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演变规律作过经典表述,这个经典表述,揭示了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两对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是这篇著名文章中,马克思具体指出了历史上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情况:“大体来说,亚细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及其演进序列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的论著中,对社会形态的演进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表述,一是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简称“五阶段论”,二是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理论。从“五阶段论”到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在研究过程中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6,(12)
马克思辩证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充分体现。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分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形态由于内在的经济矛盾导致由君主制向共和制转变又复辟君主制这一完整过程。阐明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要义:一种社会形态会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先前社会关系成为新社会的一部分,既对立又统一。马克思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强调人类社会以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为前提不断地前进和发展。马克思对历史问题的精确解读,有助于对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践问题给予正确的理论回答。  相似文献   

4.
卢钟锋 《云梦学刊》2004,25(3):13-1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所作的科学理论概括。当今,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马克思社会形态学科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历史研究正面临着严重的理论危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早期的探索阶段到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最终以唯物史观为遵循的过程,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根据社会形态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揭示了人类社会由"自然共同体"走向"虚幻共同体"并最终迎来"真正共同体"的发展规律,使人类真正意义上获得了解放与自由的途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以此为理论基石,继承了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包括四个方面:人性的复归、人类生存理想、社会形态、革命行动。人性复归是马克思理解共产主义本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共产主义首先构成了人类生存理想。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生存理想并非是一种乌托邦,它必然要落实在社会历史的实践活动当中,因此,共产主义必然作为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而存在。最后,为了实现上述理想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还应该成为一种趋向理想社会形态的革命行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视野中的社会过程理论及其对东方社会的方法论意义江丹林唯物史观社会过程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旨在通过对社会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剖析,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指出其社会形态演进最一般的...  相似文献   

8.
韩俊 《理论界》2023,(7):20-26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进行系统全面考察,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形成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指出,人类必然进入的一种最高社会形态,即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存图景。在“自由人联合体”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人类幸福生活的旗帜。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无产阶级须通过革命手段,消灭私有制,而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产力总量。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面临的问题超出过去一切世代总和。习近平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价值精神,从当代世界发展大局和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出发,深刻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该理念旨在建设和维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如何共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确理解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认识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和发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体系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国民经济学所涉及劳动、工资、资本、地租等经济要素进行分析和批判,揭示出一个重要的理论核心即劳动的异化现象与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阐述了私有财产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在对其道德性批判的同时,也肯定了私有财产的历史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为过渡到更高的社会形态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私有制的消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的奠基入,列宁和毛泽东实现了这一思想的实践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对社会形态跳跃转型的实质、外部社会条件和多样性的认识,标志着社会形态跳跃转型思想走向成熟,并推动着唯物史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在表征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意义上,有大小两种社会形态范畴。大社会形态范畴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大阶段,即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小社会形态范畴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小阶段,即大阶段的阶段,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这两种社会形态范畴,直到现在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真正弄清楚这两种社会形态范畴的含义,对正确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社会形态的历史转变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马仲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提出来的,为了深刻理解它,有必要联系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马克思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揭示了社...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13个单位联合举办的1988年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于7月18日至22日在烟台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问题。(一) 关于经典作家的社会形态思想。首先,与会者讨论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思想到底是谁先提出的。有人认为是马克思,有人认为是恩格斯;也有人认为是列宁。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的思想不是马克思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的思想,主要是就西欧的历史经验事实而言的,五种社会形态说是斯大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勇 《云梦学刊》2004,25(5):40-4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近代资本主义首次开创的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既可从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开始,在一定世界历史背景下也可从东方政治革命开始。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路向不存在所谓单线论或多线论,而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形态结构论是马克思探索人类社会历史"斯芬克斯之谜"的起点和基点。在此论域中,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构成社会形态之主体,而阶级、阶层分析法则是把握社会形态主体结构的一条指导性线索。这条指导性线索并非日渐式微,其当代性由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所爆发的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确证。如果拒斥或消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主体结构分析法,恰如"密纳发的猫头鹰""在天亮的时候却折起了它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两阶段论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不同意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概括为“五形态”或“三形态”论。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新中译本与原中译本以及与德文本和国外两种英译本的相关比较 ,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原意是将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形态在第一阶序中划分为“经济的社会形态”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两大阶段 ,其区别在于是否以物质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从其中的“经济的社会形态” ,再作出第二阶序四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文章并论述了社会形态两阶段论符合马克思一贯的学理及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考察 马克思于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思想。他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然而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形成后却一再受到各种误解和非难。这种情况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人试图通过否认“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原始社会来否认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向互动、融合创新而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源起可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得以探寻,其演进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社会形态结构理论以及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前深入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既有助于在新的时空背景下推进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又有助于分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的思想精华,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基础,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中对农村公社的再研究和《历史学笔记》中对世界历史的再研究,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这些思想既不是如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说的是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做纯粹的"西方社会理论"加以抛弃,从所谓"单线论"转向"多线论";也不是仅仅一般地确认社会形态演进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限于指认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某些历史条件可以跨越某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新思想实质上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原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设想,正是以这一突破为理论支撑的。只有从这一视角出发,才能对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作出准确的评价,并对他同恩格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的观点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包含着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学的理解。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把制度理解为个人交往的历史的产物 ,把制度变迁理解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制度的互动变迁。马克思通过对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人类社会三种所有制度的存在形式 :原始个人所有制——异己所有制——社会个人所有制。由是 ,马克思制度变迁的基本思想为 :生产力要素、生产关系要素以及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变迁 ,其核心是重建“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构想与现行“教科书”关于共产主义公有制不同。这一构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制度哲学和唯物史观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