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4月,我又一次来到北京,参加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招生的面试.为了给此行增加底气,我带来了刚刚装订好的硕士论文,还有此前发表的几篇论文.忐忑走进古代文学教研室,短暂自我陈述之后,开始了先生们的提问.首先发问的是刘勇强老师,他的问题中有一个是针对我的论文《简论归有光散文中的小说因素》:"为什么你觉得他的这些散文有小说因素,我却以为没有?所谓'小说笔法',你是怎么界定的呢?"  相似文献   

2.
现、当代记人散文与短篇小说的体裁区分,多年来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本文对其划分要点,表述有六:一、散文尚理趣,小说重形象;二、散文是直接感受的表现艺术,小说是间接熏染的再现艺术;三、散文乃“纯我”,小说是“设我”;四、散文时空观念淡,小说时空观念强;五、散文近于诗歌,小说类乎戏剧;六、散文笔调与小说笔调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3.
从教散文到写散文,继而从事散文理论研究,范昌灼同散文结下不解之缘已达三十年.不是散文缠上了范昌灼,而是范昌灼拥抱住了散文.他有一颗散文心.他以散文心在观察散文世界,他以散文在写散文心评论.阅读《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成都出版社1992年10月版),我时时感受到范昌灼那颗散文心的跃动.我一直以为:新时期散文很寂寞.争相传涌啦、热情呼唤啦、纷纷写信啦,都属于小说,散文从未有此殊荣.前几年,曾有过关于散文命运的讨论,也似乎是一些散文作家和散文研究者耐不得寂寞的鼓噪.读了范昌灼的《中国新时期散文论稿》,我明白自己是在坐井观天.  相似文献   

4.
“奇书文体”与红楼“三要”周汝昌1993年8月25日,我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浦安迪(AndrewH.Plaks)教授的来函并论文打印本。他是小说叙事美学的专家,兼通汉学,尤其对中国明清章回小说有独到的研究,是我佩服的学友。他的新论文的命题是:《<红楼...  相似文献   

5.
刘白羽是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与散文作家。1936年至1942年为其创作的早期,其间创作尚不够自觉、自如。1942至1954年为其创作中期,其间以表现部队生活的小说创作为主并见长,为其后的文学活动奠定坚实基础。1954年至“文革”前是其创作成熟期,其间散文创作成就显著。新时期他的散文创作呈现出更为活跃的趋势,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发挥了散文“轻骑兵”的积极作用。但其散文亦有豪情有余,欠缺相应艺术蕴藉等不足。  相似文献   

6.
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兼论学者散文的艺术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散文本来积累最为丰厚的艺术基础是抒情和幽默 ,南帆的散文却有非常明显的反抒情倾向 ,虽然他不乏幽默感 ,但是他却谨慎地节省着幽默情趣 ,避免幽默妨碍他思想的深邃。他的散文主要是追求智性的 ,审智的 ,而不是以情感为主的审美散文。他的审智之所以没有流于抽象 ,是因为他有异常生动而丰富的艺术感觉。超越了抒情 ,直接从感觉进入智性的思索 ,让思索带上感性的生动性 ,这一点正好与西方现代派诗歌与小说在艺术上是同步的。在我国诗歌和小说中 ,早就有了现代派的潮流 ,半个多世纪以来 ,却缺乏现代派散文 ,南帆散文的出现 ,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的空缺。中国现当代散文 ,主要来源于明清小品和英国幽默 ,长期以来 ,中国散文就在这两个渊源中发展 ,而南帆散文的思想艺术渊源却是法国的罗兰·巴尔特和福柯。不同的渊源 ,再加上特殊的才华 ,使得南帆的散文对于中国现当代学者的智性散文意味着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7.
“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我意在表现自己。”──朱自清:《(背影)序》来自清是在五四风雨冲激下走上创作道路的,先写诗,后写散文,晚年则主要是杂文,可以说,他的创作生涯历经了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和杂文时代。在朱自清创作总体中,散文是主要的,成就也最大。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创作始于1923年,但大多数写于1925年之后,先后结集的主要有:《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朱自情散文世界是丰富的,有抒情、叙事、游记、特写和随笔。其间有对现社会断片的描写,有对人生相…  相似文献   

8.
当前散文出版热评述王国伟世纪末,历史突然把机遇给了散文。可以这样认为,当今散文创作是本世纪继二三十年代以后的第二个高峰,也是新时期以来散文出版第一次从数量和规模上超过小说和其他文体,并日益显示着强大的后劲。难怪人们惊叹:这是一个属于散文的时代!一、我...  相似文献   

9.
废名——杰出的散文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废名,原名冯文炳(1901-1967),湖北黄梅人,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以特立独行名世,所著小说、诗、散文和论著都有奇气,也就是说他创造了独特的风格,表现了独具的眼光和思考;正是因此,他的作品得以传世.废名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于他的小说创作;而就其本质来说,他是诗人;就其表现来说,他是散文家.他的小说有不少和散文几不可分.大概正是由于这个原故,论者在论及废名的贡献和影响时,并不只是就小说论小说,而不免论其文体.例如周作人称道废名的"文章之美",即"用了他简  相似文献   

10.
一个杰出的作家往往有几副笔墨。这有助于他适应时代的需要,也便于发挥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茅盾就是具有几副笔墨的杰出作家。他的小说、诗歌、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程度不同地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散文,尤其抒情散文的艺术成就仅次于他的小说。他是可以和朱自清、冰心等著名抒情散文大家相比肩的高手。  相似文献   

11.
莫言以写作小说著称,但也写过许多种文体的散文。在散文创作中,莫言从自己的生活历程和生命体验出发,书写了成长的烦恼,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抒发了对于人生、人性、历史、现实、社会和文学本体的感悟,并且以自己的创作心得为机缘,探讨了作家真诚与散文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散文既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也是解读他丰富驳杂的小说世界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2.
我的小伙伴。他,一头乌黑的鬓发,红润的瓜子脸上嵌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似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一只微微翘起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他,就是我的小伙伴——周佳臣。大伙儿都说我俩真是一对铁哥们儿,要好得没法掰开。记得有一次,我和他去图书馆看书。他借了一本《万花筒》,内容很有趣,我就和他一起看了起来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是一部长篇散文,但又像童话,像小说,像传记。  相似文献   

13.
悼念元桂师     
我在大学读书时期是幸运的,因为有深受师生爱戴的俞元桂先生给我们授课。俞先生连续几年给我班讲授《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各种文体的《作品选读和写作》。我毕业离校之后,他还一直关心我,出版各种著作必然亲笔书写和包好寄赠一本给我,书中如有误植也必亲手—一改正。我每次捧读恩师的这些心血结晶都深感教泽广被。关爱至深,如裕春风。我认识俞先生是在读大学的第二学年。当他第一次到仓前山给我班讲课时,他那清植的面容、炯炯有神的目光,清晰而耐人寻味的语言和慈祥和蔼的学者风度,很快就吸…  相似文献   

14.
“越界”是1990年代马华新生代散文发展的重要特征,路径有二:其一是“跨文类”,即打通散文与诗歌、小说诸体裁间的壁垒;另一是“次文类”,即将文学与社会学、人类学诸学科间的界限打破,在散文内部形成各种微型文类。论文拟考察新生代“越界”的资源、过程,并辩证其得失。  相似文献   

15.
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的清初散文家以规模宏大、出入唐宋的散文扫清了明末文坛的纤佻。“以小说为古文辞”是侯方域散文的价值所在 ;他的斥责权贵和抒写怀抱之作为其散文精华 ;他主张“讲唐宋以来之矩” ,是唐顺之、归有光唐宋派散文的有力继承者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方苞、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 ,为清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鲁迅涉猎过多种文体,其中以杂文、小说影响最大.但学界有一种倾向,认为鲁迅的后期杂文比早期的小说创作更为重要.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辩,认为鲁迅在"创作"的意义上,一向坚持认为小说和散文是他创作的正宗.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又明显地倾向于推举《呐喊》.《呐喊》在鲁迅文学中所占的地位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叙事艺术的灵魂是读解性,读解与叙事、读解与群体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构成为小说文体的深层次的矛盾。前者体现为如何叙事的问题,后者表现为读解者的读解与群体的接受程度及其喜好是否符应的问题。读解与叙事是浑融的.叙事中有着读解,读解决定着叙事,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叙事角度、风格及人称的变化。叙事艺术中容纳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同搭配,也会形成不同体式的小说。小说与散文靠得很近,只要削弱了故事性,加强了写意性,则小说便会散文化。诗性成分、诗的技法的多量渗透,便会形成诗化小说。如果较多地限制主观成分.忽视了小说…  相似文献   

18.
论林语堂小说人物与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0年代,林语堂以小品在国内博得“幽默大师”的名号。出国以后,又以小说在西方“红透半边天”。其小说创作成就虽不如散文小品,但影响却远在散文小品之上。小说代表作《京华烟云》(《瞬息京华》),是作者献给西方的“福音书”,曾畅销欧美,是作者引以“自豪”,认为可以“传世”的杰作。但是,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在西方与在国内却大不相同。西方人认为“《京华烟云》很可能是现代中国小说之经典之作”,“是现代的《红楼梦》”①;在国内,则认为它缺乏真实性而并不欣赏。林语堂小说同他的文化论著《生活的艺术》一样,意在向西方传扬…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无疑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而作为一位诗人和作家,孙绍振出过诗集,写过小说,现今又跃马闯入散文领域频试身手。《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一书收辑了他这几年散文创作的主要作品。在孙绍振所构筑的散文世界里,我们可以观瞻到这位理论家写起散文来,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呢?我觉得,有一点是应该首先加以肯定的。那就是:将自我天性中的幽默因子与理论研究的严谨表达自觉地溶入散文创作的实践中。但细加探究,孙绍振散文创作赖以飞跃的这一双彩翼,在其为主实…  相似文献   

20.
抒情叙事散文刻画人物的目的与小说是不尽相同的.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内涵丰富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及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来反映生活;在散文中,尽管描写的对象有人、有事、有物、有景,但都是作者借以抒发人生感受的一种重要手段.鲁迅是写人物的高手.他往往只是寥寥几笔,便能使人物神情毕肖地跃然纸上,传达了作者独到的生活感受与人生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