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文化是反映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主流文化是主流社会所倡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在阶级社会不和谐是主要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和谐文化。阶级社会不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生态、社会、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其中,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和谐社会的这三个层次在相反相成的区别中存在,在相辅相成的互动中统一。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生态、社会、人三者之间关系,保护与优化生态,强化对和谐社会的载体作用;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增强和谐社会的底蕴;弘扬和谐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一个企业或单位要发展、要强盛,必须要有一种团队精神。本文结合本单位团队建设的实际,提出了树立团队精神要从培养人才入手,要从事业做起,要不断地营造和谐的环境,论述了人才、事业、和谐与培养团队精神的关系,对生产科研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燕斌 《兰州学刊》2006,(12):108-110
“礼”是古人取法天地而创设的一套理想的人间秩序,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和谐精神的追求。礼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个基本特征。因而,我们对礼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十六大到十六届四中全会两年多时间内提出的三大概念。这三个概念前后相继、环环相扣,三大概念的提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是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的关系,而科学发展观又是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屯溪区人民法院今年伊始,为了公正、文明、高效司法,作出两项民心工程,一是阳光司法,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司法诉讼全过程,打官司的当事人赢得清清楚楚,输的明明白白;另一项就是高效司法,最大程度地为老百姓解决纠纷提供便捷高效的和谐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作为小康社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持续发展又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选择,而科学发展观一定涉及科学的世界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考察现代科学史上对科学发展观和世界观的探索过程,揭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向往和谐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的人的育成,离不开和谐教育。何谓"和谐"?何谓"和谐发展的人"?何谓"和谐教育"?如何实施"和谐教育"?如何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王秀成博士新著《和谐教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对此给出了很好的回答。该书基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宏大背景,探讨教育发展战略思想,关照人的教育生态,坚持破立结合,在解析"和谐"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过程,也是观察分析文明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视角;和谐社会是以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实质的文化形态。从全球化、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看,全球化使文明在并存中互动,也使文明在互补中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以全球化为基础,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契机;要弘扬和谐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导向;要以创新为关键,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成 《学术论坛》2007,30(11):167-171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观的理论本质就是在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进.构建生态和谐社会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生态和谐的构建要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和谐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涛 《齐鲁学刊》2007,(2):131-133
实现利益和谐,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和谐社会当然是要构建一个利益和谐的社会。具体要从利益制度的安排入手,以机制的力量来解决利益矛盾,如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冲突调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概念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光 《东岳论丛》2002,23(4):118-122
和谐是指在由人参与的事物中无势均力敌的对抗性矛盾的良好的对立统一状态 ,是事物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成熟表现 ,是人的主观能力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它体现在人的身心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运动过程中 ,是事物发展的美好阶段  相似文献   

13.
农民问题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关键。鉴于在农民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因此,政府在农民问题上的制度安排、城市对农民的政策与心态调整、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适应是构建和谐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和谐伦理,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调适指向的金规则。善道呈圆,圆善之道的伦理向度是善善互动,圆圆相映。一个个的向善之圆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有机构成了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这种基于东方文化的伦理向度是伦理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向善、达美之圆。其终极价值是万有存在的协同演进,相得益彰。正是在这个善善互动、圆圆相映的和谐伦理之圆中,万有存在共同体得以编织出天道酬善、万有向善的因果之网,展示出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和谐生善,大德象圆,和谐伦理"圆理"要求我们师法大自然和谐酬善之道,描述万有向善之圆,与万有存在同忧同乐,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物"的和谐理念,不断逼近与万象同乐的大德之化境。  相似文献   

15.
杨明 《北方论丛》2011,(2):131-134
技术转移与文化生态和谐的研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技术转移产生文化异化;文化异化造成文化生态失衡;建构文化生态平衡机制;构建系统论、控制论和复杂性科学支持下的文化生态和谐的可持续机理,同时为技术转移营造良好的软着陆环境,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技术转移的文化生态和谐是技术转移下文化生态的演进过程,也是消除文化摩擦的认识与实践文化和谐对策的过程。技术转移下的文化生态和谐是复杂性、多元性、特色性的和谐,它兼容技术转移新的文化生态机理,文化生态和谐也必然营造更高层次技术转移的软着陆环境,通过竞争、选择、融合解决文化生态特殊性矛盾之间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6.
儒家和谐观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儒家和谐思想,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当代社会主体理想人格的培育,以及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来祥 《文史哲》2008,5(1):106-112
现代辩证和谐论是对黑格尔近代对立矛盾论的超越,现代和谐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现代和谐的基础是矛盾双方或多方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及利益的不断协调性。二、现代和谐的发展过程是矛盾和谐体中各因素、各方面互补互动、互渗互融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亲和协调、团结合作不断增强和提高的过程。三、现代和谐发展的指向和目标是各因素、各方面、各关系的互利共赢、共生共荣,因而发展的特点是渐进性的、永续性的,而不是突变式的、断裂式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利益相互制衡来构建利益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冬汉 《江淮论坛》2008,1(1):91-9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工程,它需要从多方面来努力,其中实现社会的利益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认为,建立起一个长效的、根本性的利益平衡机制,才是实现社会利益和谐的根本途径.即根据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不同利益阶层的现实,鼓励各阶层发展自己的利益诉求组织,同时从政策、法律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多种不同社会阶层公平进行利益博弈的平台,用利益制衡利益.  相似文献   

19.
杨明  刘艳 《北方论丛》2006,(2):140-143
技术转移与文化和谐的研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技术转移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渐进地完成了区域文化间的摩擦、选择、融合等协同机理。文化差异与碰撞是技术转移下的文化特征。消除文化摩擦,实现文化和谐发展,同时为技术转移营造良好的软着陆环境。  相似文献   

20.
道家式责任感与人际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古代思想转化为现代思想文化的精神资源是必要而艰巨的工作,这方面需要众多人的实践,也需要方法和理论的探讨。提出《老子》中隐含着的责任感的观念,接受马斯洛的创造,提出"道家式"的责任感,当便于现代人理解它的独特性。道家式责任感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关切的对象性,在于对百姓万物"辅"而不"为"的基本方法,这背后体现了对一切生存个体的尊重和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