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受到了严重的“债困扰”,三维债危机(财政债危机、银行债危机、企业债危机)交织形成了一个“债陷阱”,使金融资源不断地聚集、注入、沉淀,被长期锁定在一个低效率的配置流程之中,即居民高债权、高收益,国家高债务、低收益,银行高利率、高风险,企业高成本,低效益。因此,改革的逻辑必然要求政府大幅度削减对居民的负债,通过建立市场融资机制来引导居民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包括实物投资、股权投资和保险投资,使居民直接投资取代银行负债成为对经济的主要资本注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新制度的生成,推动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喜 《学术交流》2003,3(3):83-86
我国目前主要通过银行中介 ,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在现有体制和经济关系中正不断积聚金融风险 ,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影响资本形成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加强有关的制度和基础建设 ,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及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以疏通全社会范围内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从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我国金融深化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此产生的对利率的管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并且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其负面影响也日趋增大.本文通过对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央行利率政策对储蓄与投资的效应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何大安 《浙江学刊》2005,(2):185-190
市场体制下的投资运行所蕴涵的机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是由金融市场化过程决定的.本文认为,金融市场化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和利率调节两方面,货币政策及其与之相对应的金融工具的使用,决定着金融市场化的进程;经济体制转轨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反映,表现为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状态的转变.就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利率调节对投资运行所赋予的机理而论,分析金融抑制状态和深化状态下的货币政策及其金融工具,有助于揭示投资运行机理.文章根据中国体制转轨以来金融市场运行的实际,分析了金融市场化过程中投资运行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5.
1982—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呈交易总规模阶段性加速增长、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双顺差、误差和遗漏项目发生逆转等特征。从储蓄投资缺口、国际产业转移、跨境资本投机和非均衡外汇管制等角度对国际收支的变迁进行了理论解释。短期内“双松一稳”政策可以避免国际收支急剧收缩对经济的巨大冲击,但在长期应实行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型,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注资渠道储蓄一银行信贷单一化的融资体制变动相对滞后,使过去国家财政注资主导型国民经济转变为银行货币同接融资主导型经济即借贷型经济。由于投资和企业的效率远低于银行利率,这种借贷型经济带来一系列后果: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最后将成为全负债资产的企业;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的风险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微观资源配置及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金融深化与中国金融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秋  刘殿新 《学术交流》2006,(1):96-100
金融深化在改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相关率逐渐增长,金融机构组织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健康成长,这个过程正是中国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虽然尚未发生全局性的金融动荡,但我国金融业同样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如金融机构高居不下的不良资产,保险业的无序竞争,上市公司的不良业绩等等。在金融深化进程中,保持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谨慎开放资本市场,稳步推行金融产权改革,准确把握金融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几点思考田毅一、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意味着我国将逐步向国际规则靠拢,利用市场手段调节货币供求量,进而调整经济。而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及上升阶段,货币资金具有需求弹性强于...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战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面对金融国际化的潮流,中国金融业也会遇到一般发展中国家相似的共同问题,需要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包括:(1)适应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发展金融市场,利用间接投资,注意国际银行业务的发展新趋势;(2)发展投资主体和投资工具,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创新;(3)以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化为金融开放创造条件,改革商业银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央行调控体系;(4)利用国际条件,包括国际收支调节和防止短期资金冲击等方面的条件,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安排。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城乡居民不同的储蓄行为,从而导致他们不同的预防性储蓄强度与城乡消费差距.我国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为4.092,农村居民的为7.332,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强度显著大于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强度.面临着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是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强度大于城镇的重要原因.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加快建立惠及城乡居民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改革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力争尽快到位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顾名思义,必须要有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和市场体系,作为资源配置和整个经济运行的基础。而要培育、发展、形成这样一个市场,又必须要有在市场中活动的主体即广大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之相适应。否则,市场和市场体系也不可能很好发展并最终逐步形成、完善。因此,从改革一开始,我们在提出扩大市场、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同时,就很重视企业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社区公…  相似文献   

12.
一、利率调控目标与我国现实的反差利率调节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储蓄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即利率上升,储蓄增加;利率下降,储蓄减少。后者则反映出投资与利率呈负相关联系,即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利率机制正是通过这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调节着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调节着社会总投资与总储蓄;从微  相似文献   

13.
BOT模式软化下无居民海岛开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得懿 《太平洋学报》2013,21(1):94-101
无居民海岛开发与管理采用建设—经营—移交(BOT)模式,不但丰富和发展了BOT的理论与实践,而且促进了无居民海岛开发与管理的多元化和灵活化。马尔代夫无居民海岛开发的实践表明,通过在投资主体、投资领域、内资介入等若干不同进路来实现BOT模式是可行的。基于无居民海岛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法律属性的认知,我国无居民海岛BOT模式软化视野下的融资法律机制,是BOT模式软化趋势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本文通过融资契约模型的解读,提出BOT模式软化下的融资机制——构建政府补贴和保证金的有机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金融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金融深化”张幼文本文从“金融深化”的理论出发,论述了我国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体制的要点。作者认为,我国应按照金融深化的要求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并考虑我国体制转轨的特有内容。这就是,首先要为现代金融系统的形成建立起真正的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进展主要体现为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打破了金融体系内的行业垄断,扶持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机构。但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大部分结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姝琴  陆丽纯 《探求》2015,(1):83-92
本文选取缓冲储备模型研究我国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分别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很强,主要受收入、住房支出和医疗支出等不确定性影响;教育支出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越来越高,医疗支出对预防性储蓄的影响逐渐降低,住房支出对储蓄的影响波动变化,可能与住房改革有关;西部地区与全国的预防性动机最相似,解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变量相同;东部中部地区解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变量是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意识及进行金融资本市场改革是解决我国当前高储蓄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6万亿人民币的私人存款,虽说其中真正属于工薪族的十分有限,但对消费市场而言,谁敢说不是一个巨大而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前不久,从一张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这 几年连续数次的银行利率调整,正在使我国城市居民的金融意识得到增强,投资结构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对此,笔者亦有同感。但问题在于,这种变化究竟有多大?或者说连续数次的利率调整,特别是当开征储蓄利息税,在把钱存入银行几乎将没有多少利息可获的情况下,到底是不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居民尤其是都市人的投资意向呢? 笔者在近2年的每次利率调整后,都曾在都市…  相似文献   

18.
"三农"弱势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难题.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理论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为转轨经济国家运用现代金融服务农村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规范程序.波兰农村银行体系的改革确立了法律基础,调整了合作银行组织架构,允许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扩大业务,以盈利能力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引入欧盟银行监管标准,现已成为中东欧各国合作金融最成功典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以农信社为主体,其演进历程与波兰有相'似之处.波兰合作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指标要优于商业银行,而我国农信社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为此,深化农村信用合作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对我国经济转型深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创新》2010,(2):101-101
湖南大学苏基溶、廖进中在2010年第1期《经济评论》发表《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类储蓄动机的实证分析》一文指出,消费不振和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作者应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7年的数据,同时检验了生命周期动机、遗赠动机和预防性动机三种储蓄动机假说。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是一个基本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经济改革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经济改革以后,我国的失业率不断上升,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改革是一场收益大且成本低的改革。由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仍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