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谔 《江海纵横》2005,(1):39-39
偶有闲暇,我的脑海里常会不自觉地冒出这样两个问题:什么是书法?学习书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问得看似“白痴”,但我发觉,对于不同的人,他们的答案又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用毛笔写字;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书写的技法;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需要精心构思的一门造型艺术。而对于王蓝青先生来说,书法,就是通过书写来表现自己,就是书写自己的学养、襟怀。学习书法,对于有些人来说,  相似文献   

2.
“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而言,活着或者死亡都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一个具有纯粹信念的共产党人,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死,是为共产主义献身,生生死死都在共产主义紫高的精神境界获得完全的统一。然而,在生与死都无所惧的共产党员队伍中,“信与不信”、“信这还是信那”却十分离奇地成为某些腐化堕落高官们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茶     
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把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茶叶上下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有的匆匆展开,匆匆地沉;有的渐渐舒展,慢慢升腾。小小的茶叶,就像一个大千世界,而每片茶叶则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品茶如品人生,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本无区别,只是融进诸如家庭的、历史的、社会的因素,界定了贫富贵贱。有的为名孜孜以求,不惜“为伊消得人憔悴”;有的为利奔波劳累。其实,人的生存需要极其有限,只不过“一箪食”、“一瓢饮”而已,何必吃着碗里还望着锅里?芸芸众生,生老病死谁都不能躲掉,当离开…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梦”境具有强烈的思辩色彩,使梦成为生死之辩的独特空间。在生与死之间,庄子对人生生命哲学的阐述有独特的观照:一是世俗的生死,一是超世俗的生。庄子梦与非梦的人生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它严肃地批判了现实的人生,然而又无法逃避和脱离现实人生,生命哲学的统一机制完善地体现于梦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养心与和谐     
周建军 《金陵瞭望》2006,(16):56-56
心平过大海。心为一身之主。心平气和,五体安宁;心平气和,千祥骈集。养心,自古以来就是哲人智士强调修炼的人生课题,更是人类经历战争、与大自然搏斗乃至活在太平盛世都难以回避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生命体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活着的快乐与痛苦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身上内涵不同,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证实,人们的幸福感从来未必与物质生活的水平成正比,所以有“室雅何须大,心宽返少年”等朴素而又蕴涵深刻哲理的民间养心名言。  相似文献   

6.
一、话题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样的?”有人说是草长莺飞、百花齐放;而白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不同的诗人的眼里具有不同的春天,诗人的不同个性使春天也具有不同的个性,因为个性,世界才美丽,人生才精彩。  相似文献   

7.
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讲述库文轩、库东亮父子在河流与岸上的故事,书写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荒诞的人生境遇。作品中人物命运围绕“河”与“岸”展开,“河”与“岸”的对立,为他们的人生写下注脚,成为人生的形象化隐喻:既代表着人生的安稳与漂泊两种状态,又象征着自由与束缚这两种人生境遇;同时,在二者的对立中还表现出生与死的人生命意。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各种文学流派和文艺思潮如钱塘春潮冲刷着被十年浩劫禁锢生锈了的人们的头脑,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使在变革中获得新生的文学得以重新思考世界、观照人生。“一个人从诞生之时起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在生与死之间存在着生命。”生命与死亡是人生永恒的悲剧主题。世界上任何人,无论是英雄伟人,还是凡夫俗子,都在生与死这两极之间拚搏奋斗,谱写自己生命的乐章。死神是如此残忍和冷酷无情,又是如此法力无边,无论是活得轰轰烈烈,还是活得猥猥琐琐,都一样摆脱不了死神的魔掌。既然死亡是不  相似文献   

9.
《诗经·黍离》是为人类千古之问——“我是谁”而作,其中诗人“心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谁”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而其中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之问,正是“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特殊形式,是诗人发现了自己的本体之我而对本体之我又无法彻底地加以理解,觉得自己很陌生,从而才把自己作为对象而发问的。  相似文献   

10.
生与死是人世间的一种客观必然现象,是每一个人都要遇到而又必须正视的人生矛盾。这就决定了一切人生哲学在探讨人生奥秘的过程中,都必须对生与死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因而生与死也就成为一切人生哲学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对生死观的有关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生死观的形成及其历史考察人究竟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死?应当如何对待生与死?怎样才能做到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作出不同的回答,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死观。由此可见,生死观就是人们对生命的存在和归宿,抱  相似文献   

11.
1000公里的路程,大多是曲折崎岖的山径,参加者4人一组,互携互勉,不眠不休,在48小时内,迎朝踢,送落日,沐山风,眺海涛,在几乎是绵绵无尽的上坡和下坡中,向着终点进发,行者各有怀抱,有的是借以锤炼自己的毅力意志,不断“完善自我”、“挑联自我”;有的藉此增强良朋友好之问的“国队精神”、“伙件关系”;有的谨凭着一颗爱心,志在参舆……、而目的只有一个:为帮助最需要的人筹款。这就是每年11月间,香港乐施会主辨的“毅行者”活勤,香港最大型的身育筹款活勤之一,1997年的参加者是2804人,筹得港币超过1100万圆;1998年是3…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擅长在复杂的时空关系里建构故事,“夜”作为自然时空是故事展开的场景,作为人类精神和观念化的心理时空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从而,传达了这一时空形式背后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死亡时的一声不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在不少的“三线厂”里有些临时生活区,有的是双职工搬进了正式生活区后,腾出来的建厂初期的土窑洞;有的是那些带家的职工自己临时盖的一些简易土房。这些生活区住的都是那些从农村来的临时户。有的叫他们“红面户”,就是不吃供应粮的农村户;有的把他们称为“第三世界”,就是处在发展中的一个新群体;而我们厂里叫他们住的地方是“幸福村”。  相似文献   

14.
在《论语》里,颜回与子贡都接触到了“性与天道”的问题,但为学之方和人生境界不同,颜回“尊德性”而子贡“道问学”。《庄子》全书抑子贡而扬颜回,对“性与天道”进行了深度阐释。在穷达生死的问题上,庄子肯定了孔颜乐处,但引入气化论而远离了儒家正命论。在人性和历史问题上,庄子反思了人类的异化,他重建人性的理想与儒家相似,但其人性预设及反性复情、无为而治的政治观与儒家的扩充四端说及伦理教化观又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有着因理想追求和恶浊社会现实相背离、对情感的期待和期待实现程度之间相差太大,以及对时间和死亡十分关注却又无可奈何而产生的孤独。同时,陶渊明又以“自然”、“顺化”的思想来超越孤独;具体的方式有:引古代贤哲为知音,借酒排遣并超越孤独,以诗书自娱,在躬耕劳动中体验人生并超越孤独。  相似文献   

16.
错过流年     
我家养了一群鸡,花园是它们的天堂,小猫咪也常常来这儿凑热闹。 今天猫又来“串门”了。刚好我家孵出一群小鸡,它可能是闻见蛋壳的血腥昧,就大叫一声:“喵——呜。”鸡们吓得屁滚尿流:有的躲进草丛中纹丝不动;有的顾不上疼痛猛的往刺堆里钻——修剪下的三角梅枝条;有的飞上树权,密切注视猫的动静。  相似文献   

17.
佛祖问弟子:“人生究竟有多长?”“五十年。”“不对!”“四十年?”“三十年?”“不对,不对!”“那么人生究竟有多长?”“人生只在呼吸间。”每次读到《禅说》中的这一段,总会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一下,以证明我呼吸间鲜活的人生。尤其是经历了那样的非常时期。从前的每个清晨,我们总是在摆脱数不清的昨日的束缚中醒来,又忙着思量明日的生计。对我们而言,人生是茫茫然的漫漫旅程,是周而复始的轮回。殊不知生命其实如此脆弱,人生其实如此短暂。相对于浩瀚的宇宙,人的一生真的就如同流星划过天际那短短的一瞬。在这一瞬之间,人却不得不用尽整个生…  相似文献   

18.
重视生活     
三毛 《社区》2011,(8):11-11
我认为写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人问我:“你可知道你在台湾是很有名的人吗?”我说不知道.因为我一直是在国外,他又问:“你在乎名吗?”我回答说,好像不痛也不痒,没有感觉。他就又问我:“你的书畅销,你幸福吗?”我说.我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又有别人问我:“写作在你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吗?”我说它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他又问:“如果以切蛋糕的比例来看,写作占多少呢?”我说就是蛋糕上面的樱桃嘛!  相似文献   

19.
马莉 《山西老年》2012,(10):48-48
在一个山顶,曾有两块坚硬的石头,它们每天在那里风吹日晒,生活寂寞而单调。有一天,一块石头问另一块石头:“你愿意就这样一辈子呆在这里吗?你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另一块石头回答:“我渴望能从我的身体里炼出钢铁,铸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驰骋沙场,纵横天下,拥有一段最激情的人生。”然后,它反问:“你呢?”这块石头回答:“我渴望成为一块鹅卵石,铺在城市的公园里,可以供老人们散步、锻炼身体,也可以听情侣们缠绵的情话。这样的人生,温馨而惬意。”  相似文献   

20.
学过英文的人都会知道,给人最不留一点情面的评价,莫过于称别人为“Loser”。失去什么?解释很多。失去胜利的可能、失去坚强的斗志、也失去做人的尊严…… 而在如今职场,正在悄然形成一群“失字辈”。有的一览无遗,有的却隐藏很深;有的一时之态,有的却是经年累月;有的初出茅庐却怨气冲天,有的久经沙场但也狂躁不已。“千江有水千江月”,在这个群体里,每一位成员都有着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