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琳 《经营管理者》2013,(22):261-262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不断加剧,每年大学生就业倍受关注。与此同时,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不适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影响顺利就业的一大热点问题。例如:迷惘、焦虑、紧张、盲目、攀比等不良心理状态。本文从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常见的不良就业心理表现、应对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竞争是人类的天性,但一味地攀比往往会让人心理失衡。有研究表明,心理失衡是导致官员"落马"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失衡在很多官员腐化堕落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一、相对剥夺感是心理失衡的根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心理失衡时有发生。当内心积累起各种消极情绪时,心理失衡就会如影随形。如果自己认为别人得到的比自己得到的多,或者认为自己实际得到的比预期中的少,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领导干部心理失衡大都缘于相对剥夺感。一些领  相似文献   

3.
蒋桂芳 《领导科学》2012,(14):42-43
攀比重在"攀",有贪心、盲目、刻意追求的味道。不正当、不合理的攀比,不但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害,也会影响事业的发展。领导干部更不能攀比,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相对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经济不独立,而消费却相对独立。然而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依赖性、超前性、攀比性、无规划性等负面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消费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教育错位、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而导致出现一些异乎寻常的不健全的心理及行为问题.特教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发现,还要剖析其动机,找准其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才能标本兼治,使听障儿童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几个卑生心理行为问题实例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教育之策.  相似文献   

6.
正心理失衡是产生攀比、享乐思想的"催化剂",是领导干部自毁的"拐点",因心理失衡而走上贪腐之路的干部不在少数。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的诱因很多,但无论是什么诱因,最终症结还是在于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由心理失衡引起的贪欲,是少数领导干部对权力追逐、对金钱迷恋的诱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少家庭关爱和社会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心理、道德上的缺失。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是祖国的未来,现在留守儿童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问题之重,已使之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杜海涛  崔鹏 《领导文萃》2012,(21):23-24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教授陆绯云认为,人生目标高是好事。但一些人攀比心理重,干事急于求成,过于追求财富和地位,久而久之,使"三躁"情绪在社会上凸现。急躁——为尽快达到目的,往往不经过仔细考虑或准备就行动,缺少耐心,"等不得了"。浮躁——面对变化中的社会,专注度不够,急功近利,为追速度、求效率,不愿意遵守规则,在求学、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一直以来虽倍受社会关注,却始终缺乏真正的关心和照顾,以至于产生诸多的社会问题而其学习问题尤为突出。英语教师有责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特殊关注,为留守儿童送去一份温暖。以此改善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调整他们的不良心理,树立起留守儿童对学习、生活的信念,从而改善社会突出的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在劳务输出作为重要经济模式的西部农村,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态度与成绩、性格特征、心理及情感需求四个方面的调查访谈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他们成长过程中在心理情感上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势,为政府、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所谓的正常儿童,是指那些在父母陪伴、呵护、关爱之下健康成长的儿童.社会中的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是这样的,这样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但实际不是这样,社会中还有一群特殊儿童,他们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热点,随着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壮大,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也关乎将来中国的社会的稳定,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需要政府和学校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心理指导。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及龙宫镇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运用实地走访调查和访谈法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表现,根据留守儿童呈现的心理问题设计体育游戏方案,对参加游戏的留守儿童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参与游戏之后的真实感受,以指导研究。体育游戏不但易于开展和普及,也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构建体育游戏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镇中心小学,在校学生1974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相当重的比重,现托管家园留守儿童入住人数超过千人.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突显,如何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也成为了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学生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父爱或母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出现心理缺陷和性格变异的早期倾向,如随意散漫、忧郁脆弱、冷漠多疑等.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滞留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为此,我校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形式在学业、心理、行为等方面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举措、丰富了留守儿童教育宝库。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滞留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为此,我校通过问卷、访谈、走访等形式在学业、心理、行为等方面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举措、丰富了留守儿童教育宝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应激因素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儿童情绪等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加。游戏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已应用于儿童多种心理行为问题。本文就游戏治疗与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的基础,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是以儿童和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然而家庭教育的偏差严重地影响和困扰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是期望过高,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极弱群体。他们不仅物质贫穷,更重要的是精神贫穷,表现为精神缺"爱"、心理缺"疏"、学习缺"导"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在精准扶贫脱贫、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留守儿童关爱问题。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要解决留守儿童关爱缺失问题必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解决,即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形成良好持续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方法:用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662例重庆市小学儿童的行为等问题进行调查后,抽取部分儿童进行干预,并调查干预后的效果.结论:小学儿童存在某些行为问题,应针对其不同特征采取适当的心理和社会干预措施,以提高小学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流动儿童呈现井喷现象,他们在城市学校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越来越成为入读接收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心,需要学校高度重视,予以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