教育偏向危害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探寻解决应试教育偏向的对策,成为各级政府谋划长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也是教育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巨大的成绩后面也蕴藏着隐患,严重的应试教育偏向危害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探寻解决应试教育偏向的对策,成为各级政府谋划长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当今社会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0.
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的到来,素质教育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的关注,我国目前已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自主选班学习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中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适合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这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面对知识经济和世界竞争的激烈挑战,时代对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当今时髦的话题:面对教育改革的大环境,我们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此将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探索出的“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三步模式”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落实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要求,高等教育责任重大。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高校能否立足于不败之地.培育出更多高质最的跨世纪人才,根本上取决其师资队伍。教师是合格人才的培养者,教师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时代的主题。那么,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4.
高和平 《科学咨询》2009,(10):72-7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当今社会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学科都有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特点,创新教育应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15.
周卫国 《决策导刊》2001,(11):23-25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环球化经济的时代,这是一个高度合作与高度竞争并存在的时代。所谓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和加快人力资源的教育、培养、储备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当前席卷全球的国际竞争,与其说是知识和技术的竞争,毋宁说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人才的竞争,积极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已为各国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这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拼命地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国际间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态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哀是人才的竞争,我们需要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需要他们具有创新的思维能力以维持自身的永续发展,因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不尽"人才"滚滚来--谈美国的人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科技上也一直处于领先优势,这与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机制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人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国内人才的培养 一是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早在 1983年,里根政府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国家报告,拉开了 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这一“危机宣言”激发了美国盛况空前的教育改革浪潮,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美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将教育放在“本国议事日程首要位置”。 1989年,布什政府制订了《美国 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了 6项全国教育改革目标。 19…  相似文献   

19.
袁风华 《领导科学》2005,(22):40-41
放眼未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当今世界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争夺全时空“制信息权”已成为世界各国军事竞争和较量的一个焦点。人才是兴军之本,也是制胜之本,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争夺“制信息权”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必须在打造“制信息权”的坚兵利器(即人才)上有大的作为。一、以新的观念确立军事人才培养思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从火器时代走过了机械化战争时代和冷战时代,如今步入了信息化战争时代。在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更新育人观念,用新的理念创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立足战场育才。必须把创新作…  相似文献   

20.
黄惠 《科学咨询》2007,(21):46-47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已成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决定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的使命。能否出色地完成这一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育是否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进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