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尊实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3):34-3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精华。中华民族拥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吴小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402-403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怎样把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融会贯通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是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胡惠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21-2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深地融入中国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万柱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4):1-3
常德会战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中日双方投入较大兵力的一次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诸战役中少有的、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一次"惨胜".常德会战的"惨胜",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此世界各国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回顾此次会战,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论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民族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到来,国际间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以便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7.
苏丽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16-17
长征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精彩华章,是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展示了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这在当今世俗化浪潮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1):120-125
民族精神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保证,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民族力量实现党的各项战略目标的富有感召力的旗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时代性,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必须继承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积累和创造丰厚的民族精神资源;必须以民族复兴为依托,扩大民族共识,增进民族利益,加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的政治文明水平,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华民族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统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李晓元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古往今来,成败兴衰,无不证明一条规律: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国人民聚集在党的周围,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代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8):230-233
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始终表现出巨大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在高校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势在必行.在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必须坚持同爱国主义、我国历史和时代特点相结合,通过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传授民族精神,通过重大事件和节日庆典这个载体强化民族精神,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传播民族精神,通过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对党风建设的创造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朝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3(6):5-7
毛泽东对党风建设的创造性贡献在于:在马克思主义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上,首次明确提出和科学论述了"党风"这一核心概念;在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上,高度概括和深刻论述了党的"三大作风";在党的作风建设模式上,创造了经常性的"思想改造"与集中式的"整风运动"相结合的有效形式。研究毛泽东对党风建设的贡献,对于完善和深化毛泽东的党建思想及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冲的实践,不断推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导理论的创新,保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方向;加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相协调的社会基本制度体系,注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冲的制度与机制建设,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精神文明建没等移风易俗的途径改造日常生活,构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汾调的和谐生活.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肥沃的生活土壤;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脉搏,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改造国人精神世界,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杨建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44-4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院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必须着力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价值认识,通过各种教育资源和平台,着重加强学生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和历史使命教育。 相似文献
14.
略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保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213-215
民族精神指的是一个民族在改造自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优秀品格和坚定意志,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精神财富与不竭的发展动力。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华民族面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高校来说,塑造青年大学生科学、完善的民族精神是其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统一的,离开了现代性的历史境遇,民族精神的构建将是抽象而无力的。民族精神的构建,其实质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化再生产,而文化再生产的核心则是知识体系与认知旨趣的再生产。知识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构成关系。以知识学的视角思考与构建民族精神,使其为现代人格及现代性本身提供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价值理性基础,也许应该成为构建民族精神的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于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5-8
文章从民族精神的内涵出发,论证了新时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针对民族精神稳定性、排他性和保守性的特点,指出民族精神的培育应该继承、吸收和发展三方面并重. 相似文献
17.
高兆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6):16-19
韦伯新教伦理揭橥市场经济应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伦理精神,这种社会伦理精神一方面为市场经济本身的合理性作价值辩护,另一方面,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提供社会伦理的人文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东汉后期士风之转变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后期士风之转变及其原因探析@牟发松$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李磊$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扬弃自身的多维动态体系.文章从论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共生关系入手,指出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必要性与基本维度时代性与传统性高度统一、科学性与开放性相互融通.从而确立了当代中国需要建构的是一种融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民族精神,两者共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