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张爱玲小说中缺席的父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由歆 《理论界》2006,(3):188-189
张爱玲的创作带着时代烙印和悲剧色彩,以描写动荡社会中渺小的人物见长。本文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阐明了她作品中塑造的男性形象特点并论述了父性形象缺席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虎口救父     
传说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杨香。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很敬重他。还有人干脆就直接称他为“孝子杨香”。  相似文献   

3.
劝父戒酒     
父亲时常对别人调侃,他的酒量并不大,顶多能喝一斤老白干.这还是在退休之前.退休以后,他无所事事,便以酒打发时间,时常一手拿报纸,一手举酒杯,像饮茶一样,悠闲自得.母亲和我们当儿女的却看不过去,不为别的,就怕父亲饮酒过多,伤害身体.  相似文献   

4.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5,18(4):95-99
明朝后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意识发生异动,国家法律对妇女的限制有所松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南地区一部分女性自我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了萌动,她们淡漠贞节观念,追逐时尚,注重才情。不过,由于封建理学仍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变化未能突破当时的传统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5.
母性崇拜与父性崇拜——中西方异质文化范型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从文化始源、归属等上考察,以为中西文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为母性崇拜,后者为父性崇拜。母性崇拜文化范型的本质性差异表现在中国文化上是守中致和的精神,而父性崇拜表现在西方文化上是二元对立模式,二者形成尖锐的对立。母性崇拜与父性崇拜表现在哲学观念上,西方是父本主义,中国是母本主义;在宗教信仰上,西方基督是典型的一神教,男性尊主教,而中国是多神教;在文学叙事中,西方由于父性崇拜,造成了母性人格的缺席,而中国则每每是母性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萧萐父教授     
萧(?)父教授 生于1924年,四川省成都市人。现任武大哲学系教授,博土研究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哲学系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郭沫若研究会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萧(?)父教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于1943年考入武大哲学系,1947年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7.
晚清知识分子城市观念的萌动与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洋务运动以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走出国门,身历目睹了西方城市文明,萌动了学习西方城市文明的观念。晚清知识分子城市观念的萌动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即通过发展城市,达到城市自治,以期实现改良政治,建立真正民治国家的目的。这条路虽不合中国国情,但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寻求建立民治国家的努力,有助于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初二的女孩,班上有一个男生是我小学的同学,我们关系一直很好。尽管常常被别人看成一对,但我们谁也没有这个想法。可昨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我们发生了一点矛盾,好像是他关心我,被我拒绝了。他生气地转身跑了,我在后面追,没想到快追上的时候,他摔倒了,还弄伤了膝盖。那一刻,我突然间感到心好疼,急忙上前  相似文献   

9.
命父諥殷跋     
命父諥(?)乃未经箸录之器。数年前,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同志从电解铜厂废铜堆中捡得。铭文三行,连重文共十八字。铭曰: 命父諥乍宝 (?)其万年子=孙= 用享孝受福 此(?)作者名諥,字命父。古人之名与字其义必相应,亦有用反义者,清人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已详言之。諥,《广韵》:“言相触也。”《说文解字》:“触,牴也。”命,《说文解字》:“使  相似文献   

10.
当父亲突然发现自己倾注了真情厚爱的儿子竟不是亲生的,他的痛苦可想而知。面临沉重的打击,他的抉择却出人意料。笔者一位要好的朋友,演绎了这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父母的婚姻景象:争吵!暴力!留在孩子心中的印迹:厌恶暴力,却又只会用暴力包裹自己。在父母摔摔打打、大呼小叫、争吵不停的一个个不眠之夜,我不知蒙着被子偷偷流过多少眼泪,因为积到耳朵里的泪水太多,甚至得了中耳炎。7岁那年,父亲生意失败,一蹶不振,开始酗酒,每天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母亲一向是个性格强势、脾气暴躁的人,于是打架、争吵成了他们夫妻俩每天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江汉论坛》2001,(11):96
萧萐父,哲学史家.祖籍四川井研,1924年生于成都,1947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哲学系,曾受教于万卓恒、张真如、金克木教授之门.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华阳中学等校任教,曾主编<西方日报·稷下>副刊,并被蒙文通先生聘为尊经国专西方哲学史教席.解放初,参加接管华西大学,50年代中被派往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进修,继调武汉大学哲学系.  相似文献   

13.
祭公谋父及其德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礼记》中的《缁衣》一篇,据《隋书·音乐志》载沈约语,系取自《子思子》。《子思子》,《汉书·艺文志》云二十二篇,其书七卷,至北宋尚存,沈约当然能见。《意林》所引《子思子》,即有见于《缁衣》者,足证沈说不误。篇中记孔子语,多引《诗》、《书》为证,是曾子、子思一派著作的常例。引《诗》,或仅称《诗》,或称《小雅》、《大雅》,也有举篇名的,如《葛覃》。引《书》均有篇名,如《太甲》、《尹吉(告)》、《兑(说)命》、《康诰》、《君奭》、《君陈》、《甫刑》。此外,篇中还引了《尚书》以外的一篇书,名为《叶公之顾命》。有关的一章是这样的:“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  相似文献   

14.
王吉鹏  李进 《殷都学刊》2010,31(3):53-56
中国现代文化巨人鲁迅,在审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思考中,一直关注着父与子关系的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他猛烈批判封建父权,提倡新型、民主、以爱为基础的父道,并且以自己作为“人之父”的言行,践行着自己的思考。探讨鲁迅的为父之道,对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审父始终是张炜作品的一个隐蔽主题。文章运用文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分析了“父子”冲突的主要形式,指出审父主题的实质是社会历史批判和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16.
萧■父,哲学史家。祖籍四川井研,1924年生于成都,1947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哲学系,曾受教于万卓恒、张真如、金克木教授之门。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华阳中学等校任教,曾主编《西方日报·稷下》副刊,并被蒙文通先生聘为尊经国专西方哲学史教席。解放初,参加接管华西大学,50年代中被派往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进修,继调武汉大学哲学系。历任武汉大学中国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学术顾问团成员,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顾问,中国周易学会顾问,国际道联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17.
“成周邦父”壶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1月间,千阳县崔家头公社社员挖土时,发现一铜壶盖,内有一铜斧(见封三图片)。据出土情况,我们认为这两件器物是出自墓葬中。此墓早年被盗,只剩两件残器,从器物的形制和纹饰看,属西周中期后段。 铜壶盖高十五厘米,口径十四厘米,盖冠作圈状,盖顶中心饰圆涡纹,圆涡纹外一周饰重环纹,盖冠外一周饰鳞纹,盖口沿上部饰窃曲纹,  相似文献   

18.
我因为升学、就业连连受挫,患了抑郁症,不得不在家长期休养。没有想到家人非常不理解。认为我不是患有心病,而是居心叵测、伺机作对。特别是我的父亲,总嫌我不懂事,连3岁小孩都不如。我从医院开出证明,想与他好好沟通一下,把内心的痛苦告诉他,可他根本不理,说我吃饱撑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一提。尤  相似文献   

19.
萧萐父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家,他在船山学的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深入挖掘了船山思想产生的历史情境,全面展示出船山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并运用两点论对船山思想进行了客观公允的价值评判。研究萧萐父先生的船山学思想,不论对于船山学还是对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屹 《船山学刊》2011,(3):15-19
萧萐父以"破块启蒙"、"六经责我开生面"为主旨切入船山哲学,以气本论为逻辑起点,通过气化流行的自然史观过渡到理势合一的人类史观,归结于创造"积而成乎久大"的人文世界,突出船山哲学"首重人极"的人文主义性质,彰显其人格美,视船山为明清之际早期启蒙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