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我国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失传的严峻形势。高校作为一个文化传播平台,对于优秀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和传承使命,同时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也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民间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江西民间音乐富有浓重的民俗气息,积淀了江西人民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反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本文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探析了江西当代民间音乐文化的内容与艺术特质,冀能够在茫茫的音乐研究大海里,更好地探索江西民间音乐这一绿洲.  相似文献   

3.
采茶戏是我国一种传统戏曲类别,它是一种由采茶歌、采茶调、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江西采茶戏不仅是采茶戏的源头,而且是中国采茶戏的代表。作为集中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一类艺术品种,江西各路采茶戏剧种的划分依据主要表现在音乐唱腔的差异上。而这种差异的存在是赣地多元文化语境下,地缘环境对同类异地的艺术品种样式形成多样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因此,从文化语境的视角出发,对江西采茶戏音乐与其生成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关联性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是探究江西采茶戏音乐文化属性及其传承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许真君是古代江西人公认的地方保护神.许真君民间崇拜是古代江西地区一种较为突出的历史民俗现象,主要表现特征为民众对许真君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传说神异化和崇拜民俗化,在江西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许真君民间崇拜产生的文化内涵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探究万寿宫文化体系,可以进一步弘扬江西本土优秀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一年来,相关的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进一步重视徽州文化生态空间保护,在徽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由于这一实验区是全国第一个跨两省(安徽省、江西省)涉三市(安徽黄山市、宣州市,江西上饶市)九区县(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绩溪县、婺源县)以及黄山风景区的地域文化生态空间区块,行政的分割使得保护区的实验无法切实推进,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好比行动的号角,为新时期江西音乐文化发展指明了具体的方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旨在以传承和发展鄱阳湖传统音乐文化为核心,以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为目标,提出音乐创作、表演和推广一体化模式,将音乐的创作、表演、推广三个以往独立运作的项目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地方经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较紧迫和艰巨,对此,应完善政策机制,推广民俗庆典活动,实施高校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机制,建立多样化的保护和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2):189-192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时期民族生存发展史在文化音乐形态上的结晶凝聚,传承好、保护好,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对于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自信,以个性鲜明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佳木斯(三江地区)红色音乐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特征,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佳木斯(三江地区)红色音乐文化丰富了文化育人的思想内涵,因此传承佳木斯(三江地区)红色音乐文化意义重大;同时佳木斯(三江地区)红色音乐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丰富教学内容,对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的红色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民族化发展路径,即注重在音乐风格上体现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并有意识地保护与传承本民族优秀音乐作品和优良演奏、教学传统,使其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据重要的地位。鉴于此,为促进广西本地音乐文化发展,可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将本土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打造独特的音乐文化品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长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1.
红色音乐文化具有艺术性和美学性,应从提高师生音乐文化素质入手推动红色音乐文化进音乐课堂,以强有力的合力推动红色音乐文化走向深入,突破传统思维,站在保护和发展国家文化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红色音乐文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受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影响,地方居民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普遍存在认同危机的现象,文化认同危机严重影响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居民地方文化认同的建构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记忆场所理论视角,结合黄山市“保徽、建徽、改徽”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保徽”传承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建徽”创造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改徽”拓展了徽州文化记忆场所。研究认为通过对地方文化记忆场所的传承、创造与拓展能够有效地唤起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记忆,强化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从而长效地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河北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它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燕赵体育文化.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以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作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河北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与健身特性.把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高校并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得到身心的锻炼和思想的熏陶,同时为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西保留着极其丰富的壮族音乐文化资源,但这些音乐文化因为流传范围有限,随着时代的变迁正面临消失的困境.对此,可借鉴平果县保护和开发嘹歌的经验,保护壮族音乐的根基,并将之引进课堂;邀请区内外名家采风创作并推出新作品,利用国内外文化平台推介壮族音乐,同时勇于创新,促进壮族民歌演唱的发展,将壮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论江西红色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中的红色歌谣、革命传说与革命戏曲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地方优势,在民间文学研究中汇通江西红色文化,不仅能拓宽民间文学研究视野,而且能弘扬赣文化,提升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唐书群 《中文信息》2022,(2):170-172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除北京剧院外,还有约300家地方剧院.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装饰品,当地剧院展现了特定地区的传统和传统音乐的特征.戏曲音乐也是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还是对学生资源的本地探索,对本地文化的发现、传播、保护和探索以及人才的培养,当地大学的音乐家都引入了本地资源.不可...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43-248
城市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自身的魅力,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文化特征正在逐渐减弱或消失。地域文化的阐扬与建构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以江西为例,城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的阐扬与建构有两条主线:一是对江西地域文化资源深入分析与遴选,将具有江西鲜明特点、丰富文化内涵、较高艺术价值的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提炼江西地域文化符号;二是树立正确的地域文化观念,保护、阐扬、建构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下,研究江西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9):239-243
文化旅游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具有强大吸引力,必将成为未来旅游业持久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方特色文化鲜明,有着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和前景,因此借助江西独特的赣文化资源,对江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明确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将进一步推动江西走文化旅游的强省之路。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 《课标》)提出"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1]"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研究人员,应致力于从地方音乐文化视角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形成教材式文本,带领一线音乐教师探究基础教育课堂传承地方特色音乐的方式方法.感受本土音乐魅力,提升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任务,传统音乐文化无疑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传统声乐之具体艺术形式——中国说唱音乐的专承、发展、创新,在梳理中国说唱音乐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思考,并延伸至音乐教育视域,思索当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应然思路及实然问题,寻求其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