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区域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山东省区域差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差异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19项指标的两个主成分,通过计算两个主成分的得分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了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化三个子系统,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物理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贡献度及其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结论如下:(1)山东省整体城市化类型属空间导向型;(2)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化有显著空间差异,济南、青岛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青岛市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一枝独秀,威海市的空间城市化水平最高;(3)现阶段山东省整体城市化协调度仍处于拮抗阶段.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强地市碳减排、提高地市碳排放效率是山东省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构建考虑能源替代效应的RAM模型对山东省地市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运用Moran’s I自相关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7地市碳排放效率呈现空间聚集效应,多数地市表现为空间依赖性;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化对碳排放效率有负向影响,对外开放与科技支持水平对其有正向影响;各地市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合理推进城市化、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区域碳减排合作机制等提升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地市2005-2014的数据资料,从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泰尔指数分析了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整体、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均等化水平,发现山东省整体均等化水平在提高,区域之间差距在缩小,区域内部还存在明显不均等现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年份和各地市在基本公共服务各方面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分布整体上是"北强南弱、东强西弱、中心突出"的局面。最后,根据实证测度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生态作为金融机构存在的重要外生变量,对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和质量的约束日益明显。在对已有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曲线模型对影响山东省17地市金融生态质量的指标因素进行贡献度分析,进而对各地市的金融综合竞争力进行定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各地金融生态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和创新分布的区域失衡是导致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呈现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并研究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即区域创新能力倾向于空间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空间溢出性,不但作用于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对近邻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带来影响;经济开放程度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也更强烈.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六普”数据为依据,使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市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水平类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人口文化素质总体逐年提高,经济发达地区提高速度比欠发达地区快;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布局呈现“一轴两点”格局:17地市人口素质发展水平“高、中、低”比例为6∶2∶9,出现两极分化态势.扭转这一不平衡局势是今后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地区发展以区域空间结构为依托,区域空间结构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的优化升级。以1990年、2000年以及2009年山东省17地市综合发展水平为基础来研究山东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相似文献   

9.
在仔细研究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时空计量分析的方法,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差异和经济空间极化的过程与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省市域经济存在空间极化的现象,总体表现为东强西弱.(2)山东半岛经济区的扩散已经开始,济南及周边处于过渡期(市内扩散),而其他地区则处于集聚阶段.(3)从山东省市域人均GDP时空变化及比差削距值的变化来看,山东省经济沿着"胶济线"这个集聚轴逐渐东移.并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区位条件、交通优劣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山东省经济空间极化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经济支持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双维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一步探索区域经济发生变化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均处于耦合协调状态,但协调质量不高,主要集中于初级协调与中级协调阶段,总体表现为区域经济滞后状态;2006—2013年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差异较大,少数地市因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促进作用的不足而出现逆发展。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货运量、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技术创新日益聚焦于大中城市。河南省必须通过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来完善和开发城市的各项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带动河南率先在中部实现中原崛起。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基本单元,运用SPSS和ARCMAP等多元统计和技术分析软件,进行多指标的综合加权和聚类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河南省城市的创新能力总体上偏弱且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异;中原城市群地区与其他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梯度明显,且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远远大于其他地区;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各子系统等基本上都呈现出西北强,东南弱的格局,各子系统之间保持高度的空间一致性;河南省缺少4个子系统都具有优势特征的城市,郑州独具3项优势特征,但是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山东省2000~2009年的统计资料,对其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表明10年间山东各市的对外开放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以及东部其他省份对外开放度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在山东省内也存在着空间分异,按照对外开放度将山东省17个城市分为四类,进而分析了山东省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省内经济均衡发展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问题是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按照"自下而上"分析法对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进行定量估算,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将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划分为高、中、低三类碳排放区域,具体剖析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碳排放总量、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区域旅游业碳排放的重要指标。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而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则逐年下降,旅游业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2)区域旅游业三大部门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旅游交通是区域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旅游活动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而旅游住宿碳排放波动性较大。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累积碳排放总量为4 764.05万吨,其中,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三大部门占比分别为66.52%、25.80%、7.68%。(3)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东部沿海 > 鲁中地区 > 鲁西地区,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则是东部沿海 > 鲁西地区 > 鲁中地区;从碳排放指标上看,山东省大多数地市位于中高旅游业碳排放的行列,东部沿海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区。  相似文献   

14.
选取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科教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5个子系统,构建了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以17地市为地域单元,分析了5个层次24个指标,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地市投资环境状况,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经济环境是影响区域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科技实力的重要尺度,更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分析,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和6大经济区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相关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明了各省市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综述,并以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为一级指标建构江苏省13个省辖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江苏省的13个省辖市,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用江西的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创新环境中,金融环境对创新能力没有影响;其他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知识流动水平和创新创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为重要,劳动者素质、知识吸收水平、基础设施的影响次之.这样可促进政府对环境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为提升江西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高等教育的现状是教育规模逐步扩大 ,总体实力增强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发展速度虽然快 ,但不平衡。探讨和研究 2 1世纪前 10年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重要任务、基本思路 ,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参与和兴办高等教育的途径和措施、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校发展的具体方略等问题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取6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山东省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应用SPSS 16.0软件对山东省17地市的农业经济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根据农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将其分为强、较强、较低和低四大类,并对各大类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