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藏文大藏经<甘珠尔>是以德格版为母本,再参照现存的其余七种版本对勘的.本文对<甘珠尔>的八种版本作了较详细介绍,还对<甘珠尔>对勘中各种标识、次序错乱、刻重等加注说明,并对部帙经名,对勘注释、对勘表、对勘符号的使用说明及全书的装帧等一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政治治论从文化渊源来看,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的取舍,是对民本思想经营判吸收,对尚贤思想的吐故纳新,对法治思想的革故鼎新以及对谋略思想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摇滚乐反映了年轻人的一种对时代的责任,对现实的反思,它也体现了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一种态度.摇滚乐从形式到内核都有对现代一种反思在里面,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摇滚的态度已经是多元的了.  相似文献   

4.
敬爱的父亲马元先生离开我们已36年,可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道德文章,对地方公益的关心,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对回族历史,特别是杜文秀革命史实的孜孜追求和贡献,成为我们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既有深远的积极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系列道德问题,针对当前网络对大中专学生的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常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发挥互联网的正向功能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南6个少数民族1202名6~14岁儿童进行他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的认同程度并不高,各少数民族儿童之间对他文化认同程度的差异性较为显著。(2)少数民族儿童已具有对他文化识别的能力,随着少数民族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他文化的识别能力逐渐增强;少数民族儿童初步具有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意识,但少数民族儿童对他文化的认同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认同性危机。  相似文献   

7.
唐伟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26-127
钢琴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在对器乐钢琴伴奏中钢琴声音上同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钢琴弹奏声音的音色与音质、节奏与旋律、弹奏力度与踏板控制上都有着很标准的划分.在对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的探究中,作者发现对钢琴声音的要求缺少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将从器乐钢琴伴奏中钢琴声音的要求进行相应研究,对其要求进行梳理整合,同时对一些问题进行归纳,从钢琴的音量、音色、音质、音效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古代藏族出于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珍爱和顺从 ,产生了崇拜自然的宗教观念。对自然的崇拜包括了对天地环境、动物及植物。崇拜自然是为了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保护自然 ,顺从自然规律。文章对此作了简述 ,并对自然崇拜观念和行为的功能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足球文化与民族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忠  陈杰 《世界民族》2002,(5):70-75
本文通过揭示人们对足球运动的喜爱 ,进一步追踪了足球文化的起源以及形成的深刻原因 ,深入分析人们对这种文化认同感的产生 ,展示了足球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及对民族融合所发挥的推动作用 ,包括文化的认同、事实上的民族交流及对政治、经济、科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郑军辉 《中国民族》2010,(12):56-5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指出:"要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碑刻历来是我国民族研究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因此 ,收集碑文是我国民族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我国各地的回族一般都拥有大量的碑记、碑刻。这些碑记、碑刻在我国回族和伊斯兰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是回族和伊斯兰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本文根据大量的调查 ,对广西回族石刻碑文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Referring to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interculturality as presented by Raúl Fornet-Betancourt, I confront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which is based on a single economy, homogenization of culture, and equalization of differences, with the interculturality that is based on a dialogue and movement toward a union of nations and cultures economically, politically, socially, and spiritual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Fornet-Betancourt’s philosophy of interculturality is culture, understood as the realm of freedom, creativity, and realization of each human being. A right to material necess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resents the precondition for free development, liber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every culture, especially the poor. Interculturality is always rooted in a specific context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Contextualization of the thought does not prevent us from communic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universality, but it teaches us that our search for universality cannot be based on some abstract and formal principles. True universality is based on a historical contextualization of human life in a given culture. Each culture is a micro-universe, which, together with other universes, through interaction creates a macro-universe. By creating conditions of social justice and equality, we guarantee a free interaction of cultures on the one side, and on the other, a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ir lifestyles, work, community organization, education, and so forth. The philosophy of interculturality promulgates a debordering process for the cultures to go beyond the borders of globalization homogeneity with its unilateral future based on consumerism and profit, towards a humanity of different and mutually enriching futures.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四年多对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歌舞展演活动的田野观察,本文简要呈现了文艺队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从日常生活及仪式中抽离出来的"为展演的"歌舞,在现代旅游背景下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产品.表达原有价值观念的减弱及经济利益诉求的加大是这些歌舞活动意义变化的基本方面.村民最终成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展演者报酬递增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这类艺术获得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的宗旨--兼及与儒家文明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经典《大学》给人们设计了循序渐进地实现理想人生和完美社会的宏伟蓝图,勾勒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生命追求轨迹和精神升华阶梯。无独有偶,世界上还有另一条为人生铺设的进升道路,多少世纪来与儒家的道路平行递进。那就是伊斯兰为造就“善良的人类”而设计的“良好的个人、良好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善良的民族、良好的国家、善良的人类”这样环环紧扣、由小到大地实现人格完美和人类和谐的轨道。伊斯兰铺设的这条道路其起点和终点与儒家有殊途同归之妙。这就为伊儒两大文明的和平对话找到了适当的切入点,也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培地村进行的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考察,采用口述史的方法,对培地村苗族同化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究,认为融水的苗族不是纯粹的自在民族,而是经过长期同化逐步形成的、具有多民族元素并为其它民族共同认同的一个自觉民族。通过对培地苗族村的历史考察,笔者提出了苗族地区民族同化四阶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现存女真文语料基本上可以视作一个封闭的集合,对女真人有史可据的宗教信仰都有反映,基于此进行的宗教语汇准确考订和穷尽性搜集,可以从语料共时表现的横向比较和语料历时表现的纵向比较两个方面作出一批统计数据.从数据反映可以看出:作为女真人信仰基础和核心的萨满教,尽管在外来多种宗教的冲击下略有退却,但是仍然保持了在女真人群中的强势社会影响,即使在晚期女真人已经深度汉化后萨满教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而在外来的宗教中,佛教较之儒教而言对于女真人意识形态的总体影响更为显著,儒教只是随着女真人的不断汉化而发挥着愈来愈显著的影响力,在整个社会生活层面,毋宁说是儒家范式在对女真人的生活起着强势的作用;在女真人有据可稽的几百年历史中,道教几乎没有进入女真人的信仰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17.
亲属制度研究的另一路径——姻亲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亲属制度研究的不足出发,指出姻亲关系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姻亲关系研究史进行简要述评。目前学界对姻亲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对姻亲关系社会层面的研究,侧重于姻亲之间的社会交往方面,特别考察姻亲交往的仪式层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往来。但是,如果要全面研究姻亲之间的社会性往来,通婚圈就必然是一个具有限定意义的前提,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网络的黏合方式。对通婚圈的研究集中在其定义、范围、变迁以及功能几个方面,由于更多偏重于地理范围,因而对内部家庭之间、家族甚至村落之间的互动涉足较少,忽略了人们在其中的主动建构与文化选择。对于姻亲关系的某一方面的偏重,为学界再研究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和机会。  相似文献   

18.
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达 《民族研究》2004,(1):60-66
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 )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 ,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 ,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 ,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 ,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 ,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 ,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相似文献   

19.
对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从地缘安全角度重新诠释中国的民族和跨界民族,却是在新形势下对中国跨界民族和地缘安全关系的理论尝试,因此,文章对民族、跨界民族和族群等以往的认识进行了批判,力图在确立新的范畴中构建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literature on diaspora politics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why and when migrant or ethno-religious groups adopt a diasporic stance and mobilise on behalf of their homeland. The ability of a community to sustain a diasporic stance across generations is less explored and often assumed to be dependent on discrimination in the host country or events in the homeland. By contras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nternal dynamics of the Jewish-American community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aglit-Birthright – a free educational trip to Israel offered to young Jewish adults. Drawing on the concept of ontological security – security of identity and subjectivity – I argue that the decision to invest in such a costly and experimental programme was the result of two perceived threats to Jewish diasporic identity: the threat to the diasporic narrative and the threat to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homeland. Evidence for this claim is generated through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l documents, media reports, and secondary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