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族自称“蒙古尔”或“察干蒙古尔”。这个自称本身就反映出上族与蒙古族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在土族群众中,至今还广泛地流传着他们的祖先来自蒙古人的传说。其中关于成吉思汗的部将格日利特率部来到今互助县一带,留驻索卜滩(意为“蒙占滩”),格日利特病死之后,其部属便留居下来,和当地霍尔人通婚,繁衍生息而成为今天的土族的传说,在《佑宁寺志》中也有所记载。格日利特是蒙古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这里提到的“霍尔”人究竟指历史上的哪个民族,这需要由史学家来回答。但是,研究土族和蒙古族历史的学者们,无不认为土族与蒙古族…  相似文献   

2.
土族的尚白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人民对洁白无瑕的颜色有一种特殊的崇尚心理,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阳刚之气质和光明,能表现他们洁白的心灵。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自古传承下来的尚白文化现象,概述如后。 一、社会风尚方面尚白文化现象。土族人民从来自称“蒙古尔、察汗蒙古尔孔”,而“察汗”即为“白”之意,顾名思义,就是,“白蒙古尔人”。据说,“古时候,察汗蒙古尔  相似文献   

3.
勇于探索 独树一帜《土族(蒙古尔)源流考》评介魏绛在我国56个民族中,很少有哪一个民族的族源象土族那样,引起过众多史家的兴趣,长时辩而不休、争而不决。李克郁教授的新著《土族(蒙古尔)源流考》新近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探索土族族源问题的一部力作。该...  相似文献   

4.
独辟蹊径探真求实──评《土族(蒙古尔)源流考》陈新海土族是青海省的土著民族,居住在青海的互助、民和、大通、贵德等县,以及甘肃省天祝县境内,人口只有15万余人。分布地域之小,人口之少,引不起国人的注意,然而,对土族族源的研究,却已历时近百年,至今,仍有...  相似文献   

5.
严谨翔实求真—《土族(蒙古尔)源流考》评介孟维不囿旧说,勇于探索,观点新颖,论据确凿,材料翔实,说理清楚,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显示出严谨缤密的逻辑思维,最终得出令人心服的科学结论。──这,便是我对《土族(蒙古尔)源流考》一再咀嚼、反复推敲之后得...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学角度看土族与蒙古族的渊源关系──读李克郁《土族(蒙古尔)源流考》札记贾晞儒语言跟人类社会几乎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们人凭藉其语言传授同自然灾害、社会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经验教训和求生存、求发展的知识、技能,运用其语...  相似文献   

7.
漫话土族服饰文/李琪美(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互助、民和、大通等地,人口19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地区、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差异,土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头饰土族妇女早期的头饰称“扭达”,式样有八、九种。用彩布、银、铜、金属长针、...  相似文献   

8.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的一部史诗,在国内有藏文本和蒙文本。藏文本流传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广大的藏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和纳西族部分地区。蒙文本称为《英雄格斯尔可汗》,国内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蒙古族地区,国外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匈牙利、伊朗等国。现在国内搜集到的藏文版本已有六七十种之多,仅就说唱  相似文献   

9.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原保安城附近的下庄、嘎斯尔等地的一些土族也使用保安语。使用人口共约9000人。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藏文古籍中的霍尔均指蒙古.蒙古尔是元明之际脱离本部形成新型民族的蒙古人,故藏文文献及现今的藏族仍称他们为霍尔.  相似文献   

11.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蒙古语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与中世纪蒙古语相当接近。本文就无音a在土族语和《蒙古秘史》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土族族源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的族源之争,主要有吐谷浑说与蒙古说。本文就双方争论的土族语言、霍尔归属以及土人、土达与察罕蒙古尔族称来由等几个焦点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相应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土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吐谷泽说、蒙古说、沙陀突厥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于1981年5月编辑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一书中倾向于蒙古说,这也是五十年代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队土族调查组经实地调查和研究编写而成的《土族简史简志合编》一书中阐述的观点。其后,我们没有看到有份量的具有论证意义的文章,但在1982年11月出版的《土族简史》中不知何故,突然换了一种说法,认为土族与历史上的吐谷浑有关。这以后,《辞海·民族分册》、陈永龄编《民族词典》等…  相似文献   

14.
肃南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体民族,汉、藏、蒙古、回、土等11种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共有人口3.5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5.3%。县境内的藏族渊源于“吐蕃”,主要居住在皇城、祁丰、马蹄3区。蒙古族大多属喀尔喀蒙古人,来自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居住在白银蒙古族乡。土族大多是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迁入的,主要分布在皇城、大河、马蹄3区。除少数民族外,还有人口众多的汉族兄弟,占全县人口的44.7%,绝大多数是来自邻近的河西走廊各市县。自治县成立以来,通过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认真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  相似文献   

15.
土族语、古蒙古语对照词表(一)李克郁,李美玲土族是我国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建国前,文人史家对土族的一些情况很少有报道,因之人们对其很陌生。建国后,在五十年代,国家曾一度组织工作队深人到土族地区,对其社会历史及语言进行了调查,但正...  相似文献   

16.
能否搞好蒙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是关系到蒙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大问题。辽宁省蒙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格局 ,由它导致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 ,引发了我们关于蒙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因此 ,在使用新教材 (东北三省协编的蒙语文教材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要树立适合于素质教育的教学观 ,以新的观念去研究 ,对蒙语文教学中涉及的语音、语法、词汇、写作教学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具体操作时 ,需做到四个转变 ,即由“教什么”转到更多地“练什么” ;由注重“分析”转到更多地去“朗读” ;由关注“教师的成功感”转到同时关注“学生的成功感” ;由注重“汉语思维”转到注重“蒙古思维”。  相似文献   

17.
绚丽多彩的达斡尔族的民间文学是达斡尔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逐渐完善的。达斡尔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地区,总人口121357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主要从事农业,辅以牧、猎业经济。达斡尔族有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在一些满、汉文的历史记载中,曾被称为达呼尔、达古尔、达瑚里等  相似文献   

18.
土族是世居青海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朴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看看这些造型各异,端庄大方的“扭达”,就足以令人深思遐想,肃然起敬。(图见封三) “扭达”是土族对其已婚妇女头饰的称谓,系古老的头饰。分别有形似圆饼的“托欢扭达”(也叫绊绊切扭达),汉语称“干粮头”(图一);有形似三支箭的“捺仁扭达”,汉语称“三叉头”(图二);有形似簸箕的“适格扭达”,汉语称“簸箕头”(图三);有形似铧尖的“加斯扭达”,汉语称“铧尖头”(图四);还有形似漏凹槽的“雪古浪扭达”及其他形状的“加木扭达”、“索布斗扭达”等八、九种之多。 这些称为“扭达”的妇女头饰,分布于互助土族聚居地区。基本上是一个地方一种“扭  相似文献   

19.
蒙·元时期“回回炮”的东传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元时期“回回炮”的东传及作用●马建春宋元之际,随着蒙古人的西征,阿拉伯、波斯、中亚一带的回回人大批远道东迁,这些回回人由于具有高超的文化和优良的技艺,而受到蒙古统治者的赏识与重用。蒙古帝国在它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重于伊斯兰文化熏育下...  相似文献   

20.
公元1578年,俺答汗在青海湖畔之仰华寺与西藏哲蚌寺法台索南嘉措会晤,并皈依了藏传佛教。青海自然成为藏传佛教僧众来往与蒙古各部落与西藏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藏传佛教必然会对甘青地区的土、蒙古等各民族产生重要的影响。藏传佛教传入土族社会并渗入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由此也产生了双重影响,本文对这些影响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认为一方面它成为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阻碍了土族社会的人口繁衍、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却使土族地区的寺院成为文化传播的中心,一些土族的高僧成为当时的知识精英,他们通过著述与宗教实践,对加强土、藏、蒙古、汉等民族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文化互动,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