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沈阳市产业结构近30年的变动趋势表明,统计数据揭示了出现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相悖的现象。产业结构效益评价发现,虽然其综合效益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结构贡献是下降的,说明其产业结构并没有真正地得到优化。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分析每一个产业的内部贡献,揭示了第二产业相对较好,第一、三产业均存在技术进步贡献在减弱,剩余劳动力制约产业效益的提高等问题。同时第三产业还存在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合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完善第三产业的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与劳动力的利用率;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终实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产业转移效应定量研究较少。运用区位熵、产业结构效益、产业影响力等统计指标,以东西部产业差异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所带来的不同效应:一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过程中,个别地区也出现了负效应,即产业结构效益恶化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指导,运用反映产业结构专业化、产业结构稳定性和产业结构效益等评价指标,对1999—2008年新疆旅游产业结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指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入境旅游增长缓慢,产业敏感性较强,产业结构中高附加值的非基本消费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专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部门间发展不协调,旅游产业结构稳定差,结构效益贡献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新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1—2011年河南省产业结构效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所在,正确认识和评价河南产业结构效益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指数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两种方法,对2001—2011年河南省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河南产业结构效益逐渐提高,但仍低于全国产业结构效益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优势明显,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都没有优势。河南因第二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导致三次产业在整体上呈现竞争优势。河南因第一产业结构劣势明显,导致三次产业在整体上呈现结构劣势。从整体看,河南竞争优势大于结构劣势。  相似文献   

5.
宁夏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经济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准确认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成果还要结合产业结构的演进程度。宁夏产业结构在近10年的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农业比重高,增长慢;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宁夏新兴工业虽具有一定竞争力优势、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但这两大产业规模增长过慢,只有进一步实现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提高宁夏地区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都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图从中找到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动力。 本文试对我国的优化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探索。 产业是一个系统,优化系统的整体效益大于简单相加的各孤立要素的总和,因为优化系统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和动态性。目前,理论界有人认为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是一种曲解。产业结构与比例关系之间有着本质差别。比例关系是指各产业、各部门的关系,这种关系泾渭分明;而产业结构是就产业整体而言,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比例、速度和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结构是比例、速度、效益的载体,比例、速度、效益则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比例关系是从静态考察各产业、各行业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达到供求的平衡,保持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而产业结构是从动态考察产业整体的,它决定着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增强海洋国土意识和海洋价值观,把发展海洋经济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盐城市海洋国土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但存在以下问题:粗放型开发,生产水平低;掠夺式开发,忽视生态效益;比较效益低下,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必须做到:走科技兴滩之路,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提高海洋国土开发的效益;走盘活海洋国土资源之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之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走依法治理之路,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偏离一份额模型对比分析,1980年以来,与广东省、东部地区比较,湖南省产业结构效益及其演变趋势:①产业结构高度仍较低,结构效益偏低;②产业结构虽一直阻碍经济发展,但是阻碍程度逐年下降;③产业竞争力高于全国,低于广东省及东部地区,综合竞争力较强且呈上升趋势;④产业结构增长率偏离份额由负变正,逐年增大且每年的产业结构变动效益也为正,呈不断上升趋势,表明产业结构正趋向合理化;⑤1990年后产业结构效益逐步改善,产业综合竞争力逐年回升,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经济增长率逐步接近并赶上全国经济增长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建设效益深圳,关键是要增强产业竞争力。对提高深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角度展开,以对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历程的实证分析为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创新与深圳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得出,产业技术创新与深圳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同推进了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是深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解决资源缺乏问题的必由路径;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是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及其效益分析一直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份额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自1980年以来,与广东省、东部地区、陕西省、青海省及全国相比,甘肃省产业结构效益及其演变趋势为:①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结构效益较差,产业结构长期阻碍甘肃经济快速发展;②产业结构正向合理方向演化,产业结构对经济阻碍程度逐年下降,有助于提高甘肃省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是时代主题,研究经济发展就必须研究产业结构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即通过有效的传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关键,构建顺畅的传导机制,保证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充分发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的产业结构现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传导机制进行简要分析,剖析了福建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传导方面存在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类新型投融资工具,被寄予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厚望。现有文献对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分析相对匮乏,且视角多停留在定性层面,鲜有相应的实证研究。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与路径,需通过将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纳入整体的研究框架进行探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首先,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已发挥促进作用;其次,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微观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路径被证实,产业投资基金在微观层面对价值创造和研发投入有正影响,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最后,产业投资基金宏观效应的传导路径不显著,产业投资基金虽然在宏观层面上对就业增长有正影响,但通过宏观效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仍未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13.
白城市作为吉林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其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应与就业结构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然而,白城市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超过60%,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较大的障碍。本文首先分析了白城市近十年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并进一步运用结构偏离度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河北省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趋于平稳,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但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从就业结构角度看,河北省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变动不一致,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和调整,以提高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对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设置邻接权重、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从空间维度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农村贫困影响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村贫困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高-高”与“低-低”集聚的特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能促进本地区农村减贫,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减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有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农村减贫。提出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减贫。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是制约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的重要条件。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都表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即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文章首先从"标准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霍夫曼比例等方面研究吉林省产业结构演变特征;然后基于结构效益基准,利用DEA方法计算的影子价格来测度吉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并据此提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2000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应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对来自环境规制强度的脉冲响应值均在短期内出现了正负交替状态,但长期存在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实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通过技术效应、规模效应以及结构效应影响环境质量.本文从结构效应出发,利用1997-2014年重庆市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污染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剧了污染排放,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2)短期内,误差修正机制会弱化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一方面重庆市要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要保持各项环保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测度农业经济韧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空间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涉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是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还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和低城镇化率省份农业经济韧性的数字经济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层次低等问题却依然存在,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应调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促进产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挥产业竞争力,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优先发展优势产业,调整改造传统农业产业,培育扶持服务、替代产业等途径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基地的长期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