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经济工作搞得如何,关键在于企业搞得如何;而企业搞得如何,关键在于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出来。因为生产力在企业、大中型企业;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这个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没有生机和活力,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性,是由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商业企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基本单位,建设具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商业企业,是搞活商品流通、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客观要求。本文试就如何增强商业企业活力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现阶段大中型商业企业改革的主导模式,已推行三年多并将得以继续。实践证明,承包制是实现两权分离、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然,它也存在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在当前治理整顿中,更是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而且相  相似文献   

4.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被列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第一部分的题目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认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十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焕发出过去从未有过的活力。没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焕发,没有村镇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没有农村以联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突破口,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最近,党中央又把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应该说,这是三次重要的认识上的飞跃。十多年来,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对如何增强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进行了许多探索,许多同志都发表了不少很好的意见,许多企业也走出了很好的路子,创造了很好的经验。要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金融问题的思考马任燕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起飞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增强其活力.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具体措施。银行金融业作为国民经...  相似文献   

7.
一、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含义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增强企业活力,其二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活力与经济效益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活力和经济效益有它一致的方面,即一般情况下(或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需要标本兼治,根本出路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启动企业的内在动力作为深入改革的重点;二是在增强企业内在动力的同时,保证企业行为规范化和合理化,即让企业能够做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更加突出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虽然仅占企业总数的2%,但它们拥有的固定资产和上交给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国营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八五”计划把“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健全企业合理的经营机制为中心……”作为这个时期的基本任务,为此,本文试图从经营方式的转变谈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一、企业活力与部门内经营对企业活力的理解,目前已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企业活力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的平衡、应变和效应能力。其平衡能力是企业抵御外界干扰保持原有稳定状态的能力,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骚动和震荡时,平衡能力就发发挥保证企业性能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命题,又是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与否的政治命题。本文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深层原因 当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对影响企业活力的原因作了广泛地探索,找出了许多影响因素。搞活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确实很多,但笔者认为影响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济导向政策不完善。经济政策极大地影  相似文献   

12.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负担较重,后劲不足,困难重重,许多方面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它的骨干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相似文献   

13.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按照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逐步使绝大多数同营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推进企业改革”.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将是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因此,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加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如何搞活企业,特别是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对我国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早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即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国庆40周年的纲领性的讲话中则进一步指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营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举足轻重。据1989年统计,我国拥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10706户,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0.13%,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却占 63.9%,完成工业总产值占35.2%,实现利税占61.1%。从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再次强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完善承包制,还是实行股份制,这是深化改革的两种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已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河南省在这方面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如何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是振兴河南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 河南省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企业规模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虽然预算内大中型企业户数只占全部企业户数的29%,但其固定资产原值、产值规模占全部企业的一半以上。企业技术装备齐全,技术水平较高,是工业生产的主力军。国营大中型企业承担子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提供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搞活企业,就是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  相似文献   

19.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振兴国家财政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拟就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起步开始,就一直把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时至今日,即使是在国家“放权让利”作了很大努力的情况下,这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特别是最近两年,国营大中型企业资金紧张,生产速度下降,经济效益滑坡,处境更加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20.
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十二年的改革,国营大型企业的状况虽然有了不小的变化,但从总体上来说企业活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88年末实行宏观紧缩政策以后,情况更趋严重,1990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下降18.5%,其中利润总额下降58%,企业亏损面高达31%。因而,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