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国对日本越来越重视,研究日本的人迅速增多.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了解日本如何从一个国土狭小、资源缺乏的东方国家一跃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急于了解日本可怕的竞争力源于何处.过去,日本人眼睛总是盯着外国,对外国的一切都贪婪地吸收.现在日本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不再是它仿效的样板,相反,它却成了被学习的榜样.但"经济动物"的谑称使日本人感到难堪.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最近几年日本越来越强调  相似文献   

2.
伏俊琏  王晓鹃 《求是学刊》2008,35(2):134-138
<老子>非一人一时一地写成,而是经过后学多次补充、加工、阐释、整理而成.<老子>最初由老聃口述大义,其后学整理成最早的传本,老莱子和太史儋是<老子>在流传过程中的整理和再次加工阐释者.<老子>初稿成于春秋末期,最后写定在战国末年或汉初.李耳是汉代人对老聃的另一种称谓.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及其理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欧共体、美洲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协定和跨国公司体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由私有化进程和打破区域垄断的自由主义经济目标推动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之中经济和经济学成了世界的结构信息。经济学的两个预设———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和人的世界———非人世界的二元论是全球经济的深层理论基石。经济人的实践活动造成贫富不均 ,二元论把人溺爱成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的动物。人类应该冷静思索这一新的世界形势 ,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低调哲学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我国外经贸部前副部长龙永图,曾多次谈起他在国内外两次不同经历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让他更进一步理解了古语"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的丰富内涵。一次,龙永图要坐飞机去国内某地出差,登机前在候机室休息,突然从一角落里传来了十分嘈杂的声音,热闹非凡的气氛几乎弥漫整个候机室。后经询问方知道:原来是一位  相似文献   

5.
神圣的忧思     
搞商品经济、讲经济效益,是中国改革的主旋律之一,而适当下放权力,尊重个人利益,则是改革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但当这种观念被一些人片面化为好功近利的狭隘经济行为,被另一些人误解成放任自流;在一部分人那里歪曲为唯利是图,在另一部分人那里蜕变成假公济私时,便给社会带来了烦恼。教育处在这些人制造的灾难中心,而社会还在继续忽视教育。神圣的校园里充满着忧郁的气氛。校园的迷雾学校图书馆的目录室里已不见笔和索书单,用自己的纸写上递去,借书员却非要你填索书单,此  相似文献   

6.
邵登 《东西南北》2014,(20):28-30
“煮饭是我离婚之后才开始研究的,变成了我一个人过日子的习惯,洗碗、切东西、剥皮,变得有时间去做了。煮饭,成了我这些年治疗型的伴侣。”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22,(1):153-160
历来学者们都将《论语》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诠释为一个人的为学次序或是君子道德人格的养成,这样的诠释看似合理,实际上却与孔子之思想相悖,并存在着"偷换主语"的嫌疑。在"性-道-教"视域下,可以看到,"情"是儒家教化立论的出发点,现实世界存在的恶是因为人与外界事物相"感"而产生了"情",而"情"是否"发而皆中节",就成了善恶的关键。由发生学观之,我们也不难发现,实际上,《诗》、礼、乐皆因人之情感而产生,但又作用于人之情感。但是,三者并不是分离的状态,在教化实施的过程中,《诗》、礼、乐三者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因此",兴于《诗》"侧重于人之情感教化";立于礼"侧重于人之理性教化";成于乐"强调的是人之情理融通。  相似文献   

8.
庄新波  李鹰 《生存》2020,(9):0209-0209
规范书写汉字的学习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写好汉字,让每一个人达到规范书 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为了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书法家,或者是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语言文 字工作的研究者。不是效法孔乙己那样,去教小孩子茴字的四种写法。  相似文献   

9.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3(2):F0002-F0002,F0003
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是2008年6月由原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和建筑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现有专业6个,在校普高生1283人,成高生80人。院内专任教师30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15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25人。“双师”型教师23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180人。  相似文献   

10.
论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哲学一方面高扬主体性,使主体成了其对象世界的构造者,另一方面又以自在之物限定了主体,因为作为现象的基础,自在之物是永远不显现、不可知的,因而也就成了认识主体的界限.对认识主体的限制虽然突现了人的有限性,但并不是对人的贬低,相反,留下了自在物恰恰给人留下了希望.因为自在物作为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存在.它在任何时候都在提示我们: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所认识到的那样,我们的生活世界还有其他可能性.对自在之物的觉悟、思想会使我们具有能从眼下生活与眼下世界摆脱出来的超越性眼光,从而展开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