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知道张飙是《科技日报》的总编辑,是新闻界少数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的人之一,也知道他是理工科大学毕业,“弃工从文”,在新闻事业上颇有成就。而且当了总编辑以後仍然不忘写作,报告文学、小说、散文不断问世。但我没有想到的是他“怪招”送出:相骊年他在两家杂志上分别连载两个长篇,一个是科幻小说,一个竟是武侠小说;1994年他出了旧体诗词的《张飙诗词选》;相开年居然在两家报纸上开了专栏,一个专栏谈史念令,篇篇入木三分;另一个却是将自己经历过的点离滴滴写成散文,叫“人生百味”,有的读来让人捧腹大笑,有的看了却让人潸…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集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文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秋白的旧体诗词意蕴深厚、意境醇雅、形式多样、古色古香,别具艺术审美价值。就诗人旧体诗词对传统古典韵文接受生态之视角,对其集句诗、仿拟诗、打油诗以及意境与诗源之美接受诸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其旧体诗词既有对于古典韵文外在形式的仿拟,又有对于古典韵文内在意境的汲取,内外结合,形神兼备,“采铜于山”,“自铸伟词”,出神入化,从而构成了秋白旧体诗词的真、善、美与雅、婉、秀兼容并茂的艺术审美特征。秋白旧体诗词之美,主要源于家乡贤哲的熏陶、书香门第的承传、勤学苦读的磨砺及其时代风云的激荡等因素。秋白旧体诗词,无愧为中国三千年诗歌花园中的一株艳丽夺目而雅婉凄美的奇葩。  相似文献   

3.
陈辽 《中华魂》2010,(2):59-60
当今诗歌领域.新诗和旧体诗词二分天下。写作旧体诗词的人数可能比写作新诗的人还要多。据我所知。江苏就有78个诗词学会.3500多个会员。他们一年间正式出版的和自费出版的诗词.大大超过了新诗在江苏的出版数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写作旧体诗词的诗人中,既有对旧体诗词素有造诣的诗人,也有写新诗已经出了名的诗人.更多的是学习写作旧体诗词并取得成就的新诗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旧体诗词鉴赏和创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喜爱鉴赏和创作旧体诗词,而且鉴赏和创作的兴趣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批判地继承了旧体诗词的表现形式,又运用传统体裁表现丰富而崭新的现实内容,其诗词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传统,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思想内容上超越传统,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革命情怀。在旧体诗词遭到否定和排挤的情况下,毛泽东不因个人的偏好而无视中国诗歌的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而是以自己成功的创作实践和精到的诗歌理论擘画出新中国诗歌发展的格局与方向。毛泽东对继承和发展中国旧体诗词传统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 旧体诗词的疏通要不要进行语法分析?这在旧体诗词的教学中意见颇为分歧。有一种意见,认为旧体诗词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进行语法分析,其意境即遭到破坏,风味儿也就没有了。这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见解。旧体诗词的疏通,属训诂学的范围。新的训诂学要讲究科学化,旧体诗词的分析也理应讲点科学,即作些必要的规律性的语言分析,以提高旧体诗词的教学水平和阅读欣赏水平。至于诗词的意境,绝不是脱离语言组织规律而单独存在的某种空灵的东西。诗词的意境,是通过锤字炼句、增强节奏、调整语调,特别是锤宇炼句而创造出来的。“诗言志”,按照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遣词造句以表达思想感情,这在诗人词客和一般散文作家应该是一样的。若有不同,那只是由于诗词格律的限制,诗人词客驰骋语言的天地比起一般散文作家来显得狭窄些,因而也允许自由些。就是说,诗人词客可以较多地考虑诗词格律而较少地顾及语法规则。惟其驰骋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家们认为,“五·四”以后的文学史是新文学发展的历史,因此当今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均忽略了旧体诗词的创作。这种对旧体诗词的偏见形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并为作家和政治家所强化。然而,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旧体诗词的形成与汉字的特质密切相关,千百年的历史又使它对中国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五·四”文学革命后,旧体诗词虽然被新诗挤到诗坛的边缘而失去了正统的地位,但它仍然顽强地发展着。它有一支可与新诗相抗衡的诗人队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贯穿在20世纪的始终,并呈现出起伏的发展态势。它在思想与艺术方面的成就也不逊色于现代新诗。旧体诗词虽然是一股支流,但它具有与作为主流的新诗并驾齐驱,一同发展的历史地位,不应为20世纪文学史所忽略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四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中,其中以小说的包容性最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古典诗词。相对于现代小说和西方小说而言,将大量的古典诗词穿插于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中,也就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小说中大量的引用古典诗词,不仅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风韵,而且使小说变得更加雅俗共赏、意...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是“为艺术派”创造社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创造社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之一。六十多年来,对他的小说创作、旧诗词、游记,以及生平思想,作了不少研究,但在一千多篇文论中,对他的散文,尤其是议论性散文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郁达夫的散文,在新文学的散文创作中颇具特色,在二、三十年代有着相当的影响。他的议论性散文,常以其明晰的思想,热烈的情怀,大胆激越的反抗,震惊了当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以他伟大的革命家气魄和高超艺术 ,写出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旧体诗词作品。毛泽东对旧诗体裁进行了科学、客观的审视和论述 ,这些都促进了旧体诗词的继承和发展 ,而决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0.
走过弯弯曲曲的路,一百年,才找到这张弓。今夜,箭已定位于弦,做着一个笔直的梦。——《箭》 苦丁斋主人何许人也?文坛诗者都熟知,乃江苏著名诗人丁芒。丁老毕生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新诗、旧体诗词曲、散文诗、散文、诗歌及书画艺术理论都取得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11.
从去年下半年,我们有幸加入太原市桃园诗社。在每月一次的诗社活动日,我们经常收到诗社老社长唐仁均同志撰写的诗词,听到他关于我国旧体诗词的讲解,使我们懂得了不少旧体诗词的格律、平仄、对仗等写作常识。我们有时拿出自己的习作请他修改,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看了又看,改了又改,并给予热忱的指导。他那渊博的知识,和颜悦色的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他那不计名利,贴上资金办诗社的做法,使我们很受教育,也十分钦佩。于是,我们萌发了写一写他的念头。2002年9月27日上午,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太原市金刚里南区唐老的住处…  相似文献   

12.
生长于屈原投江之乡汨罗的任国瑞,自幼酷爱古文,崇拜三闾大夫,蒙童即吟诗,22岁开始研习旧体诗词,迄今30年。在国学遭贬、格律诗退隐的年月,他逆潮流而动,恪守爱好,笔耕不辍,终于伏案功深,有旧体诗词集《罗江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墨韵·任国瑞诗联集》(名家出版社,2012年版)、《思危斋诗联小集》、《行野——任国瑞诗联初集》等行世,近2000首作品流布于14个国家与地区。  相似文献   

13.
当代旧体诗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旧体诗词研究主要集中在“旧体诗词”名称及格律问题探讨、旧体诗词的价值认识、当代旧体诗人个案及群体研究等几个方面,其成果丰富,角度多元,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4.
散文不象小说(特别是长篇)那样囊括万象,也不象诗歌,可以驰骋跳跃。但是有经验的作家对于散文创作,无不凭借想象的羽翼,云游于时代的万花丛中,搜寻那最富有特征的一朵,或潜入海底,去发现那晶莹闪光的珍珠,让人们通过一朵而知秋色,见到一颗而明珠贵。杨朔是深得散文三昧的作家,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散文虽不是他的专工,可是,他的散文确有着重大的影响。实际上,他写散文主要还是后期的事情,一九五六年以后,根据需要,他作了外事工作,经常来去于异国外邦,“对于我不熟识的异国人民,小说无法写,写散文也有藏拙的好处”。这是他对自己的散文创作谈到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散文常常能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  相似文献   

15.
旧体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韵律及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旧瓶已难再装新酒”。要赋予旧体诗词以新的生命,就必须打破旧体诗词的桎梏,批判地继承合理的内容,探索一条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使新体诗词茁壮成长,让格律诗词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张天健是研究唐诗的专家,对旧体诗词创作也颇有心得,在数十年的教学与学术生涯中,精研唐诗,出版了约一百二十多万字的著述。在古典文学教学中还亲力亲为,实践示范旧体诗词创作,出版《听雨西窗试剑鸣》。近年他又从格律诗中精选一百首七绝,辑为《听雨敲诗录》。在此括其生涯,知人论诗,从游履、落难、亲情多方面解读《听雨敲诗录》,以知社会沧桑巨变,诗人笔底波澜的创作,这也可窥见杜诗饷馈后世文士创作诗词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革命先驱黄负生不仅是本世纪初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也是卓有成就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本文根据新近发掘的材料,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黄负生的文学创作活动和他在小说创作、新旧体诗词及其他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填补湖北、武汉新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空白点。  相似文献   

18.
略谈旧体诗词的生命力孙绩元1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旧文化,在“砸烂孔家店”的呼声中,旧体诗词儿无藏身之地。叶圣陶(斯提)曾把写旧体诗词说成是对“骸骨的迷迹”(见《骸骨的迷迹》,载1921年10月2日上海《时事旬报·文学旬刊》第19号)。闻一多曾...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的旧体诗词展示了他丰富、细腻、敏感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不同时期的创作表明了他在参与公众事业与退守私人空间的天平间的不同倾向。他的旧体诗词不但是特定政治历史语境中对艺术本体的回归,同时也是寄寓在精准的艺术表达中的对生命本体的回归,不但是个体生命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生命的沉思和诗意表达,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现代人本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古典诗词,毛泽东曾说:“旧体诗词,有许多讲究,音韵、格律,很不易学,又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如新诗那样‘自由’,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象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象你(指梅白)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