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原则,然而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却常常为真实所困扰,现实是新闻报道真实时刻面对着无限性诉求和有限性困境的矛盾。本文试用数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新闻的真实性,并为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判定找到一个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2.
赵兵 《决策与信息》2011,(5):149-149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美是新闻的本质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记者队伍的飞速庞大,新闻的真实性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大量失实、新闻充斥着人们的耳目,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鉴于此,新闻的真实性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还原新闻的真实美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原志勇 《决策探索》2009,(24):79-79
一、真实性原则 广告的生命在于真实性,一则虚假广告是没有生命力的,发布广告的灵魂是广告的真实性。真实性原则要求广告的内容实事求是,具体地说,第一,广告所介绍的商品和服务本身应真实;第二,广告主自我介绍成分应真实;第三,广告中的承诺应真实;第四,广告中引用的佐证应真实。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固有的媒体格局正在经历一场裂变,适应媒介融合"新常态",重塑媒体生态,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事实上,在瞬息万变的新媒体发展趋势中,如何实现媒介融合,是目前摆在各级各类媒体和宣传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提下,实现媒介融合,重新构建媒体生态,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而实现这一历史使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提出了空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喉舌论"舆论导向功能高度强调"党性原则"高于一切和新闻传播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意识形态观念与新闻专业主义倡导的客观公正理念存在冲突。同时在巨大市场压力下,新闻媒体实践专业主义理念的发展速度极慢。这主要体现为新闻内容的娱乐化和低俗化以及服务对象的错位,新闻媒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把普通人的生活暴露在传媒视野等方面。因此为了克服以上制约因素,大力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我们应该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推进其发展的策略。如大力开展"跨地区舆论监督"的"擦边球"方式来实现舆论监督,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深化媒体市场化改革,为媒体经济独立和言论自由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完善新闻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以及加强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主义教育等方面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真实性是广告文案写作的首要原则,广告文案写作与其他文体的写作都要求真实,但是,两者对于真实性的要求在范围、尺度、对象等方面都有本质的不同。广告文案在写作中,形成形式虚构和信息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传统媒体经营遭遇低谷,从业人员一度饱和,新闻专业毕业生在广阔的媒体领域就业无门。许多人诟病新闻教育规模"大跃进",培养出来的人才脱离媒体实际,导致毕业生到媒体的就业率很低。本文在分析新闻专业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寻找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从而拓展新闻专业人才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8.
曾鸣 《科学咨询》2009,(11):51-51
真实性是广告文案写作的首要原则,广告文案写作与其他文体的写作都要求真实,但是,两者对于真实性的要求在范围、尺度、对象等方面都有本质的不同.广告文案在写作中,形成形式虚构和信息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宁长川 《科学咨询》2010,(7):116-117
新闻是最新发生的或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瓶闻的生命,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发生在前,新闻发生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原材料.新闻是概括事实加工编辑而成的,事实是新闻发生的前提,又是新闻存在的依据,没有了事实就没有了新闻的合法存在,而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信息,不能称之为新闻,所以在新闻的一切活动中,一定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正确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既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也能提高媒体的收视率,但舆论监督"动口不动手",只有借助其他手段才能达到终极目的,因此新闻舆论常陷入尴尬境地。分析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探寻新闻舆论监督的出路是新闻媒体的大课题,特别是地方媒体,走出误区求得突破,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陈世慧 《科学咨询》2009,(13):56-56
正确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既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也能提高媒体的收视率,但舆论监督"动口不动手",只有借助其他手段才能达到终极目的,因此新闻舆论常陷入尴尬境地.分析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探寻新闻舆论监督的出路是新闻媒体的大课题,特别是地方媒体,走出误区求得突破,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新闻推广指企业在真实、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者有计划的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借此制造"新闻热点"来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底,媒体一窝蜂报道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以被害人丈夫杨武的懦弱表现作为卖点大肆炒作,媒体在此次案件报道中的表现遭到了强烈的非议,反思之余,媒体应该重温新闻伦理道德和职业规范,新闻报道应该体会社会温情、坚守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14.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之一飞速发展,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也更为直观、真实,而"记者出镜"就是作为展现新闻真实的一个"着眼点"而成为当今电视新闻的"第一看点"。那么,作为一个基层电视台,同样也十分重视记者出镜,但出镜的效果良莠不齐,究竟记者该如何出镜?出镜的技巧在哪里?通过借鉴上级台的成功做法,再结合地县级台民生新闻工作的实际,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两岸报报》的成功,源于该节目对台海新闻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解读,整合台海关系新闻,以事件的重要性对新闻排序,新闻内容链接电子媒体、印刷媒体及网络媒体,为不同阶层受众呈现立体资讯;听众第一时间可以集中了解各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媒体观点。报道角度注重从小事契入,真实生动地关注两岸百姓民生。节目风格鲜明,对两岸新闻的个性化解读方式和构筑两岸言论交流平台为该节目赢得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7.
高春兰 《办公室业务》2012,(15):181+183
新闻报道的根本任务就是向受众展现客观事实,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要。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记者在撰写报道中应该如何遵循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应该如何把自己对事实的主观理解和新闻事实区分开来,这是一个新闻记者必须思考、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贾元 《决策与信息》2010,(6):126-126
妖魔化报道在当今媒体中层出不穷,给被妖魔化的对象带来了不公正的社会评价从而影响到其学习"生活"工作与发展,并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形成,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从新闻的真实性为出发点,分析媒体妖魔化的报道,以期媒体对症下药,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媒领域相应地进行了改制。我国新闻媒体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因素对新闻传播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市场理念侵蚀着新闻理念,市场的驱动力与新闻专业主义此消彼长,在对峙中并存,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严重危机。《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拘一案,充分反映了市场背景下记者、媒体和广告商的利益联系和纠葛。本文拟在分析本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市场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操守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相关会计法规制度未作明确规定,而是将其体现在可靠性、相关性、合法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中。市场经济越发达,人们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就越高。目前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依据主要有两种观点:“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