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谈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客观必然性──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梁中实1992年之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  相似文献   

2.
文明形态是文明的类型划分,也是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每一种文明形态有其独特内涵和品质也有其独特地位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的讲话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概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话语革命.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主体,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文明系统内部关系的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协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协调性的主要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和平方式创造的,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给世界提供发展机遇.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和共同趋向,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提出一个思想,就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努力学习和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又一次集中地谈到这个问题。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述,是邓小平同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构成了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理论和社会形态跳跃发展的理论,分析了中国超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主义,是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虽然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中遭受了某些挫折,但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和采用国外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必须给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能否振兴,现代化大业能否实现的关键。一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建立在继承和利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要赢得比资本主义较大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科技成果等好东西。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历史性课题:如何对当代资本主义坚持辩证否定观,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代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这又不得不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从哲学方法论角度说,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摆在我党面前而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此后几十年,党和人民苦苦求索,终未能解决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论述.他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①换句话说就是要解放思想,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灯塔.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在这里,江泽民同志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改革开放,其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同时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成果,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新形态兼具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凭空创造,而是根植于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基础,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精华。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其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思想根脉,具有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资本主义文明为其提供了启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其直接价值指引,它区别于普世价值。这几种具有差异性的思想资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土壤中交汇并紧密扣合,合构为严谨的理论体系。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多种人类优秀思想资源的有机融合和扬弃,是兼具个性与共性的文明样态,具有真实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前瞻性,达到了人类文明历史难以企及的制高点,能够有效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切实引领人类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引进外商外资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入手 ,主要论述了借鉴、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以及在借鉴、吸收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既继承了传统的优秀道德文化,又赋予鲜明的时代精神,并立足于基本国情;既面向世界,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抵御了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东西。我们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探索独特的方针、方式,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时提出了"跨越论"设想,并在分析东方落后国家实现跨越的条件中提出了吸收资本主义一切积极成果的思想.中国社会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体现出了"跨越论"的"吸收"思想,而且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毛泽东和邓小平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吸收资本主义积极成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章士钊在比较工业国与农业国、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区别后,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开出了“以农立国”(简称“农国论”)的救治药方。“农国论”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市场化和都市化持抗拒和排斥态度,集中表达了其对资本主义弊端的鄙弃和对中国农业文明的怀念,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带有浓厚的民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意义在全球化条件下显得十分重要而弥足珍贵。它为我们揭示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东方社会主义文明、世界历史的整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同时又呈现出多样性。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构成了东西方各异的政治文明形态。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共同成果,把西方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中国的优秀传统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6.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开创的现代化道路在生态建设领域存在着内源性局限,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性转变需同时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生态理念在价值基点、思维模式、目标诉求方面都有所区别,在思维维度上实现了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的生态思维模式的转化;在价值维度上实现了从“利益至上”到“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的扬弃;在共同体维度上实现了从“单边主义”到“共建共享”的生态治理格局的超越;在实践维度上实现了从资本主义逻辑到社会主义逻辑的生态建设路径的转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全球繁荣发展相统一的中国良治,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之治的现代化生态文明道路,是中国反馈给世界的社会主义新型现代化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17.
从《共产党宣言》中可以看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步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是一个全面的进程。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播,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世界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以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而来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想。遵循其生态整体观的独特理论旨趣,它批判了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残酷迫害,赞扬了中国道家思想中包含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领导人的积极生态文明实践,从而指出了当今中国才是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池田大作每年发表"和平倡言",其一以贯之的思索脉络始终以"人"的"精神"、"人类"的和平、时代精神、世界精神、地球文明为主题。他关心的是人,是生命,是人的精神,是人类的共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文化,是"地球文明"。池田思想的构成及其表述多以对话展开而不断创造,多为开放、流动的思想表述文本。但通过"和平倡言",池田以彻底自我省察,遍历哲学思想,以宗教思想家睿智的思索,建构了他和平思想的体系,"和平倡言"文本就是池田和平思想最充实完整的具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成果,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建设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又是理论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