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仙姑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主要人物 ,蘩漪是《雷雨》中的主人公 ,她们在对待性爱的问题上 ,有相同的心理轨迹 :性补偿心理和性痴妒心理。  相似文献   

2.
王宇 《学术月刊》2013,(1):113-121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形象具有多重文化隐喻,可从性别研究、人类学乡村研究和现代性研究等多重视角加以探究。在现实层面上,三仙姑是乡村新旧秩序的双重游离者,转变前的三仙姑固然不属于新秩序,也游离于旧秩序;转变后的三仙姑,表面看起来是加入新秩序,但实际上是被迫回归了旧秩序——被改造成"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即回到了"长幼有序"的传统乡村秩序中。在文化层面上,三仙姑形象则提示着现代性叙事所无法命名的传统乡村边缘、暧昧的女性文化形态——三姑六婆文化。这一文化形态在父权传统中固然受到贬抑,但尚能在自在、混沌的乡村世界中获得容身之所;随着乡村现代性运动的加剧,其存在根据日益丧失。三仙姑形象的塑造还与15—18世纪欧洲猎巫运动对女巫的表述逻辑以及现代性对女性身体的监控与改造逻辑密切相关。总之,三仙姑的形象可以看作是自在混沌、难以被现代性整合的传统乡村文化身份的转喻,表征着一种迥异于现代主体的另类/他者主体性。这种另类主体性因与现代性逻辑所定义的主体性(小二黑、小芹所表征的乡村新型主体性)截然不同,而遭致改造和清除。  相似文献   

3.
从作者的介入看潘金莲刘绍智潘金莲是《金瓶梅》中仅次于西门庆的重要人物,对这一形象的把握关系到对整部小说的理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更好更完整地把握这一人物,就必须从各种角度和各个侧面,由表及里地进行透视。这是个复杂长期的研究过程,本文暂从作者的...  相似文献   

4.
杨矗 《晋阳学刊》2007,42(4):105-111
用表征理论省察、考量赵树理文学,会发现赵树理文学也存在着表征危机,具体表现为其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如二诸葛、三仙姑、小飞蛾的文学性描写远胜于其"主要人物"如小二黑、小芹、艾艾等,而这些人物又是他所着力否定的。其主观追求同实际效果之间发生了严重的背反。造成赵树理文学的表征危机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谱系、话语范型支持,同时也与他对民间"小传统"中的诗意存在的回避、拒绝、否定有关。结果:一、造成对民间小传统的"暴力改写"和严重的妖魔化;二、使非文学的政治理性不断在文学土地上强势"殖民",导致文学越来越可能趋向被政治简单改写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从孙中山近代道德思想看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王杰孔夫子和孙中山,乃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们的功业,彪炳千秋,流芳百世。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时间跨越了二千四百多年,社会环境变迁仿若沧海桑田。本文试图穿越漫长而广褒的时空,从道德思想切入,剖析孔夫子与孙中山...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小说中,有名字或称号的人物约二百余人,这些人物的名称反映了鲁迅高超的创作艺术,手法多样,特色鲜明。鲁迅小说人物的名字,从符号学观点看,是构成人物能指识别标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小说思想的深刻性,可从人物命名上略见一端,人物名称在发挥着符号功能的同时,也折射出作家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联结着作者的话语系统和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7.
明代万历朝内阁首辅沈一贯在其当政期间,做了一些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但同时也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打击、迫害了一批正直官员。从沈一贯本人当政时期的行为看,他基本上是一个消极方面占主导地位的人物,不能对其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8.
从新时期小说的人物关系看当代作家的深层文化意识李志明,周研究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深层文化意识,描绘它是如何影响作家的思想感情,进而对创作过程进行调控的功能,这不仅有助于对作品的解读,而且还能有助于指导具体的创作实践,这也许是更新与深化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部杰作,其寓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从思想内容看,《庄子》寓言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韩非子》寓言表现了法家学派的观点。从题材来源看,《庄子》寓言题材比较广泛,来自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应有尽有;《韩非子》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来自历史故事。从组织形式看,《庄子》寓言夹杂文中,没有独立地位;《韩非子》首创结构宏大而又相对独立的寓言群落体制。从形象塑造看,《庄子》寓言既有人物,又有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而《韩非子》寓言绝大多数是人物。就人物形象说,《庄子》寓言多为下层民众,《韩非子》寓言多为上层人士。  相似文献   

10.
权监势力与晚清朝政董丛林有清一代的大监,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朝政的程度看,都远不及明朝。然而,晚清时期,特别是慈禧太后柄政的半个世纪里,太监对朝政的影响力较清前期明显加强,而关键在于出现了一批“权监”人物,他们与朝政发生了密切关系,本文对此试作考察。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离不开对党史人物的研究。而研究党史人物,关键在于实事求是。但是,从党史人物研究的现状看,仍然存在不少不实事求是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一、对党史人物的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被肯定的人物完全没有一点消极和错误的东西,即使有,也可以不写,相反,被否定的人物则一无是处,没有丝毫可取的地方。 二、研究方法简单。由于某些资料不公开,思路受限制,一些研究人员不是以史实去研究人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乡里盛行风谣。乡里民众往往以歌谣的形式对周围的人物或事件加以褒贬,以表达自己的爱憎和意愿。从乡里风谣反映的内容看,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臧减否人物。乡风民谣褒贬人物的主要对象是各级官吏,其任职期间廉政敬业、体恤百姓,就会得到乡里民众的拥护,所谓“父老称取”、“交入为之歌颂”也就成为必然。廉范为蜀郡太守,废禁民夜作之令,民心为便,“乃歌之日:‘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儒,今五裤。”’刘陶为顺阳长,复案奸轨,所发若神,后以病免官,吏民思而歌之日:“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分析《水浒》三种版本的根本分歧,我们既要看产生它们的社会和时代,又要看原作者、批改者、整理者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宋江所持的态度究竟怎样。然而,许多研究者在论述《水浒》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分歧时,常常致力于从版本和文字上对“繁本”(文繁事简)和“简本”(文简事繁)作校勘对照,或从《水浒》故事和人物的演变上作比较研究,却很少从产生它们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上,对三种版本中的宋江形象作深入的探索,进而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从项羽形象塑造看《史纪》互见法的作用何明新有人认为《史记》的互见法是司马迁“有意识强调传记人物某方面的伦理精神与意义,而摈去其他方面的性格表露的一个必然结果”,“有损于对传主形象准确完整的展示”。并举《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为例,说“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15.
台湾军中文学,、一般指的是在台湾国民党军队中任职的作家群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发动于五十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田原、姜穆、邓文来、呼啸、王、康白、宣建人、王牧之等,其中朱西宁、司马中原、段彩华影响最大。从五十年代台湾的军中文学创作景观看,虽然它在当局支持下声势颇大,作品数量也不少,但由于作家们基本上跟着当局“反共复国”的指挥棒转,因此大部分作品存在概念化通病,往往是反共主题先行,然后编造虚假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说教,可以说,写作千篇一律的“战斗文学”作品,为当局的反共政治宣传…  相似文献   

16.
试议《战争·男人·女人》所传达的审美信息杨梦菲孟嘉《战争·男人·女人》(依据《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缩写,见《文学报》“文学大众”专栏第866期)情节曲折,内容独特,不读则已,一旦读了就会牵动每个读者的心!从创作上看,这篇作品是以人物为线,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有的学者提出:“毕加索的画美在哪里?我看不出来。”从画面上看,是不美。人物支离破碎,耳朵画在腮帮子上,屁股画在大胯上,正面的脸却画了一个侧面的鼻子。叫人看了很不舒服。似乎没有审美价值,好象不会画画的儿童画。是不是毕加索  相似文献   

18.
陈桐生 《学术研究》2002,(11):87-91
司马迁的卓越史识往往体现在他对特殊历史人物的评价之上,他善于从一个独特的理论角度切人,发掘特殊历史人物的价值。从权变角度论载纵横家、从六艺角度论载滑稽、从兵学角度论载货殖,是司马迁选择独特理论视角写特殊历史人物的范例,从中可以见出司马迁深厚的理论素养与杰出的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曹七巧与三仙姑都是旧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们在长期无爱的婚姻生活中,人性遭受压抑,心灵发生畸变,从而导致了二人“自我”与“非我”二重性格的矛盾冲突。而小说创作的主客体差异,决定了二者矛盾性格的相向流动,其结果一个是彻底的人性异化,一个则一定意义上完成了人性复归。  相似文献   

20.
邓析、惠施、公孙龙是先秦有籍可考的名家代表人物.邓析可以认为是相对主义的先驱,不具逻辑思想。惠施的“历物十事”从形式逻辑看,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探讨相去甚远,学界一般认为公孙龙具有显明的逻辑思想,但经过认真考察可以发现,其学说与逻辑发生的可能性相背.所以先秦名家的学说并非名学,即逻辑学.先秦名家与古希腊智者学派极其相似,故先秦名家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的智者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