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联理论提出了语言交际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为文学交际的语用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关联理论对文学的阐释力来看,<格列佛游记>与<动物农庄>的讽刺手法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以夸张、反语与艺术逻辑的修辞、能指与所指分裂作为明示刺激,突显犀利、激动的讽刺主题.后者以细节信息、细节延伸、事件前后与人物言行相反的对照来激活认知模式作为刺激,再现深邃、平静的讽刺主题.  相似文献   

2.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品《格列佛游记》自发表之日起就备受争议,支持者的赞扬声一直不绝于耳,反对者的诋毁声也此起彼伏。本篇论文集中分析了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表现出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试图反驳某些批评家认为他"反科学"的观点,并消除长久以来人们在这一问题上对他的误解。本篇论文首先从科学概念的演化历史入手,分析斯威夫特"反科学"的实质所在;继而结合人文主义思想精神,分析《格列佛游记》中"反科学"内容的真正含义;最后论述了人文主义由于其自身的弊端,令他无法承担拯救人类道德滑坡的重任,致使斯威夫特只能以辛辣的讽刺来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3.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知识界爆发了一场持续了大约半个多世纪的“古今之争”.迄今为止,学界大多把“古今之争”仅仅视为文学艺术原则或广义的学问原则之争.实际上,“古今之争”更关涉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优劣,是古今政制原则的优劣之争.通过解析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这部“世界文学名著”,我们发现“古今之争”是西方现代文明史上的一次古今政制之争.  相似文献   

4.
英国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公认的政治讽刺小说代表作。然而,这部小说自20世纪初被译介到中国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儿童文学经典之作。以翻译操纵学派代表人物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对《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进行梳理,可发现促成译作变形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荟萃起来加以综合研究。文章在全面描述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发展演变轨迹的基础上 ,论述了它的审美特征、表现形态、语体风格及叙事方法。文章还进一步把现代讽刺幽默小说放在世界讽刺幽默文学的格局中进行审视 ,揭示其民族的、时代的讽刺幽默品格、历史局限及其成因 ,为当代讽刺幽默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6.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作品着重从接受美学的文本意义开放性和期待视野角度,探析了《格列佛游记》的艺术魅力。从读者的视角欣赏作品、发掘新意,并感悟《格列佛游记》的成功奥秘:正是由于作品意义的开放性吸引无数读者的不断"填充",以及作品对读者期待视野的符合和超越,直至达到完美的视野融合。这是《格列佛游记》能一直赢得读者爱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镜花缘》与《格列佛游记》虽是两部时空相隔、背景迥异的讽刺批判性作品,但对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现实等都有着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相距半个地球,相隔百余年,而且信息互不沟通的两位作家的作品--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李汝珍的<镜花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都分别缔造了两个极为相似的民主王国,提出了各自建构民主之邦的理念,但是这种"民主"只能是一种梦幻民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向来是一个缺少笑声的国度 ,人们记忆中的讽刺作家也常常限于男性。其实不少现代女小说家也表现出喜剧的天分 ,她们的含蓄、温婉、超然与男性作家的辛辣、犀利、冷峻既是一种对比 ,也是一种互补 ,从而共同构建了中国现代讽刺文学  相似文献   

10.
忧患是东西方共有的文学主题。然而西方文学的忧患上升到了行而上的哲学高度,属于集体无意识的范畴。格列佛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忧患的代表。本文以《格列佛游记》为代表,从作家的创作背景、主人公的性格发展过程及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由于人性堕落、道德堕落等原因所引发的忧患意识,即一种主动透过人类生活表层的和谐而探寻到其内在的不和谐、不完满,进而向更高层的和谐、完满迈进,这种忧患意识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经常关注的都是现代历史河流中潮头上的现象,很少关注处在潮头及其所激起的浪花之下的深层次的积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文学社团,如南国社、湖畔诗社和浅草——沉钟社等,就是这种不健全的文学史研究的牺牲者,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社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所造成的历史冲积效应的分析研究,还原他们真实的历史功绩和地位,努力建立一种新的文学史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注重与西方联系的“现代”,而忽略与传统文化精神联系的“中国”,甚至导致了“中国”的迷失.中国现代文学为什么不是西方现代文学,就在于它的根在“中国”,在于汉语思维与西语思维的根本差异.鉴于此,从汉语思维角度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就显得极其重要.而从此角度梳理汉语以及汉语思维的独特性,厘清民族记忆的汉语表现、西方意识的汉语阐释,则理应成为一个急不容缓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河北学刊》2001,21(3):37-41
从思想层面上说 ,现代汉语是具有现代思想的语言体系。现代汉语在现代白话和现代思想两大原则上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原则并确立了其基本类型。现代汉语是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层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品格可以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得到深刻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李城希 《江淮论坛》2003,(2):135-138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原因,历来认为是西方思想影响的结果,近年来又有人将视野转向中国文学,把现代文学视为近代文学的必然发展.这种思维的单向性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现代文学是多元文化影响的结果与表现,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及西方思想影响密切相关,只有在多元文化视域中,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原因才能获得完整的显现.  相似文献   

15.
纠偏与制衡:19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的自觉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代是中国现代诗学成熟的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各种诗学呈现出文化融合的趋势,即朝着一切可能融合的方向发展.独创性寓于变化之中,每一种独特的个性都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融合来.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就不像以往那样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正因为如此,才有这种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可能.也就是说,有了自己与其他诗学的参照,才能更明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纠偏"与"制衡"便成为这一时期现代诗学的共同主题.纠偏实际上是对本诗歌思潮内部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衡主要是针对其他诗歌思潮的弊端进行反拨和约束,它往往是以论争的形式出现.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内对外的纠偏与制衡,才能促进诗歌文化的融合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传统特色"到"中国当代特色"的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必定还要产生新的"中国当代特色"具体理论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  相似文献   

17.
1942年的汉语     
中国现代文学进入20世纪40年代之后,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成熟期。在上海、云南、重庆和延安崛起的一批优秀青年作家都在1942年前后创作并发表了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他们并不是对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脱离和否定,他们的成就几乎动员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整个中国文坛多维度努力的成果。他们的语言风格差异巨大,但都源于现代汉语这一富有生产力的传统。即使撇开具体作品语言特征的分析,单纯考察文学语言背后一系列现代中国特有的语言观念的支持,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出,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业已呈现的各种语言倾向,一些著名作家和学者们围绕文学语言的无休止争论,怎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些年轻作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现代大众传媒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从文学观念、作家身份和芙学形态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崔致远是朝鲜统一新罗时期最著名的汉诗人.在汉诗创作中他经常引用中国人物或典故,在有限的文字诗歌当中扩展了诗歌的境界,表达了自己特定的感情.引用的人物和典故,一方面丰富了崔致远汉诗的内容,一方面也体现了崔致远作为一名新罗诗人驾驭汉字创作汉诗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