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中国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还是近代以来的事。1915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发表了他在戏曲研究中带有总结性的巨著《宋元戏曲考》,从此揭开了我国古代戏剧史研究的序幕。之后四、五十年中,各种戏剧史专著陆续问世,其中以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1936年)、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1940年)和任半塘的《唐戏弄》(1958年)最为学界瞩目。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是我国戏剧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刀。它在“古人未尝为此学”的情况下,对古剧资料的发掘、整理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究竟形成于何时?对于这个问题,戏曲史界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有的说形成於宋元,有的说形成於汉唐,有的说形成於先秦,甚至有的说形成於西周等等.其中以王国维提出的戏曲大成於元代的说法为最早,也最有影响.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多次肯定了这一结论.在<古剧之结构>一节中他指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在<余论>一节中则总结道:“……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戏剧源远流长 ,但在封建社会儒学价值观的支配下 ,无法进入“大雅之堂”。对中国古代戏曲做出杰出贡献者 ,当推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 ,他的《宋元戏曲史》开了中国古典戏曲研究之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少数民族戏剧也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 1 963年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的开创者、著名戏剧学学者曲六乙先生出版了《少数民族戏剧研究》 ,堪称奠基之作。此后 ,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成为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对“傩”及“傩戏”的研究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对少数民族戏剧的研究。李强、柯琳先生合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任半塘先生《唐戏弄》第八章《杂考》之《梨园考》谓“终唐之世,串演戏剧一事,实与‘梨园’二字无涉”一说,加以辩驳,指出:玄宗时之所谓“梨园”,实由武德初即已存在的隶属于太常寺之梨园新院解体而成,即蓬莱宫侧之左右教坊。此教坊亦习散乐,而唐代宫廷戏剧表演正隶属于散乐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丰富多采。从唐代到清代,有大量的戏曲论著和其他资料,根据戏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要求,探讨和研究了古典戏曲许多问题,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王国维(1877——1927)生活在清末民初中国学术思想大变动的时代。他对古典戏曲史的研究’达到了前人未有的高度,获得“开山”的历史地位。郭沫若曾指出: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壁。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性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王的《宋元戏曲考》是他旅日时著作。在他的直接间接的影响下,日本学术界的狩野君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元代的杂剧艺术被视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较好开端,我国戏剧史学家王国维就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杂剧艺术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予传统音乐形式中的戏曲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吸收了宋代勾栏中多种艺术的营养成分而成。在诸多艺术中,宋代的说唱艺术如诸宫调、唱赚,对杂剧的曲体结构、故事来源、表演形式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名称和渊源“传奇”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戏剧体裁之一。“传”读作chuan,与“宣传”的“传”同音,而与“史传”、“传记”之“传”(读作zhuan)不同。其实“传奇”这个名称,在文学史上不一定都是指戏剧,如鲁迅编的《唐宋传奇集》就是唐代的短篇小说。“传奇”这一名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涵义,“明清传奇”是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剧剧本。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简要地作了说明:“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此传奇之第一义也。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在建构现代戏曲学理论体系、奠定现代戏曲史学基础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为新世纪戏曲理论和戏曲史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9.
《宋元戏曲史》是中国近代大学者王国维的巨作,原名曰《宋元戏曲考》,商务印书馆在出单行本时方改为此名。此书在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价值甚高,现试作评论。日本学者狩野直喜把《宋元戏曲史》看成是王国维“业余的著述”,未免对它重视不足。王国维因受叔本华、尼采之影响,一直将“破坏旧文化而创造新文化”,开拓新的学术领域为己任。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中云: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关涉到文艺的评、论、史三个方面。其特点是对“可爱”而“可信”的理论包括书写方式的共同探求;在文化转型时期,他的这种追求不仅具有文艺学的生态意义,同时也具备建构新型文化精神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纵观北宋后期到清初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诗歌之内在关系 ,三者经历了三个互动阶段 :1 宋元时期戏剧“小说”化 ,改变了自身的内容、性质、体制而真正成熟。 2 明代长篇小说“戏剧”化 ,小说由叙事为主变为写人为主 ,由记事为主变为记言为主 ;又吸纳了戏曲宾白的经验 ,使用方言。 3 明末清初 ,小说戏剧“诗”化 ,《红楼梦》用诗歌创造意境 ,结构小说 ,塑造人物。小说戏剧诗歌互动 ,使三者完美融合 :小说有诗之意境、节奏、韵律和戏剧般人物 ;戏剧有了曲折情节和诗的意境 ,诗歌可以结构小说、塑造人物  相似文献   

12.
从唐代开始,弄孔子、乱经传之优戏表演不断涌现。作为一种由学术论议、宗教讲经演化而成的以插科打诨为主的特殊戏剧形式,唐代“弄孔子”的活动始于宫廷,由优伶传及民间,形成化雅训为俗讲、化圣经为讹传的戏弄艺术。考察这一戏剧形式的演出与流播,有助于我们了解装扮表演孔子由宗教而伎艺、由伎艺而戏剧、由雅及俗的俳谐意趣中所隐含的关于唐代政治、宗教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对“戏剧”和“戏曲”两个概念的区分是清楚明确的。“戏剧”即“古剧”,指不成熟的戏曲形态。“戏曲”即指表演形式上已达完全成熟的“以歌舞演故事”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 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在这三十年间,前辈学者在近代戏剧研究这片处女地上辛勤耕耘,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据初步搜求,散见于三十年各种报刊上的论文和资料约有三百四十余篇,虽然这还是近代戏剧研究的开拓阶段,但是,研究成果已颇为可观、颇具特色。在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问世之前,我国的戏剧研究主要以曲话、剧话、曲律、曲品、曲录之类的形式出现。或为随笔漫谈式的艺术鉴赏,或为资料性搜辑排比、或为戏曲格律的总结与研究。王国维以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科学方法治戏曲,同时“承继了清代乾嘉学派的遗烈,严格地遵守着实事求是的规则”,使戏剧研究开始成为一门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科学,为“五四”以后的戏剧研究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论《剧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说》引用了汉、唐以来至清初近200种来著和专著中关于戏曲的资料,并加以分析评价。是书主要探讨了戏曲源流、角色起源、剧目取材的本事,载录了剧坛掌故与作家、波良的轶事,品评了北曲和南曲的风格、词采,较系统地阐述了焦循的戏剧理论观念。在戏曲流派观点上,焦循崇尚“宾白词曲,俱权当抒”,和舞台艺术特征相统一的“本色”论;在审美价值取向上,要求遵循戏曲文学创作规律,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着意探究戏剧题材选择、结局处理和悲剧意义;在戏剧演出的社会效果上,重视演员的演技水平和广大观众鉴赏过程中的移情作用。焦循的曲论同他的诗论、文论相比,较多创造性,因而也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悭吝人是古代戏曲文学中非常独特的一类人物形象。从元杂剧《看钱奴》中的贾仁到清代戏剧《借靴》中的刘二,漫长的戏曲史很多作品对此都有所观照。他们既有共同点,又各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性格成因复杂多样,既是被讽刺的对象,又是作家“教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期 ,随着新史学观的崛起 ,古典戏曲研究获得了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和新的写作方式。戏曲史学应运而生。戏曲起源研究、戏曲的兴衰变化及其原因得到深入的探讨。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在一个理论框架下 ,系统梳理宋元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 ,标志着近代意义的戏曲史学的形成 ,并由此把古典戏曲研究带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古代戏剧史上著名的参军戏在其流行和演出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乐书》记载唐《胡部乐》中有参军戏,因此这一戏剧应属于胡部;其二,严格意义上的参军戏最早出于石赵,流行于后齐,都是深染胡俗、信奉祆教的国家;其三,参军戏的演员多为胡人乐官或胡人乐官的后裔;其四,参军戏表演中的歌曲、舞蹈多为胡人乐舞。在以上观照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参军戏原出胡乐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艺术风格的戏曲作家流派,如五伦派、昆山派、吴江派、临川派等;二是在戏曲的题材 、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呈现出典雅化的特征。明代戏曲的文人化既提高了戏曲的 文学品位,使得戏曲与诗文一样,具有了经典性,同时也由于其精致典雅后脱离了舞台,异 化为一种案头文学。  相似文献   

20.
清代戏曲班社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的演出是由班社来实现的,因此,从戏曲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戏曲班社。在戏曲刚刚形成的宋代,对戏曲班社的称呼不一。有称“甲”的,《武林旧事》卷四“乾谆教坊乐部”条云:“杂剧三甲。刘景长一甲八人:戏头李泉现,引戏吴兴佑,次净茆山重、候凉、周泰,副末王喜,装旦孙子贵。盖门庆进香一甲五人:戏头孙子贵,引戏吴兴佑,次净侯凉,副末王喜,…。”有称“班”的,宋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卷四云:“近日优人作杂班者,似杂剧而略简。金虏官制,有文班、武班,若医卜娼优谓之杂班。每要集,传人进,曰‘杂班上’。”到元代,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