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关于建立价值观调控机制的思考游霭琼社会的运作和人的行为,既受制于一定的体制、法律和方针政策,又受制于一定的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重视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建设,就必须重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2.
简论新时期价值取向的调控高天旺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引起意识形态核心内容──价值观的檀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明显地多元化。趋利化、个性化。人们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总的来讲认同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总体价值目标,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起伏更迭,新旧事物的潮流、正面负面的价值交织,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层次性.社会思潮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当前中国的思想文化环境和媒介环境中,大众传媒要加强对价值观念环境的监测,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沟通思想与心灵,调控价值取向,传承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4.
投资规模失控和投资结构失衡长期以来一直是阻碍我国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顽症。当前如何矫正经济运行中的投资行为,推进投资调控机制的转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认为,有效地推进投资调控机制的转换,必须跳出以投资总量控制为主的机制模式,转向逐步建立结构调控为主的投资机制模式,现申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世珍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32-35
和谐的社会需要人性化的技术。面对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功能,人类应学会把科技力量和道德责任现实地结合起来,建构多元的社会调控机制,使基因技术趋利避害,朝着符合人性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1、享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负有多大的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我们构建新的社会政治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要使这一原则落到实处,就应该把各种权力行使者的责任变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制约机制,使权力的行使、义务的履行、责任的承担、利益的享受统一起来,这是法制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法律关系的最一般规定。 2、对现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权、责、利并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主要表现为责任制度和责任意识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显得较为薄弱。在法律 相似文献
7.
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但从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制度公平的缺失,制度运行效率低下。要使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必须重新确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对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青年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青年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所谓青年的价值取向是指青年对自己的价值目标作出决断时所选择的标准或依据。那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青年特别是企业青年的价值取向如何?这是企业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亟待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比较抽象、空泛,往往难以用精确的语言加以界定与表述,加之对其内蕴的价值取向缺乏深刻的解读,这一目标在实践中不尽如人意.要真正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应该准确理解它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解读其内蕴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存在决定意识。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体制)必然要求一定的价值观念与之相适应;一定的价值观念也必然反作用和影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体制)。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树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为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着人的价值观,但价值观又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在他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和支配下,对人与社会的看法以及处理… 相似文献
11.
法律功利性导向的法信仰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利作为一种道德评价并不必然具有贬义.人们对于法律学习具有一定功利性.从古到今,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人的行为选择都有功利性的痕迹.积极利用人们学习法律的功利性.从法律满足人们对规则、利益、人性等功利性目标的角度,理解法律价值,推动法信仰的逐步树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昭然,但问题也不少。近年来,有识之士频频发出“我国社会道德沦丧”(见《哲学研究》1995年第5期《从道德虚无主义走向道德重建》一文)、“道德滑坡”(见上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状况》)之类的呐喊;尤其是社会上反腐败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这都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不容乐观性。本文试图在掌握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状况及其未来导向作一些探讨,以期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有所裨益。一、当前社会道德价值状况透视1.当前社会道德价值状况本文从大量调查资料中搜集整理出三组相关材料,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的道德价值状况,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一批质量一流、效益显著、布局合理的学科点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加速促进学科建设发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高校必须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科学又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与机制。本文结合我校经验对高校学科建设评估体系的构成、评估形式及运作等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在个人与社会之间进行抉择与整合的确是个两难问题。教育本应以育人为旨归 ,培养“完人”(即完善的人 )为使命。而偏重于功利价值的现实社会要求 ,使生产力成为裁剪一切的标准 ,导致现行教育走进了“以经济为中心”的误区 ,这给教育自身及外部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 ,对现行教育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与超越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教育功能的客观概述 教育的功能可粗略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本体功能 ,即育人 ;另一类是社会功能 ,包括一般的社会功能与具体的社会功能。这是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教育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体 …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的革命: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传统价值观仅仅把自然界的价值理解为消费性价值,否定生态价值的存在;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则完全否定自然界的生态价值同人类的联系,把自然界的存在本身看作是价值论的唯一根据和尺度。这两种价值观都是以片面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观立足于全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确立它的价值观。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类的生存利益高于一切;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利益高于一切。 相似文献
16.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把中西价值观放到一个主题里,实际上就是把中西价值观作个比较,从比较中展示中西价值观的异同及其未来指向。 谈到“比较”就有一个方法,即视角的问题。通常比较的方法,既有分析,又有综合,既有整体分析,又有相对定位分析,既可横向比较,又可纵向比较,亦可交叉比较。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比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对神话存在一种功利价值取向:在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在实际行为和典章制度中,往往把神话与人事结合起来,把神话所体现的超现实力量用于现实的目的,即利用神的神奇威力和本领去满足人的主观要求和需要,从而形成了将神话实用化的倾向。与神话的历史化相比,神话的实用化是我国神话发展的另一种重要倾向。它对神话的破坏作用比历史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9.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并强调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五大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面临着深化体制改革与转机建制的新形势,如何在巩固原来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切合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运作机制,已经成为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想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具体… 相似文献
20.
社区档案工作是一个全新领域。找准社区档案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切人点和结合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社区工作的实处,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区,推动档案工作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档案工作的自律机制是社会转型期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时期社会档案工作的一个新的亮点,是促进社区档案工作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