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构筑文化自信赖以依托的文化主体性,找回并坚定文化意义上的自我,重构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就成为一个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前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就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了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宪政转型史犹如一片茂密的森林,本文仅仅着眼于其间的一根枝节,即时人如何应时突如其采的中西之争;于此.古今之争如何作为一种解决时症的药方浮出历史的浩瀚水面;两条本不相干的路径,如何在宪政之镜像、理念、制度等三个屡面发生奇异的汇合,并可能生成一种值得发扬的政治经验乃至传统,以度它对今日中国的宪政建设具有什么启示意义,作者不奢求全部回答这些问题,而在于将问题敞开,呈现思想之张力,同时将答案留给未来。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古今之争”的问题上,梁漱溟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对当时的西化派的。当然,梁漱溟在某种意义上也承认中西文化之同,并以此为立论的出发。他阐述了中西之同两方面:共时方面的文化三层说和历时方面的文化三期说。实际上,梁漱溟所认可的,只是中西不能相提并论,一古一今不能等量齐观。其实,在中西之别和古今之异中,梁漱溟更强调的是中西之别,古今之异根于中西之别。因此,有些中西之别是古今之异,有些则不是,关键要看它在哪一个层面上来说。所以,中西古今不能一概而观,文化的不同既有中西之异,又有古今之别;中西之异比古今之别更为根本。或许正如梁漱溟所言,我们所需要的思想,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意志。 相似文献
4.
启蒙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启蒙与启蒙运动不能混为一谈。启蒙不是先知先觉者对后知后觉者的开启鸿蒙,而是人们对运用理性的共同提示。启蒙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划分出了界限,但并不是将相关的两者切割开来而已。启蒙筹划的是在人为自己立法的总体处境下,人类如何面对启蒙的生存状态,谋划确切了解世界、有效改造社会的事业。就此而言,启蒙具有恒久的价值。对中国而言,启蒙是转型中国必予重视的基本精神,它既有利于推动中国人面对现实,也有助于中国人应接现代转型的任务,促使中国走出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5.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当下方兴未艾的国学热是近代国学的延续。在当下的国学热潮中,争议之声不绝于耳,就连国学本身从定义、性质到内容、学科归属等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是否有哲学,儒学是否是宗教等也与对国学的理解和界定密切相关。正如现代意义上的国学发端于近代一样,当下有关国学问题的种种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百多年前近代国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追溯、回顾近代国学,从源头处探赜索隐,还原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有助于了解近代国学的缘起,厘清国学概念,从中获得诸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中西近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差异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认为社会形成的原始经济地理条件对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方向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地理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生存基础,不同的生存基础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中国单一的农业生存环境产生了封建专制制度及文化,西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生存基础的多样化,生存利益具有互补性,产生了共和制度和含有较多理性精神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香山形成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奠基石。在思想理论方面,她是启封建之蒙的先行者;在人文精神方面,她是近代化进程的领头雁;在科教文卫方面,她是开风气之先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近现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在近代的深刻危机,中国社会曾作出了种种回应,选择了种种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中, 中西古今之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从“中西之争”到“古今之争”的演变是人们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危机与中西社会文化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推进的表现,它典型地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一个轨迹。同时,它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由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化这一新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后半期,伴随着传教士的介绍和西学书籍的进入,以及20世纪初西方政治学说借道日本的大规模和系统进入,加以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吸取新知的内在驱动力,都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习惯,“政治”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合成词,成为涵盖以往“政”、“治”词族的具有包容性的词语.“政治”作为一门知识、一门学科,也被中国人所接受,并逐步形成那个时代的“政治”知识体系.这一进程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变革,而且进一步引导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与“中西”之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变易史观的出现,从“变法”与“守旧”的争论到对“孔教”的批判,直至“中体西用”理论的破产,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进展的大致轨迹。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历史哲学随之步入近现代化的历程,“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观念开始崩溃。 相似文献
11.
刘保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60-65
爬梳中国现代文学进化观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其意义应当不仅仅在于寻证二者之间的深层意义关联,而且能够复活中国现代文学丰富、生动的历史多元化状貌,贴近现代文化人那种面对多元性“传统”所表现出来的批判与拥抱相互交织的矛盾心态,并能说明自五四以来的文学现代性生成的主体性、本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书法界和书法理论界,“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命题影响很大,但这是一个缺乏学理和事实根据的命题。如果说,哲学是文化的核心的话,那么中国书法既不在中国哲学之内,也不具备哲学的性质。中国书法不可能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因此也不可能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它部分地体现中国文化的“文化精神”,但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并不是“中国文化”的“文化精神”。中国书法是一种很宝贵的,有特色的中国文化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它不居“核心”地位。我们要充分认识肯定它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又要避免将中国书法神秘化,神圣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一批闽籍学者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学术、思想成果,反映了文化转型期中国人的现代构想、文化理想及其变动,揭示出中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多层错综关系,因而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个案。 相似文献
14.
严丽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
现代汉语中对比关系范畴的建立有其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上的理论支持,是人类认知机制在语言中的映射.对比范畴是汉语语义关系范畴中的一种,其主要表达功能是凸显差异性,其范畴次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为有标对比和无标对比、对举性对比和非对举性对比、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线性对比和非线性对比、显性对比和隐性对比、单一对比和多重对比.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去向在何方,是坚持文化的本土主义、全盘西化、还是中西调和?本文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延续及发展的现状,从纵横两个维度上论述传统法律文化的两个向度,即横向——全球化的挑战、纵向——现代化的拉动,从而提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纵横两个维度的再造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两种小说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古代实际上同时存在着两种小说概念 ,一为广义的小说概念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语词 ,统称那些不合经艺大道之说 ,也是一个批评术语 ,具有价值评判的色彩。另一种是狭义的小说概念 ,它从《七略》 (《汉志》)著录小说家开始 ,成为一种特殊的文类。唐代以前文献中出现的“小说”一词主要是广义概念的运用 ,唐宋以后两种小说概念往往同时并用 ,直到清末 相似文献
18.
伏羲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存在着中华文明肇启的伏羲时代.伏羲以个人的卓越事功,不只代表着一个强盛的氏族,而是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开启时代.不论是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开端的伏羲八卦,还是作为中华民族性格基因的伏羲"盛德大业"的人生目的论,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形态,自然有其极高的文化价值.如果说"画八卦"创立了符号系统,成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代表认识论与知识论体系,那么"盛德大业"是实践论与人生价值的高度统一.弘扬伏羲文化精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提出了著名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架和价值标准,是集信念、理论、技术、价值等为一体的一个范畴。"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表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清王朝终结,"礼"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礼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是人类生活的记录,具有不同的个性,有个性就有差异.就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国文化是大一统的,而西方文化则是多样性的.受各自文化精髓的影响,中国文化重视伦理,西方文化重视法治.正确认识中西文化之异同,促进相互发展壮大,是文化前进之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