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学时,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2.
乡土教育资源是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生成的重要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小学作文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当然也离不开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源泉,可供师生在作文的教与学中大力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为小学作文教学服务?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笔者家乡淮安地方乡土教育资源丰厚,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3.
师范中文专业大学生必须学会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是因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改特别重视和强调的问题,它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同时学会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因此师范中文专业大学生必须正视自身问题,学会合理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作文之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是瞬息变化的,事物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只要我们指导学生用耳朵  相似文献   

5.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提高语文学习有效性的手段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着误区和不足.文章意在指出其开发和利用广泛有余深度不足等问题,提出提高一线教师理论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不但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相似文献   

8.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语文课改热点之一。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的推动下,老师们认识到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带着“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不久前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两场观摩大赛先后举行,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重要的看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计划的实施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概念的提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显 现。凉山彝族拥有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凉山彝族文化资 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益的成分引入语文教学中,拓宽语文的课程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的灵活多样化和特色化,增强民族 认同感,最终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0.
高中阶段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举足轻重的.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处境的特殊性和现代阅读对象的转变导致阅读心理、阅读行为的嬗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前提是明确其意义、特点和功能。本文根据语文课程的独特意义和自身特点阐明语文课程评价的三个意义、四个特点和八项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语文课程开发、运用和整合普通话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深度、广度问题,从审美教育的规律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两个角度,探讨语文教育活动中普通话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当我们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感到十分亲切。是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比较软化的作文评估要求,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估以更为正确而科学的方法,而且还是在给语文教师们“松绑”和“减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的形成和发展应根植于现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差异,体现丰富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展开过程就是语文课程的生成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在教学实践中个体经验的创生。本文运用后现代教育观点,对语文教育中被冷落的“虚无语文课程”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改赋予语文课程评价以新的理念,但对新理念的把握往往停留于简单图解,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依然是甄别与选拔;命题的改革更注重形式;“学习档案袋”、“记载表”过于繁琐;以各方“评价表”构成的综合评价系统流于形式。要建构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澄清:评价和检测是围绕教学内容,还是围绕学习中的人?评价、检测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还是学生?语文课程到底评价、检测什么?什么样的评价策略最适合语文课程?作这样的反思有益于建构真正属于语文课程的评价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反复强调小语教学要加强语文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理解“理念”和“建议”的内涵,把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语文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体验到学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要注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而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动画片,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教师要善于挖掘来自电视动画片的习作资源,让学生在感兴趣地观看、感兴趣地习作中,逐步掌握习作方法,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把观看动画片和指导习作有机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刻不容缓。语文课程资源丰富 ,其分类有 3种形式 :即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优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条件性原则 ;要注意课内外结合 ,发挥教师的作用 ,防止已开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