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动机具有双层次博弈现象。双层次博弈包括其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的博弈。从国内层面的博弈来看,美国各利益集团之间、利益集团和美国政府之间进行一系列的讨价还价,美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兼顾了利益集团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使国内层次的博弈达到均衡。而在国际层面,美国主要是针对中国政府加以游说和施压,利用自己的世界话语霸权制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舆论,并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国际化。基于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现状和美国的策略,中国应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的建立是 20 世纪大西洋主义的主要内容, 时任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 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历经以艾奇逊为代表的美国国务院与欧洲外交首脑以及 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角力。 国际关系学 “双层博弈” 这一分析路径, 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现美国国务卿 这一政治角色在缔造美欧联盟的进程中, 在国际领域和国家层面所经历的双重政治互动。 概言之, 囿于两极 对峙格局, 美国和欧洲都不得不推动彼此政策导向和外交理念的革命性转变, 艾奇逊为缔结 《北大西洋公 约》 所经历的多重斗争与妥协, 最终使得大西洋主义主导了战后美欧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帕特南的“双层次博弈”理论认为,在有关国际谈判时国内与国际因素互动的过程中,影响第二层次“博弈”的因素有多个。本文将重点考察的是,在国际谈判以达成合作协议过程中,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的不同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非洲国家的军费开支逐年增长,其常规武器的进口额也日益扩大,并在地区武装冲突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和俄罗斯是非洲国家主要的武器来源国,其武器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洲地区长期的战乱与冲突。美俄对非军售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及后金融危机时期,美俄为了拉动本国经济,积极拓展非洲军火市场。军售对军火出口国和军火进口国有着不同的意义。对美俄来说,对非军售既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润,又可谋求对非政治影响力。对非洲国家而言,美俄军售带来的并非和平、安全及经济发展,更多的是无尽的灾难和战争。中国对非军售以加强非洲国家国防,促进非洲国家与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为主要目的,但因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对非军售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现代政治是政党的时代.政党与领袖的关系是影响政党政治的重要因素.政党是政治领袖的孕育者还是遏制者直接决定一国的政治效能和国际影响力.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和新加坡三个国家中政党与政治领袖关联性的研究,试图唤醒长期处于沉睡状态的领袖政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1)弱政治领袖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落.(2)传统力量对现代政党的侵蚀必然导致政党的衰落.(3)领袖型政党与制度化政党的结合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基本形态.魅力型领袖向使命型领袖的转型也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际环境对任何国内战略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在历史与地缘政治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环境对台湾问题的影响更是如此.因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的实践不应该只局限于国内视野.当前国际环境对中国和平发展在总体有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美国是中国处理两岸关系问题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但因两岸主体性因素、其他国际力量以及国际法律与制度等诸方面的影响,美国因素存在局限性;应该关注美国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在深层价值观与国家利益上存在复杂的博弈互动关系,因为这种关系直接形塑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就是民主同政党纠结、互动、博弈的历史。一方面民主是政党存在的基础,政党是实现民主的载体;但另一方面,民主与政党又存在着内在的博弈,政党有吞噬、主宰民主之嫌疑,民主也有抛弃、游离政党之趋势。分析二者的互动与博弈,将揭示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在逻辑机理,也将对政党政治、民主政治的未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审视。  相似文献   

8.
政治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使其朝着阶级社会人类所期望的方向演化,使技术成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作为影响技术发展的一种因素,其政治组织、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等政治要素都对技术轨迹的演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使其更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而政治因素间的博弈关系则在理论层面更深入地揭示了多种政治要素间是如何通过竞争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成为建构技术的重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国内大麻问题日趋恶化,寻求解决大麻问题的良策成为美国政府的主要议题之一。美国政府放弃极端年代的极端管制政策,开始把大麻问题的解决诉诸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试图通过次区域、区域和全球的协同合作来缓解国内的大麻问题。历史地考察美国与墨西哥围绕“百草枯喷洒项目”出现的合作与冲突,可以发现,美墨之间的合作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互动影响和制约关系的“不对称性”。美国政府与社会的认知、美国政府内行为体间相互的博弈与妥协、美国国内政策的调整等“三个变量”主导了美墨间禁毒的相互依存结构,继而成为两国间合作存续的必要条件,导致了合作关系的脆弱,也令美墨间的禁毒合作关系难以摆脱帝国霸权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世界政党政治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党是国际关系中的新型行为主体之一 ,冷战结束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政党政治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 ,在我国国际关系研究领域 ,相较世界格局、大国关系、冷战后世界政治范式、国际体系演变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而言 ,我国学者对政党政治方面的研究关注得还不很够 ,关于政党政治研究方面的论文和专著不是很多。虽然有些研究地区形势和国别问题的学者也偶尔写过一些政党方面的论文 ,但大都是零星的个案研究 ,属于微观层面。迄今为止 ,我国国际关系学界对冷战后世界政党政治进行宏观考察的论文尚属鲜见。本文旨在尝试对冷战结束后世界政党政治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政党在各国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以及世界政党政治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西方社会党的关系经历了全面对立与个别接触、党际关系的全面展开、党际关系的挫折与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从我党与西方社会党的关系流变中看出,由于我党作为执政党的特殊地位,发展党际关系要超越意识形态、服从于国家利益、服务于国家关系。冷战后,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转变与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凸显,党际关系从政党的类型和数量急剧增加、政党的国际行为能力不断增强、政党掌控国家的对外政策三个层面加深了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政关系问题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在西方政治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党政关系的运作。该文从政权组织形式,政党体制、政党的意识形态、政党的组织结构以及在野党或反对党的监督与制约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西方党政关系运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中,每个国家都和其他存在利益关系的国家进行着各种博弈,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是维护和决定国家利益的主要战略和手段,虽然实力是决定国家地位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错误的战略导致国家衰落甚至灭亡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现在世界处于全球化的加速时期,世界政治不但有传统的地缘政治因素,而且地缘经济也迅速崛起,这样国家间的博弈就变得更加复杂。在复杂的形势中处理好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到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 ,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一国外交的影响加强。利益集团介入国家外交决策日增 ;而政党在战后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也对国家外交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政党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倾向和观点构成了美国外交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第25届联大后,佐藤政府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联合国中国政策。在决策过程中,首相佐藤始终坚持以美国意见为导向,以"保住台湾"为目标,但由于中美缓和、美台博弈以及政权内部意见纷争等因素纵横交错,致使新政策久拖难决。最终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佐藤选择了追随美国、以"首相裁定"决定日本充当美"逆重要问题案"和"双重代表权案"的联合提案国。佐藤此举固然维持了日美、日台关系,但同时也背离了世界潮流,错失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良机。  相似文献   

16.
美台关系一直是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重要外界因素。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美台关系,可以看到整体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美台关系的因素。也可以从中发现两者之间关系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7.
国家间博弈中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当中,每个国家都和其他存在利益关系的国家进行着各种博弈,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是维护和决定国家利益的主要战略和手段,虽然实力是决定国家地位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错误的战略导致国家衰落甚至灭亡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现在世界处于全球化的加速时期,世界政治不但有传统的地缘政治因素,而且地缘经济也迅速崛起,这样国家间的博弈就变得更加复杂.在复杂的形势中处理好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到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裔犹太移民及其政党在以色列政坛开始崭露头角,以色列家园党作为至今依然存在于以色列政坛的俄裔移民政党,自1999年创建以来发展迅速,对以色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家园党初次创建便顺利进入以色列政府,采取从中心向边缘、从国家权力到地方权力的政治路径,自上而下地实现政治目标。在历次政治选举中,家园党依据政党特点、政治纲领、国内形势、地区局势不断调整参政策略、政治动员、组织游说等方式参与政治。进入联合政府后,家园党在政治层面对以色列政府组阁、以色列政治生态右倾和移民政治融入方式产生影响;在经济方面,家园党提倡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保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以俄之间的旅游业。对家园党政治影响力的分析,从内部因素来看,家园党拥有着数量可观的俄裔犹太移民的政治支持和专业化的政治精英队伍,紧密的俄语网络和俄语文化为家园党争取选民提供了人口学与文化学基础;从外部因素分析,家园党善于利用以色列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家园党与以色列国内阿拉伯人的关系也影响着该党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政治氛围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者之间构成了互动影响。政治氛围是构建和完善政党制度的条件。政党制度在整合政治资源、构建民主政治、构建监督机制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类型学视角和制度化视角是研究政党体制与民主发展关系的两条重要路径。从政党体制类型变迁看,土耳其共和国自成立至今,先后经历了一党制、两党制、温和多党制、极化多党制和主导党制五种政党体制。转型时期,世俗精英通过军队对政治进程施加影响,成为政党体制变革的直接原因,世俗化与民主化的矛盾是推动政党体制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动荡与经济危机是政党体制变迁的诱发因素,欧盟是影响土耳其政党体制的主要外部力量。土耳其政治转型的过程,也是其政党体制不断适应政治现实,发挥自身功能,逐步确立在政治生活中核心角色的过程。当前土耳其处于民主巩固的历史阶段,在政党体制制度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民主政治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