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现代物流业与国民经济联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7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价格影响系数等分析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和产业关联,结果显示物流业对第二产业依赖程度最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程度和辐射仅次于第二产业,而远高于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物流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它的影响力要超过一般的服务性行业等等.  相似文献   

2.
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灿 《统计研究》2005,22(9):72-4
投入产出法作为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产业关联研究的重要工具,其分析基础是:在一定的值域内,某种产品的产出量与相关的投入(各种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量之间是成线性比例的①。各种消耗系数就是刻划这种数量关系的主要工具。如所周知,最基本的产业关联分析测度是直接消耗系数,由此可推导或派生出几乎所有的其他分析系数。通常将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定义为:A=(aij)n×n=X^q-1(其中,X为中间流量矩阵,q为总产出向量),则有如下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和完全需求系数矩阵(列昂节夫逆矩阵)②:B=(I-A)-1-I=(bij)n×n C=(I-A)-1=B I=(cij)n×n借助于这些…  相似文献   

3.
中国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鹏  许健  吴灿 《统计研究》2010,27(7):73-77
本文以中国1987、1992、1997、2002、2005年五张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分析对象,研究了1987-2005年间中国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总体差异程度总体上为下降趋势;直接消耗系数的稳定性和直接消耗系数数值的大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差异程度增大的部门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差异程度减小的部门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1987-2005年,中间总投入比成逐年增加,各个部门的中间投入比的平均值逐年下降,离散程度减小;1987-2005年,三次产业均增加了对第二产业的中间消耗、减小了对第一产业的中间消耗。  相似文献   

4.
运用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中国能源与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提出能源与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与类型,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2000-2014年能源产业、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及能源金融产业共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与金融系统经历了严重失调、勉强协调、中度协调、良好协调四个发展阶段,但协调性总体较低,尚未达到优质协调发展。该结论对更理性地把握中国能源金融的发展态势提供了参考。同时,基于研究结果和"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提出促进中国能源金融合作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流通业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流通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得到了流通业分配系数,直接消耗系数,中间需求率,附加值率.进一步分析了流通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得出了流通业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综合就业系数以及综合资本系数.揭示出流通业的产业定位,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带动就业的能力,提出了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柴士改 《统计与决策》2017,(16):171-173
为了弥补传统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计算与内容上分别存在将各部门等权重与无法从结构上反映部门之间的关联效应的局限性,文章基于产业视角下,构建改进影响力系数与改进感应度系数、中间投入分配系数与中间使用分配系数,对金融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相与后向关联效应进行评价.结论如下:整体上,金融部门对国民经济的供给推动作用大于需求拉动作用;结构上,各行业对金融部门的依赖性较强,金融部门发展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内部协作性较强,但同时离不开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目标出发,构建了新的混频金融状况指数(MFFCI)编制公式,使用MF-VAR模型,测算了金融状况变量的混频权重系数,实证编制和应用了中国MFFCI,同时与同频金融状况指数(SFFCI)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FFCI无论与GR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还是对GR的领先性和预测能力,都比SFFCI好,说明MFFCI更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利用空间统计方法检验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合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方法,对金融集聚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金融集聚效应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路径依赖”特性;地方保护阻碍了金融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产业集聚对金融集聚的影响不明显;“城市拥挤效应”强于“城市经济效应”,导致城市化进程与金融集聚路径相悖;外贸依存和人才机制显著地促进金融集聚.  相似文献   

9.
影响力系数是产业关联测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然而影响力系数的传统测算公式存在诸多缺陷。综述了影响力系数的传统测算公式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产业结构(份额)、衡量标准以及中间投入的国内外区分等因素,对影响力系数的传统测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在中国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影响力系数测算公式改进前后计算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邓瑜 《统计与决策》2022,(18):147-151
探讨数字金融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家庭消费升级,对于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提振经济乃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构建数字金融能力评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家庭消费总额及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能力的提升,能够通过优化资产配置与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促进家庭消费升级。同时,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效应对于低财富水平家庭表现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新的全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创新性地编制出2007年全国能源投入产出表、全国绿色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两表间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及能源部门环境成本弹性系数,结果表明: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火电业和炼焦业对其他部门的制约程度更大;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火电业和炼焦业对其他生产部门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天然气开采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有明显改善;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火电业和石油加工业的生产成本受环境治理成本变化影响较大.鉴此,提出中国“十二五”期间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Nonparametric density esti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easurement error is considered. The usual kernel deconvolution estimator seeks to account for the contamination in the data by employing a modified kernel. In this paper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a weighted kernel density estimator is proposed. Theoretical motiv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existence of a weight vector that perfectly counteracts the bias in density estimation without generating an excessive increase in variance. In practice a data driven method of weight selection is required. Our strategy is to minimiz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a standard kernel estimate from the contaminated data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convolution of the weighted deconvolution estimate with the measurement error density on the other hand. We consider a direct implementation of this approach, in which the weights are optimized subject to sum and non-negativity constraints, and a regularized version in which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ncludes a ridge-type penalty. Numerical tests suggest that the weighted kernel estimation can lead to tangible improvements in performance over the usual kernel deconvolution estimator. Furthermore, weighted kernel estimates are free from the problem of negative estimation in the tails that can occur when using modified kernels. The weighted kernel approach generalizes to the case of multivariate deconvolution density estimation in a very straightforward manner.  相似文献   

13.
李程等 《统计研究》2018,35(3):38-51
针对当前去杠杆中亟需解决的阀值测度问题,通过搜集我国工业各个行业的相关数据,尝试测算其合理的波动区间。一方面,基于国民收入循环流,以货币流量理论和存款准备率上限为基础,对我国工业各行业杠杆率的下限进行测算;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以企业收益流能够覆盖成本流为基准,以银行信贷风险有效控制为目标,测算了工业各行业杠杆率的上限。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我国目前以工业企业为代表的微观杠杆率仍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第二,各个行业的波动区间有所不同;第三,去杠杆政策制定应该根据不同行业,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4.
李金昌  沈晓栋 《统计研究》2011,28(12):36-40
 本文基于2008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新框架,在对非正规部门的统计内涵、宏观效应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选取地区生产总值、非正规经济、非正规金融、城镇非正规就业四项指标,通过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对非正规部门宏观效应进行动态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正规部门具有“低效率、低抗风险性”特征,对宏观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非正规金融规模弹性系数稳定在0.3-0.4之间;非正规部门就业规模的增长对宏观经济的增长起积极作用,作用的大小与国家人口流动政策调整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陈蕾  王敬琦 《统计研究》2016,33(8):37-46
从理论上剖析Beta系数跨期时变、时间要素设定差异对系统性风险度量及公司估值结果的影响,并以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样本周期,以有色、钢铁、石化、房地产、银行等5个周期性行业板块收益率及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周数据和月数据为研究样本,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时间要素设定差异会显著影响Beta系数稳定性;(2)时间要素设定差异对系统性风险度量及公司估值结果影响显著;(3)审慎设定时间要素,有利于提高Beta系数稳定性,同时降低系统性风险度量及公司估值误差。其中,“5~10年”是更为可取的Beta系数估计时段,并应优先选择以“周”为单位的收益率度量时限,其次是以“月”为单位。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金融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2005年12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计算整合,得到12个产业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相关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完全需要系数、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从各方面分析了福建省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并提出加快发展该省金融服务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研究中国教育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并与美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业与第二产业关联效应显著,而美国教育业与第三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中国教育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推动效应都不明显,美国教育业的拉动和推动效应比中国稍大;中美两国教育业的影响力系数都高于感应度系数,两国教育业对其上游产业拉动作用比其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2007-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结合传统收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在全时段内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现象,且β系数的绝对值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的引入显著增加了β系数的绝对值,大大提升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9.
将主要应用于媒体分析和期刊分析领域的内容分析法引入到管理学实证研究中,并以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选取为例,应用内容分析法对11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将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归纳为45个关键词,并给出了这些关键词的重要程度的排序。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外部宏观环境、企业和员工的三层次框架。该研究既有助于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也为以后管理学实证研究中关键影响因素的选取提供了方法和示例。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we reconsider weighted dis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ssing mechanism since weighted distribution instead of be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interest is only the distribution of respondents (sub-population). After defining some weighted distributions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for indicator of response, we show, by some simulation studies, that using weighted distributions may lead to biased estimates of parameters under the non-ignorable missing mechanism. On the other hand, joint modeling of the response and selection mechanism could result in more efficient and valid estimates of parameters. The lower root of mean squared errors of estimates from the joint modeling approach than those of the weighted distribution is a warranty to the statement that the joint modeling method is more efficient than weighted distribution; this is proved by diverse simulation studies along the article. However, these two methods of the weighted approach and joint modeling give similar results i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is at random. Finally, the methods are applied and compared in the analysis of one well-used real datas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